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中秋

今年的中秋節就到了,根據自家的習俗,家家在為這個節日籌備著,人人都為自己的需求忙碌。常言道,人生如戲,中秋節也不例外,它是我中華民族年年上演的一個好戲,神州大地為舞台,華夏子民做演員。我也是此戲中一個跑籠套的小卒,此時此刻,我不妨戲說一說中秋節日這場大戲。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節的傳說也很多,民間流傳最多見的是嫦娥奔月,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170年左右,那個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照亮地上。但有一天,十個太陽一同出現,他們發出的熱量燒焦了地上的作物。一位身強體壯、性格暴虐名叫后羿的弓箭手拯救了人間。他成功接連射落九個太陽。有一天,后羿偷了一位神仙的長生不老藥。而他美麗的妻子嫦娥,為了幫助人們脫離他暴虐的長久統治,偷偷喝下了長生不老藥。喝下藥之後他發現自己飄浮起來並飛向了月亮。后羿雖暴虐,但十分愛他美麗的妻子,他不忍心將她從月亮上射落。造就了千古傳說中一位美麗浪漫、也最飄渺不定的月宮佳人,她永遠的離開人間,在月宮中常年與吳剛玉兔桂樹相伴,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清秀佳人。人們認為嫦娥是住在月亮上的仙子,所以月亮才會發光。女孩子如果想要變得漂亮,並且有一位如意郎君,都要供奉月亮。而中秋之時,孩子們都會向月亮仙子許願祈求他們能夠夢想成真,人們都會向月神祈福家人安康幸福。

說到中秋,人們必將它和月亮聯繫在一起。從古到今皆有賞月的習俗。相傳古時候江南有四位才子,中秋時節相聚,一起在庭前月下飲酒賞月,才子甲以此情此景為題出了一個酒令,說每人作一句詩,詩句中要有月亮和酒,作出詩句者不喝酒,作不出詩句或是詩句不符的罰酒一杯,他首作第一句,他看著明月略加思索,吟道“一輪明月照金樽”, 乙說,好,情景相加,自己便對一句“酒滿金樽月滿輪”, 丙說,妙,情趣有加,他苦思冥想低頭思句,看見酒杯里的月影,詩句屯出,順口吟道“明月倒掛金樽里”, 丁說,巧,絕美佳句,此時他有點為難了,好的句子都讓他們對了,我何以答,心想,我只有認罰了,端起酒杯,沉吟少許,就要喝酒時,突然想到一句,脫口而出,“手持金樽帶月吞”。由此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賞月佳話。文人墨客都會藉此月圓之景賦情,借酒當歌賞月吟詩。古人描寫中秋的詩句實在是太多,蘇東坡的一闋《水調歌頭》流傳千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表達詩人賞月的情懷。現在歌曲中放歌月亮的更多,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代表我的心,彎彎的月亮等等,形成特有的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中秋節這個當初的祭拜活動已經發展為賞月、玩月、吃喝玩樂齊全的全民歡度的快樂節日。雖然如今月下遊玩、賞月等舊有的習俗已遠遠不如古代盛行,但親人聚、把酒問月、“千里共嬋娟”的懷著美好祝福和願望的心情仍然是一樣的。

說到中秋,人們會想到月餅,又將它和祭月聯繫在一起。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詒”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及做法的根據。它是人們孝敬老人、饋贈親友的美食佳品。此節沒有一家不吃月餅的,俗名稱“月餅節”。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祭拜月神的習俗,即到了周代,每每中秋夜,家家戶戶都會擺上月餅、瓜果、紅棗、毛豆等應時的果蔬,迎寒祭月。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供月時,月光下,紅燭高照,全家對著朝月亮方向擺放著的月亮神像祭拜,然後由家庭主婦切開象徵著團圓的月餅,家人一起享。這一古代最早的中秋習俗,吃月餅這一部分一直保留至今,成為中秋佳節最不可缺少的一環。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一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么美好的圖景。全家人坐在院內,看著圓圓的明月,品嘗各種瓜果的鮮味,吃著切成塊的團圓大月餅,小兒孫在月光下嬉戲,長輩們講著老輩們陳年中秋節的舊事,兒孫繞膝,盡享月下合家團圓的樂趣。現在人住樓房的多了,沒了院子,這種趣味也淡了許多,人們都利用這個假日出去旅遊,感受新時代的新樂趣。

說到中秋,人們會想到送禮。從習俗上看,過去中秋節早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傭人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現在送禮更興旺。節前,開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及高檔禮品,分家分戶送。當然,這裡的家和戶是指對自己有利的上級、官員、領導。或現在正有求於得醫生教師等等,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但更主要的是為了達到個人謀利、辦事的目的。老傳統的月餅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玫瑰蛋黃的、蟹黃的等等高檔月餅,甚至加上了精緻貴重的包裝及撘配,今天的月餅檔次更高了,價錢也不菲,天價月餅也出現了,成為人們聯絡工作,溝通感情的橋樑和紐帶,也成了一些人謀私利的敲門磚,月餅味變了,感情變味了。

說到中秋,人們還將它和團圓聯繫在一起。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吃月餅也是意味著團圓,好像是自明朝開始的,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分吃月餅水果,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父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間,遠隔千山萬水,夫妻之間,常年兩地分居,都要借著中秋節回家團圓,況且現在又定為節假日,有了假期。在老百姓的心中,八月十五中秋節還是比較親近。出門在外的,都要想方設法的往家裡趕,回家與親人團圓,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不能回家的,也要想法設法的給家中的老人孩子郵寄一份月餅,寄託一點相思。

說到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太多了,年年都有新故事,說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