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稿

3.提出新的要求。就是根據具體情況提出新的、具體的要求。而這種新要求本身就是新語言。如某領導同志在某市處以上幹部大會上的講話中,對該市提出了建設“四最”標準的現代化大都市的要求,即開放程度最高、市場發育最全

、高科技外向型經濟比重最大、經濟實力最強,並分別對“四最”作了解釋說明。還對該市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出了全心全意搞好“三個服務”的要求,即全心全意為對外開放服務、全心全意為建設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服務、全心全意為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服務。這些,都體現出了濃郁的時代氣息。

4.採用修辭方式。在講話中適當採用比喻、借代、排比、對仗、幽默、警句等修辭方式,也會達到“出新”的效果。如,通常使用排比可以使要說明的思想內容更加豐富,邏輯更加嚴密,層次更加清晰,氣勢更加恢宏;使用對仗可以使語言整潔優美,易於傳頌,或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使說理更有力、更充分;使用短句可以較好地把握講話的節奏和韻律,讀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如xx大報告中多次運用了上述修辭手法。報告第四部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中,連續用了9個排比句,多角度、多層面地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內涵非常豐富,主旨層層推進,氣勢磅礴,意象萬千,成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中的經典論述。對仗的手法在報告中也用的較多,如著名的“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還有“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開拓進取而不可因循守舊”、“解決種種矛盾,澄清種種疑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等。報告中還有大量的短句,如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同心同德,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等。

5.組合、創造新的辭彙。如某位領導同志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講話,提出了“強農”、“富農”、“護農”、“活農”和“支農”五項要求,其中除“支農”是老話外,其他都是新的辭彙。講話中並分別作了解釋,提出:強農就是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富農就是幫助農民實現富裕,護農就是保護農民利益,活農就是深化農村改革、搞活農村經濟。這樣,這個講話就很有新意,並為人們所接受。但是,組合、創造新的辭彙要注意,一定要出之有理,出之自然,不能生造那些半通不通、使人似懂非懂、受之勉強的所謂“辭彙”。

三領導講話語言的形式美

形式是內容的依託。講話語言的形式美可以給講話內容增色,增強內容的感染力、戰鬥力。講話語言的形式美有很多,這裡著重談以下幾種。

1.整齊美。這是符合人們傳統審美習慣的一種美,它包括語言排列和句式的整齊一致,語句的對稱、均衡、和諧等等。如毛澤東1937年《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總標題下有三個小標題:兩種方針;兩套辦法;兩個前途。很典型地表現了整齊美。又如,某領導同志關於鼓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一篇講話稿的三個觀點分別是:思想要正過來;政策要活起來;發展要熱起來。三句話的結構相同,並且都落到“來”字上,給人以整齊、配套、渾然一體的感覺,能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2.抑揚美。這是解決講話的聲音問題的。漢字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平聲為“揚”,仄聲為“抑”。揚聲響亮、高亢,抑聲低回、短促。古詩詞有嚴格的平仄格律,文章、講話也應當講究平仄。要使語言有起有落、高低相應,實現抑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