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有”演講稿(4篇)

在我的記憶中,我還是國小生,老師教了我們一首歌《幸福從哪兒來》,歌詞的大意是“香從那花里飄出來,蜜由蜂兒釀出來,美麗的光景要尋寶石進山來,幸福它不會那裡來,是靠雙手乾出來。莫等閒,快把勁頭使出來,不說那個漂亮的話,實幹中來競賽,胸懷壯志挑重擔,龍騰虎躍朝前邁。”歌詞有兩段,國小時代我喜歡唱,中學時代我登台唱,上師範時集體唱,它唱出了我的夢想,唱出了我的心聲。

1994年8月,我懷著一腔熱血,帶著一顆追求人生幸福、探索人生價值的心,踏上了“夢旅”生涯,來到我的教學園地,原范光湖中心國小報到工作。

要說學生年代真是誇誇其談,我要做一個好老師,當初的摸索之旅還真難。要想做好老師是一門學問,還需由學生做起,知難而進,不恥下問,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來。

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既然定位了人生坐標,認準了自我發展的方向,就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責任。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成長需要教師用心呵護,真誠關愛。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快樂生活,快樂學生。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將新學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運用於實踐中,潛心研究學生心理,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待有困難的學生,更應體貼入微。

記得有一個叫xx的學生,原本家庭貧困,他的母親又不幸遭車禍離開了人間。這突如其打擊,嚴重地影響了xx的學習。一度時期他打不起精神,沉浸於極度悲傷之中。針對這一情況,我利用班會發動學生開展獻愛心、手牽手活動,我帶頭向學生捐款一百元,學生們紛紛為他捐款捐物。這一活動深深地打動了xx同學的心,他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同學的真情,老師就像母親一樣的愛,他哭了,從此走出陰影,發奮學習,後來他上國中、上高中,乃至上大學,我不斷給他精神與物質上的資助。

教師不單單將目光關注優秀學生,激活後進學生的進步,使之健康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在瓦甸國小任教期間,有個叫聶小雨的學生,他不僅調皮而且不愛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全年級最後,我決定抽出放晚學後休息的一段時間去他家了解情況,他的家境一般,父母外出打工,和爺爺奶奶生活,我同他他爺爺交談起來。聶小雨見我到他家,先是躲避,後來主動出來為我倒茶,我要他拿出書,說出不懂的地方,我幫他從基礎補起,一天、兩天、三天……一直堅持了一個月,他進步了,他愛上學習了,並且有了不懂的問題還主動向我請教。直到現在他走上工作崗位,有時見面,談起我對他的關愛,他總是感激不已。

關心教師是領導的天職。德國畫家羅丹說:“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快樂。也是幸福之花。”從教以來,我由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學校的負責人,這是領導的培養、教師的信任。我並不以為,做學校負責人就高人一等,我認為這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平時我與教師談工作、談學習、談家常,了解教師的“憂”。我校華占雙老師,快六十歲了,他的大兒子長年癱瘓在家,需要人照料,我儘可能地為他提供時間,讓他安心工作,讓他照顧好兒子。我們學校老教師多,各家有各家的難處,有的身體病了,我送上一份關心,讓他安心休息,有的家庭造成一時的困難,我送去一份溫暖,讓他安心工作。對待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教師,主要在業務上給予幫助與關心。如此等等,要做好學校領導是一門藝術,要把了解教師、關心教師掛在心中,關於為教師服務。

專業化成長是時代的要求。工作近18年了,我對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堅持不懈,毫不動搖。平時除了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外,我於XX年獲本科畢業,乾中學,學中乾,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平時教學中,我勇挑重擔,善於在教學中反思,各類競賽活動踴躍參加,縣級、鎮級競賽課有我的獎次。我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篇文論文在省、市、縣中獲獎或發表,多次被教育局評為學習型先進個人。工作以來,我還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

前蘇聯安德烈耶夫這樣說:幸福並不在於享有幸福,而是在於爭取幸福,追求幸福。我的經驗充分驗證了這一名言佳句。人生的道路漫長而又曲折,我為我的付出與新得而為之幸福,為之自豪。我應踏實工作,不負眾望,為幸福喝彩,為幸福開花!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無悔的選擇不懈的追求
2018“四有”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做一名幼兒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1988年幼師畢業的我,這一夢想終於得以實現!當時我甭提有多興奮,工作第一個月拿工資為母親買了一雙鞋子表達對母親的培育感激之情,買了2斤豬肉全家慶賀一番。父親端起酒杯說:“女兒真能幹!你就用開水和爸爸乾一杯吧。”哥哥接過話茬說:“小妹,你可要做一個受學生尊敬的好老師啊!”我點了點頭。母親也逢人便夸:“我女兒做教師了,這是我女兒為我買的鞋子。”看到父母高興的樣子,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感到很自豪!

剛走上教學崗位的我,以為做幼兒老師很簡單,不過是帶帶孩子,講講故事給孩子聽。第一天上課,小朋友們這個要媽媽,那個要爸爸;這個要小便,那個要大便。這個哭,那個鬧,忙得我手忙腳亂!一些老教師還站在那兒傻笑我。為了幫小朋友解大便。還弄得我一手的大便,我當時就氣哭了。回到家,臉上還掛著淚水,媽媽問清原委,勸我別灰心,鼓勵我好好努力。怎樣使孩子不哭、不鬧?我沒事的時候就到其他班級看看老教師是怎么教孩子的,閒下來還看看幼教雜誌,參加幼師函授。每逢節假日,我就找來教學磁帶,在家裡耐心的看。經過學習,我終於掌握了《幼兒教育理論》、《幼兒心理學》的有關知識。記得我第一篇論文《如何讓畫面貼近幼兒的生活》獲獎時,我高興了好一陣子,第一次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回到家媽媽見我滿臉陽光,問我有什麼喜事,我告訴媽媽:“你女兒文章獲獎了。”媽媽說:“別太高興,路還長著呢!”

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更是我不懈的追求!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兒工作,我不斷與領導協商,請領導多提供我外出學習的機會,自己還反覆琢磨教學方法,積極探討,深入研究教育理論,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這期間,有過歡笑,有過疲倦;有過成功,也有過失落,但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自己的工作的摯愛。但是在我心中一直有著一個問題,也詢問過很多同事:“你幸福嗎?”答案幾乎是一致的:不幸福。為什麼不幸福呢?答案也幾乎是一致的:太累了。這樣的回答在某一方面上可以折射出我們幼兒教師的幸福指數,的確,教師職業的起早貪黑、較低勞動所得確實很難輕言幸福,尤其我們幼兒教師,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了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其實說到我們的這種幸福感,首先要弄明白到底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感覺,它取決於人的心態,善於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麼是幸福。一直以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難的事,經過歲月的流逝,我才漸漸才明白,幸福其實很簡單,一個人活著,快樂的工作著,能讓他人幸福、快樂,這就是自己的幸福。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感到光榮,體會幸福,因為我能讓更多的人幸福,能讓很多孩子學到知識。溫暖的春天,老樹能萌發新綠,清新的藍天,太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靠近春天,冰雪就會融化;靠近音樂,生命就會舞蹈;靠近童心,心靈就不會被光陰鏽蝕。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在春天裡含苞待放的鮮花,每一朵鮮花里都閃爍著一顆晶瑩透亮的童心,童心的光芒給予她們抵禦這個世界物慾橫流的亮色和希望。幼教工作是少有的淨土,在這片淨土裡,生命不僅是靜思的,而且是活動的,世界成為渴望了解的天國,一草一木,日出日落都盼望著得到重視,每一顆心靈盡情地享受著愛的撫慰和美的薰陶,在這裡歡樂洋溢在每一張笑臉上,在這裡善良充溢在每一顆心靈里。你看,這片淨土讓我們幼兒教師長久地擁有年輕的廣泛,青春的朝氣,蓬勃的活力,也讓我們招展著博大的關愛,美麗的心靈,磊落的胸懷。

很多人提起教師,都說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被重視,教師已經被認為是幸福的代名詞。社會給予教師很高的評價,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也決不會辜負社會的期盼,家長的希望。

從我決定走上幼教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這不僅僅是擁有了一份工作、一個職業,而是選擇了一項需要用一生的情感去擁抱的事業,因為沒有哪一份工作像教育工作這樣能與幾千年來人類文明足跡密切相伴,沒有哪一個職業像教育工作這樣能與一顆顆年輕的、跳動的心近距離接觸。從事幼教工作雖然有苦有辣,但也有香有甜。我既選擇了這份職業,我無悔!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無悔支教 無悔的愛
2018“四有”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無悔支教 無悔的愛

各位評審、老師:

大家好!我是一名剛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支教老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無悔支教 無悔的愛》。

有人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人世間,擁有最多熱愛孩子機會的職業,就是教師。正是懷抱這份愛,大學畢業後的我選擇了到xx支教。當火車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山洞,當汽車盤環過一座又一座山峰,想到終於要成為一名老師了,我的心情像這山路一樣起伏忐忑。孩子們會喜歡我么?

開學第一天,當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在講台上向他們介紹自己時,心情有些緊張,聲音都帶些顫抖。面對著三十多張純真可愛的笑臉,望著著三十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此刻開始,我是一名教師,我就是孩子們的榜樣,“以身立教,為人師表”,以自身的學識,教會孩子知識,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老師的生活是平淡的,但每天的生活又很忙碌。備課、上課、改作業、帶生病的孩子去醫院,有時候也會覺得很累,也會覺得辛苦,但是想到孩子們眼神中的溫暖,看到他們學習上的進步,我就覺得一切很值得。一次,我收到一個小女孩的送的畫,畫上歪歪斜斜的寫著一句話:老師,你對我們很好,謝謝你!那一刻,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眶,這一切是那么的有意義。孩子,謝謝你。

班上的孩子大多是住校生,每當有孩子生病的時候,每當有孩子因為思念而呼喚母親時,我都會感到一陣陣的心酸與心疼,這些七八歲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呵護的年齡,可是她們卻必須在學校里學著照顧自己。從那時開始,我就決定要更加關心、愛護這些可愛的孩子,溫暖他們一顆顆小小的心。

教齡只有兩個月的我沒有很多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的經驗,但是我想,一個好老師,應該是離不開愛、責任和奉獻的。習總書記說: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恆的主題。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

愛心是基礎,而責任心則是驅使我們乾好工作的動力。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好老師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

愛心和責任心都需要我們無私的付出,老師就是另一種平凡而謙遜的園丁,默默地耕耘著、奉獻著,看一株株小嫩芽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教師就像一顆星,沒有太陽那樣熱烈,沒有月亮那樣皎潔,沒有朝霞那樣眩目,沒有白雲那樣高遠,但從來無怨無悔,甘心在祖國每個角落裡奉獻那份光和熱。選擇支教,我沒有後悔,我愛我的教師職業,我愛我的孩子們,為了讓這些孩子都能走出大山,走向美好的未來,我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2018“四有”演講稿(4) | 返回目錄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1990年8月31日,我走進了xx師專的大門,從此成為了一名思政人。1992年2月12日,經程xx老師介紹,我邁進了黨組織的大門,實現了多年來我入黨的夙願。回首過去,我在這裡已經工作了二十四年。這些年,既是我青春飛逝,容顏變老的過程,更是我不斷成長進步、收穫桃李滿園的過程。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盤點這些年來我的工作及成長曆程。

一、昂揚向上,奮發圖強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有道是:“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那么,我所追求的精神狀態就是昂揚向上,奮發圖強。1990年,大學畢業後的我被分配到了xx師專德育教研室工作。坦率地說,從事思政課教學並非是我的最愛,我很喜歡歷史,本以為會被分配到歷史系當一名歷史教師。雖然,我不能擇己所愛,但我一定要愛己所選。在我從事思政課教學的時候,社會上有許多人對思政課教學有偏見,認為思政課就是枯燥無味的課,可有可無。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講什麼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因此,從那時起,我便立下一個志願:無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昂揚向上,奮發圖強,並力爭通過不斷的努力,做一名深受大學生歡迎和愛戴的優秀思政課教師,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踏上了探索和改革的征程。

二、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為了積極打造“魅力思政課,學習新感覺”,努力實現把思政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優秀課程的目標,我和我的同事們積極探索,銳意改革了20餘年。經過我們的嘗試與總結,逐漸形成了符合高職生實際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原則。即在教學中,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借鑑多元智慧型理論,充分發揮政治理論社團可持續育人載體功效,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堅持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本位,以德育教育為目標的教學原則,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時代性於一體。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寓教於樂,娛樂易學”。我們堅持“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幫助學生改變命運”,並積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鍛鍊,在鍛鍊中成長”。以12學前4班的邢雲爽同學為例,她是支教團中第二批支教員,她曾在第一次支教中受到挫折(課講得沉悶)。回來之後,她認真研究,努力備課,並在老師的培訓及引導下,在一年的支教活動中迅速成長。現在的她不僅課講的好,而且還成為了支教明星,受到鄉村國小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在支教活動中,她不僅提高了專業技能,也提升了寫作能力,並養成了及時撰寫支教日誌的良好習慣。此外,她還在支教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並計畫考取舞蹈資格證書。

在長期的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我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基本上實現了“課內教學特色化、課外活動多元化、考核方式娛樂化”。在考核中,我們在採用了新聞播報,一站到底,心有靈犀,匯報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考核方式的同時,還創新採用了寢室故事座談會的考核方式。此外,XX年,我受黨委領導的委託,牽頭組織創建了我院唯一的政治理論社團——知行社。目前,知行社團已發展成為思政課實現可持續育人和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八年來,我們已經培養了七千餘名社團成員,數百名優秀社團幹部,如今他們已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我在日誌中為他們撰寫了專題日誌:《榜樣的力量》,以激勵一代又一代的知行人不斷前行。

我很喜歡這樣一則廣告語: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決定空間,位置決定影響,平台決定未來。知行社團的創建,為我院廣大青年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鍛鍊自我,發展自我的一個重要平台。在社團建設中,我們設定了六大部門和四個團,開展了七個活動欄目(一站到底、縱論天下、社團講壇、周末放映場、老鄉會、周末文藝場、知識講堂),“進了知行門,永遠是知行人”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昂揚向上,奮發圖強”也逐步發展成為了社團精神。

為了拉近我與社團成員之間的距離,我經常利用業餘時間陪孩子開展各種活動。為了解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意見及建議,我帶領社團幹部走訪學生寢室,傾聽學生的心聲,並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為了加大對社團的宣傳力度,於XX年,我為社團開通了部落格,並承擔了五年的更新維護工作(從XX年起,開始由郭曉丹老師負責修訂學生撰寫的稿件並上傳更新)。目前,社團部落格已發表了社員原創作品440篇博文,創建了519個相冊,上傳了數萬餘張社團活動照片,有效地促進了知行社團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為了培養和選拔社團幹部,我帶領孩子們到張國萍老師那裡做心理健康團隊訓練,也曾利用晚上時間參加心理健康成長小組活動,使我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興趣,因為它能有效促進思政課教學。為了鄉村的孩子們能上到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XX年我又組建了支教團,開始培養支教員,讓愛在鄉村國小校園中延伸。成立初期,我指導支教員備課說課(現在由學前教育系李xx老師指導),傳授教學方法,帶孩子們到鄉村支教,讓愛永駐人間,讓大學生的品質在關愛他人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三、愛生如子,愛校如家

在XX年一次晚會上,王錚亮演唱的一首歌曲——《時間都去哪兒?》得到廣泛關注。在這首歌詞里,有這樣幾句話:“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首歌常讓我反思:“我的時間都去哪了?我的青春都去哪了?”現在的我可以坦率地說:我把時間和青春都獻給了思政課教學和關心學生(每天要工作12小時)!曲書記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就是我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關愛學生。XX年,我曾經擔任了02法律事務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級中,有一位來自山東臨沂農村的學生——張xx。當我聽到他每天不到餐廳吃飯,只啃饅頭的時候,我為他聯絡了學院二餐廳,讓他利用業餘時間到那裡兼職,一日三餐實行免費。此外,我還將我老公的毛衣、毛褲拿給他穿,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完成了學業。因此,在一次主題班會發言中他這樣說到:“當我剛步入xx職院校園的時候,我是這樣想的:春去秋來年華漸老,天涯海角壯志成灰。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改寫了這句詩:春去秋來年華可能漸老,天涯海角怎能壯志成灰?”

走進孩子的心裡,才成能為最好的老師。為了幫助那些特殊的群體,我將更多的愛奉獻給孩子們。在13級學生中,有一位來自xx地區的孤兒,她也是知行社團中的一個普通社員。由於在班級幹部競選過程中未能當選自己心儀的職位,便在空間裡發表說說,報怨社會的黑暗與不公。當我發現後,便找到了她,與她談心。我給她購買衣服和毛巾,帶到家來包餃子,並鼓勵她競選宣講員,使她重新燃起了希望的曙光。經過一學期的關愛,現在的她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理論宣講員,並準備參加知行社理宣部副部長的競選。其實,愛是相互的。我關心學生冷暖,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與心靈的困惑,我也得到了學生對我的愛戴。當我聽到一聲聲“佟媽媽”叫著的時候,所有的苦與累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不僅熱愛我的學生,更愛我成長進步的搖籃——xx職業技術學院。沒有學院,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愛不能只掛在嘴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因此,我在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做好其他工作,如我曾擔任了五年的招生宣傳員,充分發揮王書記所說的“四千四萬”精神,為學院招來了許多學生。雖然,現在的我由於工作太忙,不再是一名招生宣傳員,但我仍然會積極引導那些向我諮詢報考院校的親朋好友的孩子報考我們學院。譬如,09學前1班的佟偉和08模具班的劉xx等都是我招來的。如今的他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一個成為了深受各省諸多幼稚園老師歡迎的幼兒教研培訓師,月薪達到4千元。一個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務員,成為鏵子監獄一名人民獄警。此外,我也非常關心學院的發展,宣傳學院的各項方針政策,組織社團成員開展校外社會公益活動,注重樹立學院良好的社會形象。

可以說,只要有利於學院發展和學生成才的事,我都會主動去做。譬如,我組織社團幹部走訪任課班級學生寢室,開展調研,引導他們撰寫調研報告,然後我及時向楊書記匯報,並提出我們的合理化建議。這些工作沒有人分配我做,我只是源於對學院、對學生的熱愛而採取的自覺行為。此外,每當我在遼寧大學生線上聯盟網站上看到活動通知時,我都會認真閱讀。如果沒有部門組織學生參與,只要對學生髮展有利,並且我們也有這個能力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組織教研部的教師,以班級為單位主動承擔組織活動的任務,並認真組織老師進行修訂,向省里推薦優秀作品。由於組織認真,每一次參與活動,我們的學生都會獲得不同級別的獎勵,有時還會獲得優秀組織獎。既為學院爭得榮譽,也為大學生獲得了參加大學生冬令營和夏令營的良機。同時,更擴大知行社團的知名度。

由於我們的思政教學改革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因此,近些年來常有一些兄弟院校蒞臨我院考察調研,如遼河石油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幹部管理學院、瀋陽工程學院、廣東xx職業技術學院、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等,並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既鼓舞了師生不斷前行,又擴大了我院的知名度,對於宣傳學院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二十四年來,雖然我付出了很多,但也得到了不少。這些年來,承蒙學院領導的厚愛,不僅獲得了諸多的榮譽,更獲得了到省內外參觀考察、學習培訓和不斷成長的機會。在此,我衷心地感謝學院領導,以及同事們對我的支持與關懷。

我曾有幸受到xx市市委書記孫xx的慰問,有機會零距離地與市領導座談,併合影留念;我也曾獲得了到瀋陽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渤海大學等多所省內高校考察調研的機會,開闊了視野,借鑑了經驗,創建了宣講團和支教團,目前已發展成為知行社團校內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也曾獲得了到改革開放最前沿——深圳考察的機會,並參觀了深圳大學和中山大學;我也曾有幸走進共產黨誕生地之一——浙江嘉興的南湖,並乘坐紅船感受xx總書記時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提出的紅船精神,與同仁一起追溯共產黨創業奮鬥的歷史。同時,我也榮幸地參加教育部在浙江組織的全國高校擇優資助教師經典著作研讀培訓班,有幸聆聽到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人民大學等全國名校名師的授課,開闊了我的視野。

我也曾有幸走出大陸,進入台灣高校的校園;也曾走出國門,走進新加坡和韓國的高校,學習和感受那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文化氛圍,並有幸成為遼寧省教育廳思政處組織的全省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的評審會成員之一,並引導和指導王朔老師參加省級比賽,最後獲得了思政課教學能手的光榮稱號。

最讓我興奮不已的是,我獲得了跟著我心中偶像——曲建武書記一起研究教育部委託的科研課題,並負責草擬了《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承擔了指導全國思政課建設和發展的工作任務。我還有幸參加了教育部社科司組織的,由教育部李xx副部長參加的東北片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的機會,並代表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向教育部領導匯報工作,並給與會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此外,我還獲得了赴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國家首批擇優資助計畫答辯的機會,並榮幸地成為50名成員中的一員,獲得了10萬元資助基金。

XX年1月,我參加了教育部和中宣部組織的遼寧高校思政課教師調研座談會,在會上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發言,既匯報了我院思政課教學改革成果,又代表高職思政課教師提出了諸多建議。隨即,榮幸地成為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輔導系列用書編寫組成員之一,並擁有了與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領域裡專家一起開會、一起研討、共同構築思政課建設美好的明天的機會。

滕書記和楊書記經常教導我,“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此,從我擔任教研部主任那時起,就開始著手培養整個思政課教學團隊,積極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每周組織集體備課,組織大家外出考察調研,以提升整個團隊的教研能力。此外,由於現在的我扮演著多元化的角色,既是思政部主任,要負責思政部的教學管理工作,又是思政課教師,承擔著備課和講課的重任;既是知行社的指導教師,要組織指導社團幹部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又是各系業餘黨校的科任教師,負責黨史教學的任務,更是我院青年教工沙龍的指導教師,肩負著指導第一組成員開展沙龍活動的重任。或許有人會說,“現在的你無論是職稱,還是榮譽幾乎達到了頂峰,你還做這些工作為什麼?”我的回答是:我之所以做這一切,主要源於“責任和良心”。

沒有強健的體魄,就不能更好工作!為使自己的身體能夠承擔起這些繁重的工作任務,從XX年起,我開始了周末戶外運動的生活。從此,我開始享受周末戶外的時光,享受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或許正是源於三年來的戶外運動,才使我在與思政工作者於瀋陽棋盤山素質拓展訓練活動中圓滿完成了每一個拓展試練項目。從此,我更加堅信:只要努力,一切就皆有可能!

韶光易逝,日月如梭,二十四年彈指一揮間。二十四年來,雖然每天我都是在忙碌中度過,但我也在忙碌中感到了充實,得到了成長,獲得了快樂。我自知人生有限,能力有限,但我願意以實際行動踐行毛澤東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中說過的那段話:“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最後,借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上海交通大學施索華老師說過的兩句話作為我的結束語:“我要把我的精力、我的時間和我的愛給予我所鍾愛的教育事業,給予我那些可愛的學生。……永遠不會忘記,我是一名教師。”

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滿園春。這是我的教學夢,也希望它能成為更多老師的教學夢,並衷心地祝願每一個人都能夢想成真!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內容
爭做“四有”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動員大會講話稿
“四有”教師演講稿:願把青春獻給大山裡的孩子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做一名陽光教師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我們是幸福的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師愛的力量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為幸福開花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讓孩子愛的在陽光下成長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點點滴滴總是情
爭做“四有”好教師演講稿:無悔的選擇 一生的追求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生愛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