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我要為你點讚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一種意境,美好單純。

沒有烽火,平和安詳。這一種幻想,乾淨善良。

屬於他的桃花源,源於他的純淨,來自他的澄明。他如枝頭的玉蘭花,高潔而輕盈,一旦愛上土地的純樸,就不再貪戀世俗的喧囂;他如怒放的白菊,清冷而豁達,一旦綻放於秋寒的蕭瑟冰涼,就不再放棄淨土的安寧;他如不染的青蓮,靜默而聖潔,一旦嗅到空氣中的空靈純淨,就不再纏綿於河底的溫存。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青色的衣襟,飄揚的青絲,獨立於菊花田中,這抹純白的遐想,染上他的眉毛,映出另一番純淨。

拂袖,擷去一抹菊花香;頷首,浮上一絲淡泊愁。每一瓣花的純淨,被他描繪出最通透的風景,那一刻,他是那么貼近自然的脈搏。金色的陽光拍打著他微醺的臉頰,淡淡的酒香游離於他的髮絲間,它解的不是憂,是詩情。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他行走在稻香茅屋的黃昏,輕若無物的薄煙瀰漫在秋日高遠的長空。暖的風吹動了他的衣角,柔的雲渲染了他的安然。秋風卷攜著泥土清新純樸的氣息,我卻分明嗅到了來自陶淵明的淡泊釋懷。曠野上的一點微光,在他澄澈的眉宇間反射出獨有的安然。蒼穹里的一點星光,在他靜明的心裡投映出永恆的安寧。那輕比綢紗,又固若磐石的寧靜,給予他的,不僅僅是堅持下去的希望。

行走於紅塵阡陌中沉重的靈魂,看不清他的心,一直以為他那顆芳草遍地的心之原野,覆蓋著永不融化的冰雪;沉溺於世間繁華里的厚重的身影,讀不懂他的情,一直以為他那份淡泊寧靜的堅持,隱含著不堪重負的逃避。

屋前的五株楊柳,黃了又青;屋後的一畦白菊,開了又謝。

唯有天地間至純的草木生靈,才有資格聆聽來自他心底的野韻;唯有蒼穹下至簡的山水點滴,才有能力觸碰來自他心扉的寶物。他聞過的花,觸過的柳,望過的塵,聽過的泉,無一不明白他的追求。他描過的葉,繪過的瓣,吟過的枝,唱過的根,無一不了解他的心跳。

清風、浮雲卷過他的衣衫,這一刻,淡泊永遠停駐。

陶潛,我為你點讚,不僅僅是因為你讓我相信桃花源的存在,而是你給了我一種希望――生命原來可以如此自由隨性,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清澈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