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英語教學隨筆

老師們在教六年級英語的時候,應該如何引發學生的興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六年級英語教學隨筆,希望您喜歡!

六年級英語教學隨筆一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又一學期接近尾聲。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感觸頗深。

六年級的英語教學相較其他的年級是比較有壓力的,因為面臨著學生的升學問題,面臨縣統考的壓力。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既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又要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所以對於六年級的英語教學是一個挑戰。下面簡單地回顧一下上半年六年級英語教學工作。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其實在課堂上假設、想像某種交際情景,用英語進行模擬言語活動,使交際靈活多變,輕鬆自然,易於引導。可以使死氣沉沉的教學交際變成有目的,有內容的自然交際,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五、給後進生更多的愛與幫助

1、後進生的情況各有不同,要積極了解學生情況,以便因材施教。

2、對於後進生的要求與其他學生應相應的降低一些,以抓他們的基礎知識為主。

教學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學生一起教學相長。

六年級英語教學隨筆篇二

國小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么,怎樣才能做好國小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信息、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 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六年級英語教學隨筆篇三

一、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使用英語的環境。

1、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通過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組織教學。用英語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創設英語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例如:我採用“Let\'s begin now. Good morning (afternoon),class!”來作為一堂課的開場白,而在下課時用“Class is over. Goodbye, class!”作為結束語。在講課過程中,我提醒學生看黑板時,便會用手指著黑板並說出“Look at the blackboard.”讓學生打開書時,我便會說出 “Open your book , please.” ,同時將雙手攤開。要求學生合上書,我便說 “Close your book, please.”並將雙手由攤開到合併。

2、我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英語老師,用英語打招呼;凡是英語課堂,就要求學生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如學生來晚了要進教室,就必須用英語說出:“May I come in ,please?”老師就用英語回話:“Come in , please!”

二、創設情境,角色扮演。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必須融於一定的情境之中。課堂表演就是要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一份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於一體,它擺脫了死記硬背的舊模式。我在教學中,經常請幾人一組運用所學的知識表演,成效較大。

例如我在教句型“May I have a look? Sure, Here you are.”時,讓學生互相邀請:x x x ,please,然後進行對話練習,講的流利、標準、響亮的,全班同學以掌聲給予表揚,這樣學生的表演結果顯示學生不但會說,而且能配上自己的動作,表現得相當自然。於是在歡樂愉快的情境中學會了句型。

在教句型Are you __? Yes, I am.(No, I\'m not, I am __.)時我設計了一個猜人遊戲,請一位學生拿針管扮演nurse,一位學生頭上扎頭巾扮演peasant.還有分別扮演worker、teacher等等。然後蒙住一位學生的眼睛讓他用Are you __?的句型提問,扮演者可根據問題進行Yes,I am或No,I\'m not.I am __ .的回答。通過實踐,我發現學生的興趣相當高,而且爭著練,練的面很廣。

在介紹“打電話”這一課時,我將電話機帶入課堂,在學生進行模擬打電話的過程中,我介紹怎樣開始打電話,怎樣撥電話號碼,怎樣使用電話常用語,以及怎樣結束打電話等。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猶如置身於一個充滿英語的國度里,他們在感受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也訓練了聽、說能力。

通過角色扮演的這種遊戲方式,達到了人人能說的目的,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聽、說能力。

三、反饋信息、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反饋一定要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將使學生在學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因此信息反饋,必須及時。 例如,在學完人體器官時運用趣味性遊戲的方法,讓全體學生起立,教師說:“Touch your eyes.” “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nose .”等,學生做動作。當學生動作做錯時,可自己坐下。留下最後一個,當然是“常勝”將軍了。 實踐告訴我,英語聽說訓練中,這幾步是密切相連的,是一條有效途徑。在訓練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和對話,這樣老師問學生、學生問老師、學生問學生,就由單向到雙向、由雙向到多向,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材料,從而保證了聽說訓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