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做好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工作的重要性

小麥秸稈切碎還田技術是在小麥聯合收穫作業的同時,對秸稈進行直接切碎、並均勻拋撒還田的一項技術,是目前我國小麥秸稈綜合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我市作為農業大市,大力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禁止焚燒小麥秸稈,有效解決焚燒秸稈和農村"柴堆"問題,對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尤為重要。

(一)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禁止焚燒小麥秸稈是建設現代農業的迫切要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種田使用土雜肥的越來越少,化肥使用量卻越來越多,致使我市土壤有機質含量越來越低,並造成農業的面源污染。我市年產小麥秸稈100萬噸左右,除少部分被漚制沼氣、用於飼料、工業原料外,大部分被堆積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甚至直接在田間焚燒,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已成為政府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將大量的秸稈還田,既能有效防止秸稈焚燒、保護環境,又能減少農田的化肥使用量和土壤的水蝕、風蝕,提高地力,還能提高機械作業綜合水平,這是發展循環農業、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

(二)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禁止焚燒小麥秸稈是農民增收節支的現實要求。在當前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後勁不足的情況下,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是農民增收節支的有效途徑。據有關部門測算,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禁止焚燒秸稈,不僅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能力,而且能夠實現"三增"、"三節",即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增加0.04%、持水能力增加15%以上、糧食增產6%左右,節水10%以上、節肥20%、節省農業生產支出每畝30~40元。我市近年小麥種植面積在500萬畝左右,如果60%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以去年夏糧單產為基數,年可增產小麥近1.5億斤,可減少農業生產支出近億元。這對於節省農業投入、增加農民收入、保證我市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三)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禁止焚燒小麥秸稈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必然要求。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差、產出效率低,耗費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不僅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節約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讓更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促使農村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最佳化配置,還可以促進秸稈的有效利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可以說,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是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勞動產出率、保障農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

XX年,我市開始推廣小麥秸稈切碎還田技術,市縣兩級共投入財政資金390多萬元,為符合條件的近4000台小麥聯合收割機免費安裝了秸稈切碎還田裝置,對200多萬畝小麥實施了秸稈切碎還田,取得了明顯效果。工作呈現六個特點:一是工作組織周密。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推行小麥秸稈切碎還田技術的通知》、《關於麥收期間加強環境整治禁止秸稈焚燒推動小麥秸稈切碎還田的通知》等檔案,有關部門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絕大多數縣區成立了領導組織,細化了工作任務,建立了合作機制,保障了推廣工作有序進行。二是輿論氛圍良好。通過媒體宣傳、張貼標語、舉辦活動、組織觀摩會、印發明白紙等方式,大力宣傳推廣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的政策、常識和好處,提高了民眾套用的自覺性。三是推進措施紮實。在工作機制上實行"四統一",在工作程式上做到"公開透明",在技術服務上安裝前現場指導培訓、售後跟蹤服務,在組織協調上合理有序調配機械,整個推廣工作有條不紊、紮實推進。四是扶持補助到位。將相關扶持政策實行重點傾斜,並從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補助,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套用的積極性。五是責任落實嚴格。市與縣區、縣區與鄉鎮、鄉鎮與村層層簽訂責任制,村與農戶簽訂協定,將責任細化分解到人,並嚴格落實。六是督導檢查細緻。層層組織檢查督導組,深入基層、田間地頭督導、指導,有力地推動了這項技術的推廣套用。這些好的經驗與做法,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總結,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