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的演變

錢幣是商品、特別是商品經濟交換髮展的產物,如果把國家看作人體,它則像血液一樣,流通於四面八方,維持著整個肌體的活力。

貝殼是最早的錢幣之一。古人從海邊撿到比較精美的貝殼,以為是無價之寶,用它製成裝飾品,隨身攜帶。在原始的物質交換中,使用它作為交換商品的媒介,這也是“寶貝”--詞的由來。但隨著商品交換數量的增加和範圍的擴大,“寶貝”顯然已無法滿足需要,延至春秋戰國時期,大量不同形狀的錢幣開始出現。如齊國的刀形幣、趙國的鏟形幣、楚國的蟻鼻錢,此外布幣、褲幣、鬼臉錢等都在市場上流通。有的錢幣除了作為商品交換的憑據,還有另外的一些用處。像刀幣.隨時都可以拿出來割肉、小繩之類的東西。

多數朝代除了通寶,市場上還流通著“金銀錠”。漢唐時多為長方形條狀或板狀,元以後多稱“錠”,小錠無固定形狀,錠上注有金銀匠的姓名。大錠多元寶,一般重約50兩,上面注有鑄成日期和地點。清中葉後,元寶須經公價局批明成色、重量方可流通。此外形如磚狀的黃金(標金)也在市場流通,標金有上海標金、天津標金、北平標金三種,成色重量也不一樣,故有九、八、七標金之稱。但元寶、標金以及金、銀筷子、金條多用於收藏或大宗貨款的買賣。1933年廢“兩”為“元”後,國民黨政府造幣廠專門鑄了一種條銀,稱“廠條”,成色為99.9%,專供銀行做“壓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