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標識 從COLD到COOL

管理場景:“如果我們能一直提供更可愛、更好、更酷的品味,沒有人會執迷不悟到不喜新厭舊的地步。”

有人將整個IT世界劃分成兩個陣營,一種是以IBM、HP為代表的商用藍色派系,強調的是技術先進與功能的強大,另一種則是以索尼、三星為代表的民用紅色派系,它們更加關注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但是在計算機(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和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ics)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這兩個派系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甚至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最終決定市場格局的將是消費者的喜好以及他們對品牌的感知度。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賣方市場,掌握消費者的口味或許比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發展更加具備現實意義。企業開始樂於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同意他們的眼光和口味選擇。

而在IT世界裡,更需要創造出既酷又炫的產品和LOGO。對於新世紀的商業社會來說,或許沒有比“酷”更加高級的褒獎了。

比如,幾乎每一本關於標識、品牌的書都會寫到蘋果電腦的LOGO。但是蘋果公司最早的LOGO恐怕今天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了,當年的LOGO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讀書的一個圖案,上下有飄帶纏繞,寫著Apple Computer Co.字樣(當時還沒有上市,所以用Co.而不是現在的Inc.),外框上則使用了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的短詩。

不過這個牛頓徽標只用了很短的時間,賈伯斯嫌它過於複雜,不易複製傳播,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個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圖案。很多見到蘋果徽標的人都會禁不住問:為什麼蘋果被咬了一口?這或許恰恰正是當初設計蘋果徽標的人所希望達到的效果。而熟悉蘋果背景的人將它解釋為代表了活力和朝氣,可以引起好奇和疑問, 還有說法認為是由於英文的咬字(bite)與計算機的基本運算單位位元組(Byte)同音。

充滿樂趣的蘋果電腦迅速成為市場上那些崇尚個性的消費者的首選,這個俏皮的LOGO與英特爾組合下的一本正經的PC機陣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用者們甚至通過這個LOGO尋找與自己抱有同樣價值觀的人。當然,他們與蘋果之間也形成了密切的聯繫。

但是強調個性的蘋果沒能戰勝依靠成本優勢的PC機陣營,直到賈伯斯攜iPod捲土重來。這個將蘋果和賈伯斯再次推上頂峰的產品,混合了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精神氣質和功能訴求,當美國總統布希也開始擺弄一台iPod、《駭客帝國》被尊為電子聖經時,你或許能明白今天的消費者的口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03年,蘋果進行了標識更換,將原有的彩色蘋果換成了一個半透明的、泛著金屬光澤的銀灰色LOGO。新的標識顯得更為立體、時尚和酷,更附和蘋果旗下的兩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品itunes和iPod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審美和創新的感覺。

而網路界的先驅亞馬遜則更早開始了這一步。1999年亞馬遜已經擁有了超過3000萬的客戶,服務遍及150多個國家。這一年,亞馬遜發現自己需要一個新標識了,它不僅能體現出亞馬遜是個書店,而且它是一個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的地方。“以客為尊是公司的使命和價值核心。”(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和執行長傑夫·貝佐斯語)

負責設計的是特納-達克沃斯公司,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瀏覽亞馬遜的網站和競爭對手的網站,還分析了在網路上什麼因素會使標識有效和無效。最終的設計比以往有了革命性的變化。

設計團隊將amazon的首字母a與字母z連線起來,這個方法清楚地向大家宣布“亞馬遜出售從a到z的全部東西”(英語中從a到z指全部,所有)。當然這個圖案形成了一張微笑的面頰,帶著一個酒窩指向字母z,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提供以客為尊的服務宗旨。

不過,當我們把視線拉得更近時,就會發現標識更換綿延到每台個人電腦里的即時通訊軟體QQ。QQ最早的名字其實是OICQ,OICQ0325版本卻從2001年開始改名為QQ2000,而後者一直是網友對OICQ這個小企業的暱稱。現實的原因是美國ICQ對騰訊涉嫌侵權的指控,而騰訊則通過更換標識將潛在的商業訴訟化大於無,同時向國內用戶示好,一舉兩得。更換標識的QQ並沒有失去已有和潛在的用戶群,反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這也許是標識重建的最大收穫和意義所在。(趙平)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