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稿

關於領導講話稿語言的基本功特點,還有兩種提法需要研究。一種是說領導講話的語言應當“口語化”。什麼是“化”?毛澤東講過:“化”者,徹頭徹尾、徹里徹外之謂也。所以,不能輕易講“化”。領導者語言要通俗易懂,要多用口語,但通俗中要有莊重、高雅,不能全部用口語,一些口語在寫入講話稿時也要加以改造。領導講話稿既要有口語的自由、靈活、簡短,又要有書面語的規範、縝密、嚴謹。一種是說領導講話稿中不要用“半文半白”的話。中國的文言文是前輩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其中有許多言簡意賅、並已為後人接受的優秀詞語。有些詞語可以“拿來”原封套用,有些則可以“改造”套用,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半文半白”。在講話稿中適當用一些文言可以增添文采,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問題不在於“半文半白”,而在於用得是否恰當,別人能否聽得懂。總之,作為對領導講話語言的基本特點表述的補充,要提這樣兩句話:通俗易懂,但不“口語化”;有文采,但不“文章化”。

二領導講話語言的新意

這一段講“新”和下一段講“美”,就是要對領導講話語言提出一些較高的要求,在解決“合格”問題的基礎上進而解決“優秀”的問題。

領導講話的新意,包括主題的新意、觀點的新意、結構的新意,但落腳點是語言的新意。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體現,是主題、觀點的物質承擔者。講話內容的新意要通過語言的這一形式來傳遞、感受、領悟。怎樣“出新”?可以考慮以下幾種途徑:

1.轉換論述方式。這是在寫領導講話稿中經常套用的。因為領導講話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承上啟下,往往上級開了什麼會,上級領導講了什麼話,下級也要開個類似的會,下級領導也要講類似的話,這樣就必須避免“下抄上”、“如法炮製”的問題。這樣就需要轉換一下論述方式,如換正面論述為反面論述或對比論述,換集中論述為分散論述,或換分散論述為集中論述等。比如,關於打擊走私的意義,中央好幾位領導同志都講了,再一般地講很難擺脫“照抄”,很難講出新意。但某領導同志是這樣講的:

打擊走私,不是一項一般性的工作,而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部署;不是單純的經濟鬥爭,而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反腐敗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可緊可慢的事情,而是擺在全黨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緩、必須立即抓、大力抓的大事、急事。

這樣,把正面論述轉換為連續幾個“不是,而是”的正反兩面論述,把一般句式轉換為排比句式,就講出了新意和氣勢。

2.進行具體分析。不是一般地、籠統地講問題,而是展開講,對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具體分析。進行具體分析的語言,決不可能是照抄來的語言,因此就很有可能產生出富有新意的語言。如某領導同志在講一些職能部門轉變職能遲緩、企業有不少意見時,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原因:

一是有些同志對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企業法》和《條例》,缺乏認真的學習,對新體制認識不夠、理解不深,對部門工作如何適應改革的新要求,思想準備不足,工作不得要領;二是有些同志對“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的思想沒有認真貫徹,仍然習慣於過去計畫經濟體制下那種“抓權、集權”的作風,習慣於把企業當作政府機關的附屬物,對手中的權力戀戀不捨,對既得利益戀戀不捨;三是有些部門只抓業務、不抓隊伍,結果管理混亂,隊伍中問題很多,有些工作人員仍然在那裡橫行霸道,吃拿卡要,敲詐勒索,仗權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