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小數學》編者語有感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實驗國小顧晴

我前些天閱讀《中國小數學》,看到《“找規律”課堂實錄與反思》一文後有編者這樣一段話:“‘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這是個典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實際上,就數學知識的學習來說,人類從兩千多年前就已經不是這樣認識問題了。那時侯人們就已經認識到數學是素質教育,是培養人的理性思維能力的教育,是教會人們正確的思維和表達的教育,是使人更聰明的教育……”

“數學教育是素質教育,數學知識的掌握對一個人來說並不構成生存的必要條件,但對一個高素質的人來說,數學的訓練具有必要性。這種必要性並不體現在生活的需要上,也不體現在職業需要上,而是體現在數學的學習給他提供了素質、提供了這個人能夠高水平的認識和處理過去、現在、將來的事物以及近到咫尺、遠到河外星系的事物。”

現在的數學教學提倡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把數學的知識運用到數學中去。《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套用意識,要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的,無論從數學的產生還是從數學的發展來看,數學與現實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數學推動了科學的縱深發展,它被廣泛套用於現實世界的各個領域。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天氣預報、儲蓄、市場調查與預測,還是基因圖譜的分析、工程設計、信息編碼、質量監測等等,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但是數學的知識只限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如果學習數學只是為了能夠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生活中的數學的運用,有國小前三年的數學知識就足夠了。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沒學過數學,但生活中的算計一點也不糊塗,原因就在於作為經驗的數學是可以無師自通的,而作為科學的數學、作為存在於數學中的科學規律或思維規律,則是一定要在學校、在課堂上才能夠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