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有關全市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講話

從執法監管部門和視窗單位、服務行業看,有的單位口號喊得響,但是服務冰冰涼,門雖好進、事卻難辦;有的便民措施不切實際,操作性差,民眾辦事仍然很不容易;有的吃拿卡要,要求服務對象和管理對象報條子、借車子、埋單子;有的變相發福利、公款搞旅遊;有的執法不公、執法不嚴,搞選擇性執法、私利性執法,“老鄉格外熟,同學格外親,朋友格外鐵”,把黨性原則作為兒戲,辦人情案、關係案、利益案,嚴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

從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看,有的幹部對民眾沒有感情,上數兩代都是農民,但卻瞧不起農民,說不了民眾的話,聽不得民眾的言,解不了民眾的難;有的在民眾面前打官腔、擺架子,吆五喝六、態度蠻橫;有的落實惠民強農政策如雁過拔毛、沙灘流水,甚至擠占、挪用、截留;有的侵害民眾利益,利用職權包攬工程、承接項目、違規占地,把集體資產資源低價發包給親朋好友;有的盲目搞建設,造成新的債務;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糊弄民眾;還有的基層幹部甚至長期“走讀”,白天點卯、晚上進城,工作不專心,遇事找不著人;有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服務民眾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思路不寬、辦法不多;有的宗族房頭勢力嚴重,針插不入、水潑不進;有的制度牌子過多過濫,牆上掛滿、門上貼滿;有的辦事不公、與民爭利,心中裝的只有親朋好友,沒有廣大民眾,好地好田優先占,好山好塘優先包,福利指標優先用,等等。

同時,還有一些不良社會風氣,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比如,“吃請風”根深蒂固,“打牌風”影響惡劣,“卡五星”、“鬥地主”現象時有發生,“人情風”屢禁不止。

上述種種表現,儘管不是主流,但也不容小覷。近年來我們通過狠抓作風整頓,取得一些成效。但應該清醒地看到,作風建設始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對存在的問題,是保持清醒、認真解決,還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是一個重大政治立場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迅速清醒起來,迅速自覺起來,迅速行動起來,切實解決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三,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加快建成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現實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省委、省政府從全面深化改革,“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高度出發,將“兩圈一帶”豐富提升為“兩圈兩帶”發展戰略,要求襄陽在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中發揮戰略引擎作用。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的戰略部署。能否擔當起省委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能否實現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宏偉目標,是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凝聚力、領導力、執行力的考驗,是對廣大黨員黨性、素質、能力的檢驗,更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的考驗。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進一步提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民眾工作能力,用民眾語言教育引導民眾,用民眾心思服務民眾,用換位思考體驗民眾,用民眾力量辦民眾的事,用民眾標準取信民眾,充分調動全市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心同德、攻堅克難,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匯聚起推動襄陽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確保思想領先、發展率先、改革當先、創新爭先、開放搶先、民生優先,從而把“兩個中心、四個襄陽”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二、把握總體要求,確保全市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有序

根據中央、省委的統一要求,我市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xx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二十一條意見,突出作風建設,貫徹整風精神,體現實踐特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繼續深化以“踐行宗旨,爭做好乾部”為主題的“假如我是服務對象”大討論活動,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能力,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使黨員幹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