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包容的力量

全球化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全面包容不同文化。

去過華為總部並受到過華為人接待的朋友都會被深深震動,這樣的公司生下來就注定了要受到全球的熱切關注。坐落於南國之窗深圳的華為公司從外表看就像大學校園一樣,到處是龐大高聳的樓體,斑斕的鮮花裝點成片的綠地。隨意用一個角度去注視,都能感受到它的恢宏和氣魄。園區景色優美,設施齊全,處處體現出華為人的關懷之情。當華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時候,又是如何適應各種不同的客戶,如何融入當地的文化中?華為員工在外的遭遇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

充分準備衝出去

據華為市場人員介紹,華為的員工在出國之前都會在培訓部門接受相關培訓,比如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相關產品等課程。但是到了他國,異地的另一種文化、價值觀、宗教和生活習慣給他們帶來的是不適應。那時候他們最困難。他們遇到了在國內沒有想像到的很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當地人對中國不了解。一位剛從南美回來的國際行銷部的員工深有感觸:“你真的難以想像他們是怎么看中國的。他們甚至以為中國人還在穿長袍馬褂呢。有一次我們邀請客戶來中國參觀,他們出發之前到處找相關書籍,最後決定研讀的書是《末代皇帝》!”

包容不同文化背景

可能正是這些誤會,讓華為以更加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友人。在華為15.5萬平方米的培訓中心,一進門兒,就是一道用8種文字寫著“歡迎”的玻璃牆。在客戶服務中心,在會議廳,酒吧的一側,有鋪滿厚地毯的小開間,訪客很少知其用途。打聽之下,才知是專為阿拉伯客戶特設的伊斯蘭祈禱室,華為人的周到可見一斑。

阿爾及利亞的5.8級大地震,誰想起來都心有餘悸,除了中國建築公司建造的樓房之外,其餘的都倒塌了。餘震達400多次,危險時時發生,西門子等公司為安全起見很早就撤離了阿爾及利亞,但是華為人留了下來,他們利用寶貴的時間躲在帳篷里寫標書,並第一個趕到客戶那裡。一個月後西門子回來參加競爭投標。截然不同的態度使得阿爾及利亞電信人的心偏向並最終選擇了華為這箇中國公司。

戰爭結束後的伊拉克滿目瘡痍,交通和通訊基本已經癱瘓。歷經戰爭逃亡的親友都失去了聯繫,他們對通訊的渴望使得一個手機號碼價格飆升到500美元。在炮火停歇的短短28天內,華為神速地完成了行動網路的建設。網路開通的那天,整個伊拉克都沉浸在劫後餘生親友互慰的氛圍中。

宣講自己

在國外開拓市場有很多想像不到的行規,需要逐漸摸索。剛開始華為人接觸英國電信(BT)時經常遭到冷遇,因為他們從來不相信中國人能製造出高質量的交換機。那時華為甚至連招標的機會都沒有。經過幾年的摸索,華為人終於知道了BT的規矩:要參加投標必須先經過他們的認證,他們的招標對象都是自己掌握的短名單(short list)里的成員。終於找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徑,於是華為申請參加BT的認證。經過兩年時間的認證,他們改變了以往對華為甚至中國的看法。

華為有一條定律,那就是只要是國際通訊大展,華為一個不落都要參加。每年幾乎要參加20多個大型國際展覽,在參展上的投入至少是一個億。華為每到一個新市場,都會把規模盛大的通信展辦到那裡。(斌鑫)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