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談如何當好領導機關參謀

今天,我們在一起談談如何當好領導機關參謀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因為軍分區、人武部、干休所都是機關,我們在座的都是機關幹部。一是加強機關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我們的幹部來源一是院校,二是廣州戰區調配過來的,三是有的同志自己回來的,相當一部分同志都是基層幹部,調回來以後就成為機關幹部。可以說都缺乏機關工作經驗。二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需要。現今社會科技和信息發展日新月異,各個領域改革迫使各級領導機關在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方面迅速作出相應變革以適應和推動社會發展。三是認真貫徹落實xx大精神的需要。xx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要“建立學習型社會”、“要培養和建設複合型的指揮人才和智囊型的參謀人才”。xx大報告提出的這些要求不是空的,而是實實在在的,要靠我們主動去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從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做法講起。 大家知道,“機關”一詞,就其本意來講,它是指機械上的發動與控制部分。古人講:“機所以發,關所以閉也”。所謂機關,它是指機器上,既能使機器發動、運轉,又能控制機器的運轉狀況,也可以使機器中止運行的那一部分。比如:“機關槍”,為什麼叫機關槍呢?就是因為這種槍,它有一個控制子彈發射的部件。扣動扳機,它可以發射子彈,如果加上不同的控制,它可以改變子彈的發射頻率(點射或連發),關上保險,它可以阻止子彈出膛。 由此我們可以引出現代“機關”一詞的定義:機關,是指政黨、國家、軍隊或其他社會團體,為實現其職能而建立的指揮和控制本組織活動的固定機構。正象一部機器離不開發動機和控制發動機運轉的部件一樣,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乃至一個社會團體,都不可能沒有它的機關,離開了機關,政黨、國家、軍隊以及社會團體的作用、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為此,人們對機關的作用、職能作出了這樣一個定論:機關是指揮控制中樞,是辦事機構,是出謀劃策的“智囊團”。正因為“機關”有著這樣的特殊職能和作用。因此,大到一個政黨、國家、軍隊,小到一個社會團體,為保證其活動的正常運轉,都無一例外地設定了機關。 那么,機關工作人員又是乾什麼的呢?我的理解,一是辦事,二是當參謀。首先要定好位。參謀、幹事、助理,不是跑腿、聽叫、侍候人的,而是軍事主官、政治主官、後勤主官的參謀。所謂參謀,就是參與謀劃。即參與工作決策、參與工作落實;出謀略,想辦法,拿主意。因此,參謀人員的專業能力要等於或高於主官。否則,就不能與首長的意圖對接,出的主意不是主意,想的辦法不是辦法。那么,要你這個參謀幹什麼?所以,參謀人員的智慧要高人一等,辦事能力要勝人一籌。參謀人員,說到底,既是過去所謂的“師爺”,又是府衙的差役。 部隊各級機關是為黨委和首長服務的,也就是辦事機關,是部隊的指揮機關,這一職能要求機關幹部應具有較高的出謀劃策、參與決策的能力,這種“謀事”能力的強弱,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機關的工作質量,而當前各級機關幹部的謀事能力與客觀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事關全局性工作的謀事能力“淺”。在事關黨委全局性工作中,有的同志存在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感到自己人微言輕,不去操那份心;有的考慮問題比較膚淺,對工作可能想得出來,但不一定說得出來幹得出來,更談不上寫得出來登得出來。遇事不能從全局出發,提出處理問題的意見、辦法及建議缺乏力度。 二是分管工作中的謀事能力“弱”。機關人員按職責都有自己分管的工作。而有的對分管的工作提不出具體落實的辦法,給基層拿不出可供操作的章程,上面有什麼要求,基層是怎么個情況,兩者怎么很好地結合起來,心中無數,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是領導交辦工作中的謀事能力“單”。有的同志只能是領導交待“一”就辦個“一”,順利的時候還能完成,一遇到情況發生變化,就沒轍了,不知道如何在不違背領導意圖的前提下隨機處置。 因此,我認為很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探討一下。今天,我主要從六個方面來談談領導機關幹部如何辦事、如何當參謀以及在領導機關工作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前三個問題,主要講領導機關幹部如何辦事、如何當參謀。後三個問題主要講在領導機關工作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如何當好領導機關的參謀人員? 一、怎樣“幹事”? “瞎參謀,亂幹事,不助理”,這是一些同志對機關幹部的形象說法。然而,機關幹部如何乾好事的確大有學問,它不僅標誌機關幹部素質的高低,也是各級機關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的反映。在領導機關,無論分工做什麼工作,要真正乾好一個機關幹部的事是十分不容易的,它要求機關幹部必須具備幹事情的基本功。概括地說,熱愛本職願幹事,開動腦筋勤想事,精通業務會辦事,一專多能多幹事,廉潔自律乾正事,面向基層辦實事,守口如瓶能裝事,手腦並用善記事。今天,由於時間關係,我只簡要地講一下勤想事,會辦事,能裝事,善記事幾個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和技巧。 開動腦筋、勤想事。領導機關幹部不能滿足於“領導交給啥就乾好啥”,也不能只當那種“來了檔案上送,有了批示下傳”的收發員和傳令兵,而應具備超前意識,有預見性和創造性,時刻想著自己應該乾什麼。領導需要的情況能提前準備好,基層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能首先想到。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善於學習思考,善於調查研究;真正吃透上頭精神,掌握下頭情況,積極地給黨委和首長出主意、想辦法,當好參謀。領導決策前,要廣泛收集有關材料,提供信息,找好政策依據,供決策參考;決策實施後,又要主動抓好信息反饋,協助領導發現和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想事,要胸懷全局,立足本職。安排工作既要熟悉上級的要求,又要考慮部隊的承受能力。善於把上級的方針、政策和指示具體化,既謀大略,又乾實事,不懶惰,不“甩手”。自覺做到:請示工作有方案,匯報工作有依據,貫徹上級指示有措施,緊貼中心提建議。 會辦事、精通業務。辦事要具有“快、準、細、實”的特點和作風。“快”就是能迅速領會領導意圖,反應快,行動快;辦事乾淨利索,雷厲風行;辦事過程中遇到困難,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想辦法解決;辦事要有頭有尾,及時報告辦的結果。“準”,就是提

供情況準,不能含糊其辭;領會黨委、首長的意圖準,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歪嘴和尚念經,曲解黨委、首長意圖。“細”,就是工作要認真細緻,一絲不苟。做到:考慮問題多向思維,提出建議多種方案,起草檔案反覆推敲,答覆問題掌握分寸,安排工作多方商量,評估工作不走極端。“細”,還要注意對一些政策和業務性強的工作,及時向首長講清政策、規定,闡明利弊關係,提醒領導慎重決策。“實”,就是工作要紮實,要“到位”;落到實處。領導機關幹部一定要有甘當無名英雄的思想,乾工作不圖虛名,少說多做,默默實幹,總結經驗不摻水分,反映情況不摻個人恩怨,不把計畫當結果,不把預測當現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 守口如瓶、能裝事。一方面,對機密事項,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應成為領導機關幹部的一項職業道德。特別是對一些不能擴大知曉範圍的事,不能隨意透露。另一方面不傳閒話,堅決反對和抵制自由主義,特別是涉及到領導之間的分歧,領導對下級的一些評價、看法等,不能傳播,更不能搞陰一套、陽一套的兩面派作風。 手腦並用、善記事。記事,也是領導機關幹部的一項基本功。一是要成為儲備多方面情況的“檔案庫”,平時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部隊建設的各方面情況。一旦黨委、首長需要,就能信手拈來。二是要牢記上級有關政策規定。特別是對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對一些大的工作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黨委、首長是怎樣研究的,業務部門是怎么貫徹落實的,還存在什麼問題等,都要說出個子醜寅卯。三是對做過的工作要理得清,要寫到本子上,記到腦子裡。特別是一些大的事情和活動,數月、一年、甚至幾年以後都能說清楚,真正成為“活檔案”、“活字典”。 二、如何辦好領導交辦事項? 怎樣幹事?多指領導機關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如何做好領導交辦的事?在某種程度上講,機關幹部是處於一種被動狀態之下。二者是有區別的,其學問亦應認真探索。  第一,把握住辦事“三環節”。執行領導交辦工作任務有三個環節,即始、中、終。接受領導交辦工作任務為之始;辦事的過程為之中;向領導復命為之終。這三個環節也是不可逾越、疏漏的三個階段,領導機關幹部要把握住這三個環節,掌握每個環節的特點,處理好階段性和連貫性的關係,靈活處置各種情況。才能把事情辦好,達到領導滿意。 第二,接受工作任務要弄清“三要素”。領導交辦工作任務,無論簡與繁,大體都由“三要素”組成:一是內容--辦什麼事;二是時限--什麼時間完成;三是要求--工作質量,注意事項等。機關幹部在接受交辦任務時,一定要把領導的意圖搞清楚。如果領導交待任務零亂繁雜,要用“三要素”加以調理,並提出一個執行方案請領導審定;如果領導交待任務過於簡單,也要用“三要素”加以“發揮”,並請領導認可;如果以為領導的要求超越現實,完成任務困難太大,不要急躁,不要輕易提否定意見,要從“三個要素”的合理性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供領導參考。交辦任務明確以後,應作出肯定答覆。(如“我一定把事情辦好”。如果把握性不大,可以說我盡力把事情辦好。切記無論工作任務難易程度如何,有無辦好的把握,都不能事先在領導面前吹噓,說大話。因為多數領導對於有虛榮心的人辦事是不放心的。) 第三,最佳化辦事成果“三比較”。辦事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的結果,排除或縮小壞的結果,因而辦事的全過程也就是趨利避弊、興利抑弊的過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一是利;一是弊。最佳化辦事成果,要進行三個方面的比較,這就是“利利相較取其大,利弊相較取其利,弊弊相較取其小”這就是人們熟知的戰國時“田忌賽馬”的那個道理。運用“三比較”在方法上要抓住三點:一是搞好預測。受領任務後,可以根據領導要求和自己辦事的經驗、周邊信息,加上分析判斷,預測出辦事中可能存在和出現的利弊條件,尤其是潛在的利弊因素。二是優選約束條件。約束條件可分兩類,一類是主觀規定的限制條件(包括領導的要求和執行者自己規定的辦事目標),第二類是客觀存在的限制條件。客觀限制與主觀限制條件相一致的,可成為辦事的“利”,反之則可能成為“弊”,優選的方法是調整、改變客觀限制條件,使之與主觀限制條件相吻合。在特殊情況下,客觀限制條件難以調整時,才調整主觀限制條件,但是,只能調整一些次要的要求、指標,儘可能不降低領導要求的總指標。三是注意潛在問題。辦事是複雜的,有些情況難以準確預測,有些潛在因素不可能事先完全發現,有時正常的情況也會發生突變。所以辦事預案不要滿打滿算,目標要求不要過高出格,要留有餘地;辦事過程中一些潛在問題暴露,不要手忙腳亂,一定要沉著機智,靈活對付,盡力揚利抑弊,爭取相對的好結果。 第四,運用好辦事“三形式”。辦事可能出現三種形式:單一辦事--在某個時間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二、交叉辦事--同時受領兩項任務,或者兩位領導分別賦予的不同任務需要在同一時間或交叉時間內完成;三、穿插辦事--三項以上工作任務、穿插在同一時間流程中進行。 單一辦事,主要是處理好時間與效果,也就是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就行了。交叉辦事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還要處理好兩項平行工作的關係。交叉辦事的兩項工作:如果是兩位領導賦予,而在辦事要求條件中有某些矛盾的話,領導機關幹部應向後賦予任務或職務較低的領導說明情況。兩項工作任務交叉進行時,一定要分清主次。確定出關鍵性工作和進行關鍵性工作所必須的時間流程,而後分析非關鍵性工作與關鍵性工作的邏輯關係,如果二者有依賴和影響因素存在,一定要以主帶次。非關鍵性工作的時間安排,一般要利用關鍵性工作時間順序中的空間和稀疏線段。如果領導機關幹部精力可以兼顧,也可與關鍵性工作同時進行。穿插辦事比較複雜,首先要確定關鍵性工作和非關鍵性工作,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顧此失彼。要突出安排好關鍵性工作順序和持續時間。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第五,檢驗辦事效率“三標準”。領導機關幹部完成領導交辦工作之後,要進行工作效率自我檢驗;標準有三:一是工作質量,是不是達到了領導要求的限制條件;有沒有潛在的問題和漏洞;。二是工作速度,是否超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