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作文:在書籍中行走

八年級(何逸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對書的評價是如此之高,我怎能不在書籍中行走?

從我最早接觸書籍的時候是在學前班的時候,那時什麼都不懂,看到書就有趣,字卻又認不得,於是爸爸媽媽就叫我一個字一個字教我認,原來是《唐詩宋詞三百首》,這本書教會了許多道理:吃飯時我就會想到李紳的《憫農》,告誡我們要珍惜糧食;讀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眼前就會浮現一幅瀑布的畫面;看到老師的背影,就會想到李商隱的《無題》……那時這本書交給了我很多很多。

才上國小一、二的時候,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看見同學手裡拿著一本書,便想要湊過去看看,原來是連環畫,就想到這本書會和書更有趣嗎?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要爸爸媽媽給我也買一本,當時爸爸媽媽怕我有攀比的心理,就沒答應,讓我再大一些自己挑書看,無奈,只好向同學借了。我借的雖然是連環畫,但他卻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讓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濃濃的愛,看到了如何處世的方法,原來這本連環畫不是別的,而正是埃·奧·卜勞恩的《父與子》。從那以後,我對書的興趣就更濃厚了。

國小三、四年級時,我又迷上了科幻,探險類小說,雖然有很多字不會認,只認得半邊,但我還是津津有味的讀了下去,有時不會的字,看不明白的地方,都會向爸爸媽媽請教,他們認為我喜歡讀書是好事情,也不厭其煩的教我,可是問多了他們也先煩,總是說認不得就不要再看了!嚇得我再也不敢去問了。老師有引進一位新“成員”——字典。說我們只要也不認識的字都可以在字典上面找到。太好了!有了字典就不用去問爸爸媽媽了!於是,字典就走進了我的生活。

到了五、六年級,老師也要求我們看書,不過是四大名著。要求我們一天看一面,但對書愛不釋手的我怎肯“善罷甘休”?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把書拿出來看,我也收穫到了許多:讀了吳承恩的《西遊記》,我佩服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敬佩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讀了施耐庵的《水滸傳》,我欽佩一百零八單將的俠肝義膽;讀了曹雪芹的《紅樓夢》,我對林黛玉的悲慘愛情感到惋惜。這讓我對書的認識更深一層。

在書籍中行走,我興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