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精神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什麼?”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我最喜愛竹。”我從小就對竹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偏愛,一種超乎尋常的愛青青翠竹,亭亭玉立,它有著修長的身軀,好似苗條的妙齡少女又有著挺拔的姿態,好似威武的堅。

竹的最大特點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縱向剖開,裡面只有橫隔的竹節,其他一無所有。我國有一個成語叫“虛懷若谷”,虛,就是謙虛懷,是指胸懷谷即為山谷。整個成語連起來解釋就是謙虛的胸懷像山谷一樣。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謙虛之至。腹中無物就必須從外界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自己,永不滿足。

謙虛,這就是竹最顯著的精神!

不僅如此,它每成長一步,都留下印記。在生命的旅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困難不能使它害怕挫折不能使它畏縮,竹節足以作證,它將竹的前進過程

作了生動詳細的記載,這難道不能給人一些啟發嗎?我們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做一件事情,學一樣本領,均應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前進,切不可操之過急,急於求成。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這與我國春秋時期的那個“揠苗助長”的宋國人有何本質區別呢?莊稼本來應該按自然規律慢慢地長,人把它拔高后,表面看苗頓時長高不少,但結果是必死無疑。我們幹事不也應該吸取“揠苗助長”的教訓,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幹嗎?竹不開花。它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君子蘭的艷麗它沒有月季的引蝶濃香,也沒有茉莉的誘人清香。竹樸素,不炫耀,不賣弄,因而不為人們所注意,在奼紫嫣紅的春天,則更引不起人們的青睞。但它獨特的美,卻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成為他們的愛物。著名“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僅擅長畫竹,在生活中還以竹自喻,他曾在《竹》一詩中寫道:“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在這首詩中,鄭板橋巧妙地抓住竹不開花這一特點,表白自己寧願保持本色,也不願鑽營取寵的態度,這也是竹的品質的寫照。在春天,竹不引人注目,而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只有松、梅與之作伴,故人們把松、竹、梅親切地稱作“歲寒三友”。竹能夠抗嚴寒、斗傲雪,它的生命力強。一首題為《題畫竹》的詩中寫道:“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風池。”生動地寫出了竹的旺盛的生命力。竹紮根深。鄭板橋在《竹石》一詩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因此幹事一定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發揚竹的堅勁精神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