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關於印發《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和《國務院工作部門面試考官資格管理暫行細則》的通知

文號:人發〔2001〕65號 發文時間:2001-7-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幹部)部門:

面試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進一步規範國家公務員的錄用面試工作,加強面試考官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保證面試的水平和質量,進而促進公務員制度的完善,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我部在總結近幾年公務員錄用面試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和《國務院工作部門面試考官資格管理暫行細則》,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遵照執行。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工作,提高面試水平,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國家行政機關錄用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面試。
第三條面試必須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按規定程式進行。

第二章面試管理機構

第四條國務院人事部門是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國國家公務員面試的政策制定、管理與監督,負責國務院各工作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面試的組織工作。
第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人事部門是本行政轄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公務員面試的管理與監督,負責省級政府各工作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面試的組織工作。
第六條市(地)級以下政府人事部門按照省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規定,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公務員面試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七條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按照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要求,承擔本部門公務員面試的有關工作。

第三章面試內容、方法與程式

第八條面試主要測評應試人員適應職位要求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包括與擬任職位有關的知識、經驗、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等基本情況。
第九條面試內容分為若干測評要素,主要包括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應變能力、計畫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自我情緒控制、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舉止儀表和專業能力。必要時,根據職位要求,面試內容可以增加其它測評要素。
第十條面試測評要素由錄用主管機關確定。確定面試測評要素的基本原則是:
(一)根據擬任職位的工作性質、職責任務、難易程度、責任大小對人員的要求,確定要素項目。
(二)選擇面試測評要素,應當適應和發揮面試功能,避免與資格審查、筆試、考核等環節的測評內容重複。
(三)根據不同測評要素的可測程度及與擬任職位要求的關聯程度,確定其分數權重。
第十一條面試試題一般由錄用主管機關組織的命題小組編制,也可委託用人部門編制。
第十二條編制面試試題必須貫徹以下原則:
(一) 政治思想性原則。試題內容健康,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
(二) 科學性原則。試題具有科學性,編排、評分要求規範。
(三) 針對性原則。試題編制要貫徹“為用而考”和“因崗擇人”的原則,體現測評要素的要求,同時要符合應試者的特點。
(四) 靈活性原則。試題的內容設計、提問、追問、評分要點等要給考官和考生留有發揮的餘地。
第十三條編制面試試題的基本程式:
(一) 根據測評要素和測評對象,確定題目類型;
(二) 科學、合理地取材;
(三) 命題小組討論;
(四) 形成試題,包括題乾、出題思路、參考答案、評分要點;
(五) 組合題目。
第十四條面試測評方法由錄用主管機關規定,主要採用結構化面談和情境模擬相結合的方法,也可根據擬任職位要求採用其它測評方法。
第十五條面試按照以下程式進行:
(一)制定面試實施方案;
(二)編制面試試題及相關測評材料;
(三)成立面試考官小組;
(四)培訓面試考官;
(五)實施面試;
(六)公布面試結果。

第四章面試考官

第十六條實施面試由面試考官小組進行。面試考官小組一般由用人部門內部相對固定並具備面試考官資格的5名或者7名人員組成,也可根據錄用主管機關的要求組成。面試考官小組設主考官1名。
第十七條面試考官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二)遵紀守法,嚴守工作秘密;
(三)具有良好個人修養,公道正派,心理健康;
(四)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五)一般應從事人事管理、相關業務管理或人才測評等工作3年以上;
(六)了解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和相關政策;
(七)具有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判斷能力與言語表達能力;
(八)具備錄用主管機關規定的其它條件。
第十八條面試考官必須由取得面試考官資格的人員擔任,實行持證上崗。授予面試考官資格按以下程式辦理:
(一)本人申請或組織推薦;
(二)所在單位審核;
(三)接受市(地)以上政府人事部門組織的考官培訓;
(四)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評審;
(五)錄用主管機關頒發資格證書。
第十九條面試考官應當定期參加由錄用主管機關組織的面試培訓和業務考核。
第二十條錄用主管機關成立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負責面試考官的資格管理。
第二十一條面試考官資格有效期3年,期滿由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審核,審核合格者繼續授予其面試考官資格;不合格者,取消其面試考官資格。
第二十二條經錄用主管機關批准,也可聘請其他有關人員擔任特邀考官。特邀考官應當接受必要培訓。特邀考官在每一考官小組中不超過2人。

第五章迴避、監督與違紀處理

第二十三條面試考官及面試工作人員凡與應試人員有《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第六十一條所列親屬關係的,實行迴避。
第二十四條各級政府人事部門在面試工作中應接受紀檢、監察和考錄監督巡視員監督,受理民眾的檢舉、申訴和控告。
第二十五條對違反工作紀律的面試考官及相關工作人員,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六條應試人員在面試中有違紀行為,由考試組織實施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必要時,報錄用主管機關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國務院工作部門面試考官資格管理細則由國務院人事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省級政府人事部門根據本辦法制定本行政轄區內錄用面試實施細則。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國務院人事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國務院工作部門面試考官資格管理暫行細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國務院工作部門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工作,加強面試考官資格管理,提高面試水平,根據《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和《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面試考官是對應考人員進行面試測評的實施者;面試考官應當由通過本細則規定的程式獲得面試考官資格的人員擔任。
第三條面試考官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二)遵紀守法,嚴守工作秘密;
(三)具有良好個人修養,公道正派,心理健康;
(四)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五)一般應從事人事管理、相關業務管理或人才測評等工作3年以上;
(六)了解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和相關政策;
(七)具有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判斷能力與言語表達能力;
(八)具備錄用主管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四條面試考官應當具備以下業務條件:
具有一定的面試工作經驗,參加過系統的面試培訓並考試合格,具備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能組織開展面試工作;掌握面試技法,對應考人員評價準確;能對改進面試工作提出有益建議。
第五條根據需要,經國務院人事部門批准,用人部門也可聘請部門內有關領導或部門外有關專家擔任特邀考官。特邀考官應當接受必要培訓。
第六條獲得面試考官資格的人員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按照面試的有關規定,認真及時地開展面試工作;
(二)接受面試培訓與工作考核;
(三)自覺遵守面試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公務員錄用制度有關規定。
第七條獲得面試考官資格的人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接受公務員面試組織實施部門的聘請,根據有關規定和面試實施方案,行使面試考官的各項職權;
(二)非經國務院人事部門批准,不被免除面試考官資格;
(三)參加面試考官培訓和工作研討;
(四)對面試工作提出批評與建議。
第八條國務院人事部門建立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負責國務院各工作部門面試考官資格的評審和授予。
國務院各工作部門負責本部門人員面試考官資格申請的審核。
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一般由7人組成,包括負責錄用考試工作的行政首長、業務管理人員和有關專家等。
第九條凡符合本細則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人員,可申請面試考官資格。
獲得面試考官資格的程式如下:
(一)本人提出取得面試考官資格的書面申請,或由所在單位錄用管理部門推薦,填報面試考官資格評審表,由所在部門審核;
(二)接受國務院人事部門組織的考官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
(三)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對提交的資格評審材料及申請人的面試工作業績情況進行審議,認定面試考官資格;
(四)經審批合格者,國務院人事部門頒發《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資格證書》。
第十條面試考官拒絕或無法履行其義務,或在面試工作績效考核中不合格者,由所在單位提出,經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委員會審核批准,取消其面試考官資格。
第十一條國務院人事部門負責中央國家機關面試考官的資格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國務院各工作部門的人事部門應建立面試考官工作業績檔案,將面試考官在每次面試中所承擔的工作、面試的人數以及面試的績效等記錄在案,並在每年年終進行一次面試工作年度考核,填寫面試考官業績考核表。考核結果作為面試考官資格審核的重要依據。
第十三條國務院人事部門定期組織面試考官資格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及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
(二)面試的內容、方法、功能及測評方案設計;
(三)常用的面試技法及評價要領;
(四)面試的組織與實施;
(五)人才測評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
(六)其他相關知識與技能。
培訓結束後,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評定, 合格者發給《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培訓合格證書》。該證書是認定面試考官資格的必要條件。
第十四條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