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的路

從偏遠的山村,我一個人背著行囊,登上求學的火車,來到了日日夜夜夢想的大學。山裡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懷念鄉間的泥土氣息;不管走多遠,都清晰記得田野間那迷人的風光。

田野,城市,大學,夢想,一切都混合在一起,讓我在巨大的欣喜過後,時常會迷茫,感慨追不上他人的步伐;也時常會沮喪,因為現實似乎成了一個無法跨越的籬笆。

我的心,亂了,徹底亂了。我迷失了。我會經常拷問自己:我的生活,到底怎么了?面對生活的不快、內心無休止的掙扎,我是否應該學會低頭“溫柔地一笑”呢?這樣的拷問,猶如夏日裡奪目而來的烈日不停地炙烤著我,審視著我。

而我就如一隻困於陷阱的獸,拚命咆哮,卻總看不到希望。我不知道,當年史鐵生偶入地壇時,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樣,苦苦追問與思考著生活的意義?

可我天生就是一個不屈於生活,不滿於現況的人。換了別人,生活可能還是會沿著原來的軌跡前行,可我不行,我從心裡拒絕這樣的生活。

我的腦海中總浮現出父母勞碌的身影。不知此時,父母是否已回家歇息了?親人,是我一輩子的牽掛;親情,是支撐我勇敢面對生活磨難的力量。

金秋十月,鄉下田野里早已是一片金黃。黃澄澄的稻子,佝僂著壯壯的腰桿。父母一年的辛苦和汗水,就沉澱在那一粒粒飽滿碩大的穀粒上,在父母眼裡,這穀粒里飽含著兒女們上學的希望。

想到這,我的心不禁隱隱作痛。不知,父親那黑黝黝的肩膀是否又因擔了重物而磨破了皮?流了血?不知,母親的雙鬢又添了幾縷白髮?雙手又皸裂了多少道深深的口子?

我有愧!我拒絕父母用自己的犧牲來鋪就我的成才之路。可現實卻好似一張巨大而無情的網,將我緊緊困住,動彈不得。

時光荏苒,大學的二分之一已經快要消逝了。驀然回首來時路,心中頗有萬千情。從最初膽怯、青澀的“蟲蛹”,到現在,我內心裡一直有一股直刺天宇的力量在激勵著我---勇敢迎接生活的磨難。我無法清楚描摹它的樣子,可我深知:這股力量深植我心,由來已久。

我喜歡奔跑,喜歡汗水濕透衣衫時那種酣暢淋漓的釋放;更喜歡奔跑帶給我前行的力量。在我看來,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新生,奔跑是對性情的一種磨礪,一種考驗。在每一個跑動的瞬間,我都在心底告訴自己:將昨天的悲傷或榮譽拋在後面,勇敢迎接新的生活。

在學校里,我是個積極活躍分子。各種組織、競賽、活動,我總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在別人的青春里,可以有墮落,有放縱,有不負責……但我知道,我的青春里沒有。

記得有次跑完步,我一個人沿著小路往回走。我慢悠悠地走到了路的盡頭,袒露在我眼前的是一片未曾被修葺過的野地。野地之央,天然擱置了幾方巨石。走進野地一看,裡面長滿了青草,偶爾可以看見幾塊裸露的泥土與石塊。我有些許驚喜。這塊野地,與我在別處所見的草地不同,它極像家鄉某處的田野,自然又肆意。而我見到的城市或校園的草地,那份天然與肆意卻已經被修整刀抹平了。

輕輕撥動那綠意盈然的青草,看!細細的軀幹上,貌似還留有小蟲爬過的痕跡。我猜想,那昨夜的清露是否也輕吻了它細薄的葉呢?看到肆意生長的野草,我感覺心裡不再寂寞,陡然間,心頭盈滿了感動。

那野地上的生靈,只是極平凡的一草一葉,可它們不屈於生活,努力綻放。哪怕只是一株小草,也勇敢經受風雨,即便身處幽境,也努力用綠色裝點自我的生命。看著那些肆意生長的野草,我似乎看到了那些在逆境中不斷向上的生命。

人不怕痛苦與挫敗,只怕失去剛強;人不怕磨難與困惑,只怕失去希望。只要希望之光不湮,我們的人生總有路可尋,有路可走。生命磨礪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它更重要的在於重塑一種人格力量。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磨礪是一種必經的心靈挑戰,一種必要的精神體驗。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不經寒霜苦,安能香襲人?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

勇敢地去迎接生命的磨難!去仰望那些野地上的生靈!一草一葉,平凡,但在它們的世界裡沒有屈服,沒有畏懼。它們擁有的只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奮進的力量,一種無論身落何地,都肆意生長的生命姿態。

最後,以一首小詩你我共勉!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淒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仍在反覆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鬥後/我死的比那潮水還要平靜

那請去墓地尋找我的碑文/上面仍刻著: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