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講話稿

(三) 城鄉社區建設得到新推進

加強中心城區社區硬體建設。總投入600餘萬元、建築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丹陽市社區服務中心6月底已投入使用;京口區投資6000萬元建設社區鄰里中心,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潤州區按照老城區社區xxx0平方米、村改居社區3000平方米的標準推進城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農村社區建設中,京口區按每村3000平方米重新規劃新建新村社區服務中心。潤州區則按xxx平方米標準建設“一村一幢創業樓”。目前已有5個村(居)的創業樓已經竣工,另有3個村居正在建設、4個項目完成定點規劃。

著力提升農村社區服務能力。6月8日,我局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出台《關於加強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強農村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建立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自助互助服務和黨建服務四大體系,全力打造農村新市鎮、新社區社會管理和服務平台。進一步對農村社區的功能配置進行了規範,並對提升農村社區服務水平提出了“規範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服務內容、提高黨員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健全黨務村務公開欄、發揮文體活動場所作用、建立黨務村務檔案、完善服務中心資產管理、大力提高村幹部能力素質和積極培育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8個方面的要求。

積極推進新市鎮新社區建設。按照把農村社區打造成為“充滿活力、管理有序的和諧家園,服務完善、人際和諧的溫馨家園,治安良好、環境優美的幸福家園,凝聚人心、文明祥和的精神家園”的目標要求,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積極開展以農民宅基地換城鎮住房,以土地換社保的“雙置換”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新社區建設。鎮江新區以“萬頃良田工程”配套的五個小區為載體,提出了《配套小區社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草案》,強化“六大服務”功能,使公共服務中心成為為人民民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服務的重要載體和視窗。揚中市制定了《深化特色社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修訂了《揚中市特色社區創建標準》,該市共有26個城鄉社區圍繞敬老型、保障型、文化型、健康型、平安型、康居型六大類別開展特色社區創建工作。

認真準備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我局配合市委組織部對村“兩委”特別是村黨支部換屆選舉進行前期調研,在丹陽、京口、潤州、新區召開換屆選舉調研座談會,對選舉難點村進行深入調查,特別是對今年即將實行的讓符合條件的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式兼任村委會主任選舉工作進行重點調研,在此基礎上起草了《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意見》。丹陽、揚中、句容三市被省民政廳確定為xxx7-xxx9年省級村民自治模範縣(市、區)。

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我市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民政部門在廉政文化進社區工作中的主要任務,要把廉政文化進社區相關要求納入到創建和諧社區的考核內容,初步提出“八有”的考核指標,即:有組織、有計畫、有圖書、有宣傳欄(牌)、有小品、有音像、有文藝節目、有創新舉措。

(四)優撫安置工作取得新成就

及時接收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全市共接收xxx9年冬季退役士兵1202人,其中,鎮江市區退役士兵總數292人。在及時辦理報到、登記、落戶手續的基礎上,加快安置進度。目前,全市大部分轄市、區已組織發放自謀職業安置補助金。鎮江市區除轉業士官之外,安置補助金已於5月份集中發放到位。各地積極推進退役士兵城鄉一體化安置工作,繼丹陽市之後,揚中市從xxx9年冬季退役士兵開始,實行城鄉一體化安置,丹徒區正在醞釀城鄉一體化安置政策,爭取下半年出台。

紮實抓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今年退役士兵總數略少於去年,但參訓人數和參訓率大幅度提高,參訓人數從去年的666人增加到今年的986人,絕對參訓率從54.5%提高到86.3%,參加中高級培訓人數也從去年的296人上升到今年的419人。退役士兵培訓工作發展勢頭良好,主要體現以下特點:一是工作體系完整,加強了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工作機制健全,保障了培訓工作的常態運行。建立了宣傳招生對接、分析研判、聯合檢查監督和經費保障監管四大機制。三是完善培訓制度,確保教學管理的規範實施。四是創新培訓做法,促進培訓工作深入發展。培訓成果與安置改革已經出現良性互動。

認真組織實施“慰烈工程”。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於5月份召開全市“慰烈工程”觀摩推進會,並組織相關人員到周邊城市學習取經,全市“慰烈工程”全面展開。丹陽市本著方便烈士家屬就近祭掃的原則,分別在丹陽市烈士陵園和埤城鎮、後巷鎮、延陵鎮4個烈士陵園規劃建設集中安葬點,對就近鄉鎮境內分散的烈士墓進行集中安葬。預計年底前將完成60%的遷移工作,明年全面完成任務;句容市投入xxx余萬元,將全市範圍內的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至市烈士陵園,現已安葬68位烈士,烈士親屬同意集中遷移的已經基本安葬到位;揚中市投入近50萬元完成了烈士墓和烈士陵園的修繕工作;丹徒區結合各鎮(園區)建設規劃及公益性公墓、安息堂建設,對散葬烈士墓實施統一集中安葬。年底前完成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明年清明節前搬遷結束;鎮江新區則在北山公墓安息堂專門預留100多個存放位置,用於散葬烈士骨灰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