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筆

三年級的英語教學需要一些圖文結合,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去看看他們的老師是如何教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筆,一起來看看。

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筆篇1

一、指導思想。

在當今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英語教學必須回響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政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結合國小英語教學的特點,國小英語教學主要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語言能力和英語語感能力,循序漸進地建立起英語語言思維能力。

二、教學原則以聽為首,以聽助說,聽說整合,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廢止“聾啞英語”。教師全情參與課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創造一種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高質量的上好每一堂英語課,使知識、技能、興趣、音樂、情感、享受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中掌握知識,在玩中體驗,在體驗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發潛能。

三、教材應有如下特點: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學生情況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於少年時期,孩子們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模仿力、可塑性強,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不強。他們中有些學生已經初步的接觸過英語了,有的是剛開始學,但對英語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筆篇2

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對母語的正規學習也是處於起步階段,母語具有的保護性心理尚未建立起來,整理提供語言自我靈活性高,接受和學習性的語言能力強,此時學習新的語言信息就容易攝入。可以這樣說,低年級學生正處於從話語向信息轉化的過程中,對語言最敏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

在我的思考中,我局的低年級英語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富有情趣的課堂情境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前提

“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關鍵,課堂設計應遵循英語學習的規律和兒童心理生理髮展的需求,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為基本出發點,循序漸進地設計課程,充分體現現代教學理念和素質教育思想,寓教於樂,寓學於做,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實踐、參與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力求體現素質教育思想。

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優劣,對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係很大。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強,因此,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針對小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善模仿、怕羞等心理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延長和鞏固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針對教材特點,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1.玩中學,在遊戲中學有所得。

遊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靈活運用各種遊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於組織學生玩,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新標準英語》里融入了大量的鮮明的彩色畫面可愛的小動物和兒童的形象,這為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在第一節課中學習英語字母時就採用“毛線纏繞”的遊戲,在學習動物時採用了“快速表演叫聲”的遊戲等等,這些遊戲由於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遊戲的人都抱著渴望獲勝的心理,就使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興趣學、積極去學,並有助於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孩子們在遊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了表達的欲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歌中練,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

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每一堂課教師都利用或編寫了與學習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chant),並加以動作表演,如在學習表示小動物的單詞時,教師們採用了這樣的歌謠:

A dog says “Woof, Woof”,

A cat says “Meow, Meow”,

A crocodile sings,

But I don’t know how,

A duck says “Quack, Quack”,

And yes! I know how.

Quack! Quack! Quack!

每一種動物配上其叫聲,和著錄音節拍,再加上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表演、誇張的語氣,使學生在活潑歡快的氣氛中自然地獲得了英語知識與技能,開闊了視野,發展了智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3.畫中樂,在塗﹑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低年級學生情緒活躍、開朗,具有好動和穩定性、專一性差的年齡特點,教師們在教學中不僅僅鍛鍊學生的“動嘴說”,還讓學生“動手畫”,如用水筆塗風景,用簡筆畫小夥伴,用線條連單詞,用毛線裝飾小動物卡片等等,學生們在塗、畫中,與同伴團結合作,展示傑作,並相互交流。

4.情景體驗,在交流中創造性運用知識。

低年級英語的教學內容多是兒童喜聞樂見的英語單詞或簡短的小對話,這些單詞和對話是在一定情景下的習慣性語言,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單詞和對話的內容。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學生興趣很濃,表演時全身心投入,神態惟妙惟肖,對內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難。如在學習顏色的單詞時,教師讓學生走出座位,尋找教室內多彩的事物,學生在尋找中得到體驗,並急於表達學會的單詞,遇到不會的顏色單詞渴望教師的幫助,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這時即使學生出現了不可避免的錯誤,教師也不急於糾正,而是鼓勵其大膽地說。這樣就大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地參遊戲活動

三年級英語教學隨筆篇3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深思,去探索。國小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么,怎樣才能做好國小英語的教學工作呢?

一、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三、實行激勵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學生的主觀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分析,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國小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錶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像。

所以,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繫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