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測評掂量擇業取向

個例:測評改變前程

“選錯職業猶如嫁錯人,是人才測評改變了我的命運。”

昨日,某IT公司的肖軍如是說。肖軍畢業於華中科大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就在這家IT公司的技術部從事軟體開發。在近3年中,肖軍很努力,但業績很一般。為此,他信心大減。後經朋友推薦,今年3月,他來到某人才測評機構做了一次測評。

測評時的前30分鐘,測試師詢問了肖軍的工作現狀、專業、自身評價,以及理想的職業傾向等問題。之後70分鐘,他在電腦上做了500道測試題。一份長達20頁的《發展潛能與最佳專業分析報告》為他提供了“最佳十大專業排序表”。結果表明,他在“操作性”和“社會性”兩方面能力最強。測評師認為他更適合做“公共事業管理”。

原來,肖軍性格外向,溝通能力很強,在從事技術性工作時,感到枯燥。測評後,肖軍與老總進行了溝通,一周后,老總同意將他調到市場推广部工作。果然,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專業知識加上極強的推廣溝通能力,令他業績快速上升。

爭議:有人心存疑慮

據了解,人才測評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推廣,近年在武漢頗受白領人士青睞。許多人將它作為完善自我,求職易職的依據,但也有人對此心存疑慮。

一位有關人士認為,人才測評只能起輔助作用,單憑一紙測評結果改變命運,似乎不可能,測評結果可以作為職業取向的參考,但不能盲從。

武漢仕邦人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理羅必良說,部分人對人才測評依然持觀望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他特別提醒說,被測評人必須以誠實的態度、按當時真實的心理狀態回答每一個測評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測評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