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崗故事徵文

啪的一聲,一個玻璃杯掉倒了地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砰地一聲,門被重重地關上,妻子奪門而去……

唉……,面對著屋子裡一片狼藉的場面,我內心的傷痛和無奈化作了一聲長嘆……

儘管是新婚之後不久,這樣的場面卻已經是司空見慣。自從談戀愛到現在,我們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可是只要妻子勸我改行的時候,我倆總會不可避免地大吵一架。

獨坐窗前,一個人的心情很亂。

是妻子錯了嗎?不!看著滿屋子的擺設,除了學校配發的辦公桌和書櫃之外,家裡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看著姐妹們婚後幸福的日子,再看看自己,妻子發牢騷也就在所難免了。

是我錯了嗎?不!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一理想在我還懵懂無知的時候就已經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芽。這么多年的堅持,要想放棄,談何容易?

不知不覺,一節課過去了,我依然獨坐窗前,無心梳理那散亂的思緒,只能讓它在時光里隨風飄散。當我品嘗著用記憶斟滿的歲月釀成的美酒,三分苦,七分甜。

由於我們村地處太行山深處,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學校更是簡陋,村裡的學前班和一年級到三年級學生擠到一個教室,由一個老師上課。當時在我們村一帶有這樣一首順口溜:說到南郝峪,就讓人發愁,外人不想去,本地人留不住。由於條件艱苦,所以幾乎沒有外村老師願意到我們村任教。為了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村里只能讓無法繼續升學的國中畢業生回村任教,教師的素質可想而知。我現在仍能清楚地記得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刪(shān)除”讀成“刪(cè)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種現象在當時當地數見不鮮。多年後,每當我回憶起這一幕的時候就非常痛心,可以想像,有多少這樣的老師在夜以繼日地“毀人不倦”啊!這一想法堅定了我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信念。

當然促使我產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一想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了類似於全方位關愛學生的趙永紅老師、嚴格要求學生的賈竹青老師、淡泊名利,對學生一視同仁的趙慶生老師和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老當益壯的張民主老師等為代表的優秀教師,他們身上那種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在實現理想過程中的不竭動力。正是受他們的影響,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範院校;正是由於他們的影響,在大學畢業之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特崗教師。

儘管自己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現實還是讓自己的心裡涼了半截。如果不是成為一名特崗教師,恐怕我永遠都無法想像,現在竟然還有如此簡陋的教學條件,幾乎和我當時上學的條件無異。辦公室里沒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只有一張辦公桌,一張床,一個柜子。上下兩層的教學樓,已經脫落了漆皮,銹跡斑斑的欄桿似乎在向我講述學校的歷史。樓頂上醒目的數字“1983”,讓我清楚了學校的年齡。走進教室,面對坑坑窪窪的地面,傷痕累累的桌椅,脫落的牆皮,真有一種“辛辛苦苦十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由原來乾淨整潔的大學教學樓到現在破敗不堪的教學樓,由原來都市的繁華到現在鄉村的孤寂,心裡巨大的落差意識難以消除,當時真是連退縮的念頭都有了。

然而通過後來的生活才知道,作為一名特崗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特崗教師,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在所有的困難中其實根本不值一提,因為語言不通,交流上的障礙造成心靈上的孤寂才是最可怕的。記得剛來的兩個月里,能夠互相交流的只有我們一起來的幾個特崗老師,因為別的同事以及學生都說的是方言,所以見面之後只能尷尬的一笑。好在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時間長了,慢慢習慣了這裡的語言,這個困難也就不存在了。

作為一名特崗教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遠不止這些,儘管很苦,但是自己還是選擇了留下來。也許這裡沒有城市的繁華,但是城市沒有這裡的清靜;也許這裡沒有城市先進的教學設施,但是城市沒有這裡的孩子充滿求知慾的眼神。

既來之,則安之。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是主陣地。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走進教室,走上講台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第一次站到講台上的時候,當60多雙純潔無暇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到你的身上的時候,原來的那種對艱苦環境抱怨等等的私心雜念被瞬間淨化,除了些許緊張之外,心裡感到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帶著這份責任,我開始了自己教師生涯的第一節課。

首先,我作了自我介紹,然後用“萬事開頭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三句話貫穿課堂,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迎難而上,善始善終,用實際行動為實現自己的願望而努力!

這節課給他們的影響很大。課後,有許多同學把這節課寫入了自己的日記,並談了自己的感受,並且下決心今後要努力學習。對此我感覺很欣慰。

也許就是這樣,作為一名老師,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很大程度上會和學生的一舉一動有關。

面對學生的進步,我們會高興不已;在這方面,我們班的孫慧同學非常值得一提。

孫慧同學原來的語文成績並不這么好,有幾次考試甚至都不及格。家長和老師都非常著急。但是在後來的小組合作學習試驗中,孫慧同學課下認真預習,課上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現在她的語文成績已經在班裡名列前茅,有一次還考了全校第一。當然班上有進步的同學很多,每當看到他們在學習方面還是其它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時我總會欣喜若狂。

在享受同學進步帶來的喜悅的同時,我也會有很多煩惱。

初為人師,最大的煩惱就是教學和管理經驗缺乏。再加上由於工作需要,本學計算機專業的我開始涉足自己並不擅長的語文和歷史教學,這就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有時候,孩子們也不是那么很乖。上課時,他們會起鬨,會在下面做小動作或者睡覺,甚至有時候會當面頂撞,每當這時,我會狠狠地批評他們,但是過後自己會很傷心,覺得自己很失敗,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改變他們的壞毛病。

為了彌補自己教學經驗的不足,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給自己“充電”。

在這幾年裡,我先後讀完了《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我給傳統課堂打0分》等一系列教學方面的著作。而且還根據學校組織安排,到太谷縣和山東杜郎口中學聽課學習,參加縣裡組織的學習培訓。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我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

說到收穫,其實特崗教師的生活經曆本來就是一段值得永久珍藏的人生歷程。在這段人生歷程中,我們收穫了滿園桃李;在這段人生歷程中,我們收穫了在艱苦條件下奮發圖強的堅強意志。在這段人生歷程中,我們收穫了成熟。

時間轉眼而過,特崗服務期滿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然而服務期滿並不意味著奉獻期滿,也並不意味著教師生涯的結束,而是新的一段人生歷程的起航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心中無限感慨,在此,我想用自己在第一堂作文課上自己寫的一篇下水作文片段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起 航

又是一年的春華秋實,又是一年的碩果飄香,在這個季節里,我們不僅是在收穫夢想,更是在播種希望,何不乘著這瑟瑟秋風,起錨遠航,去搏擊那驚濤駭浪.

從兒時的蹣珊學步,到如今的步伐鏗鏘,老師,像一根蠟燭,用燃燒自己發出的微弱光芒,把我們前進的道路照亮。老師,像一隻春蠶,用盡它的最後一縷蠶絲,織成一雙堅硬的翅膀,讓我們在夢想的天空自由飛翔.

儘管我知道,前方道路依然漫長,艱難險阻會超出自己的想像,但是,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接過了老師手中的接力棒.

我堅信,我一定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將黑暗途中的路燈點亮,我一定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讓滿園桃李,碩果飄香.既然前行的號角已經吹響,我要用我無盡的力量,盪起那看似沉重的雙槳,朝著遠方,起航.

驀然回首,三年的特崗生活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也許教師的職業本來就是這樣平平淡淡。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我們就應該安貧樂道,用一支粉筆,飽蘸青春熱血寫下兩個字——奉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最後,我想用一首小詩來結束本文

園丁頌

無論春秋和冬夏

講台四季開汗花

無私奉獻園丁情

喜看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