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的口才

律師的口才 篇1

如何練就卓越律師口才

1、勇於改變

勇於改變的前提是認識自己。先哲蘇格拉底的名言佳句警示世人:清醒地了解自己,是做事的最大前提。對於一個迫切想擁有滔滔口才的律師而言,首先必須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你的國語是否標準;能否即興演講,並且中心突出,條理分明;等等。擇其善者而從之,剔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次,主觀上應有成功的信心。一個人穿著很滑稽的衣服上街,他想自己肯定會被別人笑話,由於內心裡覺得自己像個小丑,於是他真的就成了小丑。

2、精於學習

提高律師口才的最根本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學看、學聽、學說。其中看、聽是向別人學習,說是直接提高自己。

(1)學看是初為律師的人提高口才藝術的有效途徑。“看”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多看理論書籍和體會文章。

二是多看精典的口語作品。古今中外名人的演講作品有很多,閱讀這些傳世名篇要認真分析其思想觀點的闡述、語言修辭的特色、篇章結構的安排和表達技巧的運用,並把其中精妙之處,化為自己練習口才的營養。

三是多看視聽資料。心理學上有一個公式:一個信息的表達=15%言語+30%聲音+55%態勢語。因此,我們更要注意觀察學習其運用態勢語言的藝術,揣摩其如何結合現場表述觀點、選擇服裝、修飾儀容,如何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等。

(2)學聽,除了接受聲音信息外,還要通過大腦思維,吸收、理解所接受的信息。與此同時,要善於判斷發現對方說話的聲音技巧和表達藝術,吸取其特長,以提高自己說話的能力。學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多聽錄音材料。在聽錄音時,可重點琢磨怎樣準確清晰地發音,如何掌握語調的高低輕重,怎樣合理地安排停頓,如何根據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定適當語速,做到聲情並茂,等等。要邊聽邊分析邊體會,理解其妙處,為我所用。

二是現場傾聽。現場傾聽可著重學習說者的表達藝術,包括要準確理解話語的表面意思和深層意思,了解說話人的真正意圖和目的。

三是掌握說話人表達自己意圖的方式和方法。

(3)學說是鍛鍊口才的實戰練習。在學習了別人的經驗之後,口語表達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關鍵就取決於自己是否勤說苦練。學說,就要抓住一切機會進行鍛鍊。

朗讀、朗誦是律師口才鍛鍊的有效方法。通過朗讀、朗誦,可以幫助律師提高說話的技巧和水平,鍛鍊口齒清晰,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培養語言的表現力。因此,經常找一些材料進行朗讀、朗誦是鍛鍊律師口才能力的重要途徑。

卡耐基創辦的口才訓練班有一項規定:“在每一堂課里,每個人至少有一次在全班同學面前站起來講一段話。”理由很簡單,要學游泳,就得到水中去;要學講話,就得多開口。

3、勤於實踐

英國著名的大法官伯基特指出:“沒有出庭,什麼都無從談起。”紙上談兵是毫無益處的。實踐,為律師的各種素質提供了用武之地,使其大顯身手;同時,也是律師練就口才的磨刀石,使之更趨成熟。

一個律師的成長,除了他的天資以外,後天素質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律師要在工作實踐中,充分調動自己的感覺、知覺、思維、記憶、想像等因素,運用自己思維力、記憶力、想像力,培養工作所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業務。

總之,律師口才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鍛鍊,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提高。

律師口才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所有的律師都應根據自己個人特點和創造力形成獨特的演說風格。不懈地完善自己,不懈地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演說藝術。努力學習、探索,磨礪自己個性風格,才能使律師法口生輝,律師口才藝術之花才能常開不敗。

律師的口才 篇2

律師口才的概念及其特徵

律師口才,是指律師在提供法律服務過程中,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直接進行口語表達的智慧和才能。律師口才是在特殊的場所里,為了明確的目的,圍繞特定的內容,以論辯說理為主的語言表達活動,受著職業特徵與現實場合的制約,有其特殊的表達規律。律師口才既有法律性質,又有語言表達性質。辯論發言要做到生動而不失於輕浮,形象而不失於淺薄,銳利而不失於偏激,感人而不失於過度。總之,一個稱職的律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文字組織能力,還要有準確、清楚、簡潔、生動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律師業務水平的重要標誌。

律師的口才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只有勤奮才能成就人生》。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文學大家韓愈就曾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也就是說,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奮好學。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的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報酬,武裝自己的頭腦。

勤奮,是扣開成功人生的敲門磚。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傳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書,重複誦讀了很多遍卻還沒有背下來,這時來了個賊,卻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覺。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比曾先生聰明的多,但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連毛主席都欽佩的人。

我們無法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就算是假的,我想這個編故事的人也無非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奮而將天分變為天才!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精鶩八極,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作,艱苦奮鬥了四十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史學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游跡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為《史記》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後花了八十五年時間,蒐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震驚文學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的看書學習,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奮分不開的。

勤出智慧。傳說古希臘有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台演講時,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壓倒。但他並不灰心,為了克服這個弱點,他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終,他成為了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過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個叫陳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上一兩百遍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知識與日俱增,後來終於“無書不讀”,成為博學之士。這就應證了一個道理——勤能補拙。

勤人登山易,懶人伸指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亦沒有掉餡餅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遠只能對別人勝利的果實垂涎欲滴,而自己卻嘗不到果實的味道;很多人讀完莫泊桑的《項鍊》之後都會認為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受,而我則更看中於他能勇敢面對打擊,用辛勤的勞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是值得尊重的。她也用巨大的代價告訴我們——勤勞才是立身之本!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這樣的人生,才是“勤勞的一生”。

坦然面對,在過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么我們就可以自豪的交給人生一份滿意的答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