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作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裡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餵別人。”

故事並不複雜,但卻蘊涵著深刻的社會哲理和強烈的警示意義。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麼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選擇精誠合作還是特立獨行。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精誠合作,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都至關重要。精誠合作,撒播下成功的種子,是人生髮展的必需,是世界交流的大勢。

馬克思說:“個人是微弱的,合作就是力量。”在當今這個時代,合作的現實意義太大了。比如,當前中美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都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中美合作關係到全球氣候談判的成敗。如今牽手合作,只要在制度上、合作要素上組合規範起來,中美新能源合作會取得雙贏效果。

再如,世界上參加150多個區域經濟化組織的國家,正是通過合作實現了國家之間的資源最佳化配置,經濟上達至互補互利互惠。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雙方或多方合作,必須有一種甘於讓步的態度。一個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一個願意接受別人意見的人,才會接受合作這種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正所謂“交流產生機遇,合作緣自真誠”。通力合作,在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正在遵循和實踐著,並成為“容―融―榮”發展邏輯。

合作戰略,不但漸成國家、企業戰略管理的重頭戲,而且在生物界就有這種默契。譬如,非洲有一種鱷魚,每次吃完食物後,就會把嘴張開。這時,就會有一種名叫千鳥的鳥飛進它的嘴裡,替它清理牙齒,把牙縫間的殘渣啄食乾淨,鱷魚獲得舒適,千鳥也填飽了肚子。學會合作,動物已經為人類樹立了榜樣。

學會合作,是21世紀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合作能力。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智慧和無限量的潛能,當大家同心協力加以開發、管理時,就能為未來帶來繁榮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