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聯考作文模仿現象不一定是壞事

近日,從陝西傳來一條驚人訊息:當地一聯考滿分作文與一篇已發表的文章幾乎完全一樣。就聯考出現仿作作文及押題、猜題現象,記者昨日採訪了文學界、教育界的有關人士。

江蘇省作家協會一位青年作家接受採訪時說,他看了報上刊出的聯考作文和涉嫌被“抄襲”的原文,覺得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作文只是在模仿。一個高中學生,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能熟練運用記憶中的素材(哪怕是書上的),用完整的結構、流暢的語言描述出來,完美地表現主題,是很不簡單的,證明這位學生模仿能力強,文學基礎好。再好的文學家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當然能自己構思是再好不過了。

但有人認為,此作文能得滿分是猜題的結果。

“猜題作為複習的一種訓練手段本身無可厚非,但猜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它不應體現在日常學習中。”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市第一中學副校長吳曉茅如是說。吳曉茅認為,出題和應試本身就是一種矛盾,能夠猜中題也是正常的事情,儘管可能性不大,猜題成功不僅需要有關教師、學生的平時積累,更反映了應試者準確把握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的能力。據了解,在大型考試前很多學校教師都會不同程度地為學生勾勒複習重點,以及臨考前的專家指路,說到底這些都涉及了一個“猜”字。據介紹,今年聯考語文題的閱讀材料就與北京海淀區一套複習材料中的有關題目一模一樣。吳曉茅對此指出:猜題決不是押寶,猜題只是教會學生在複習最後階段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複習效果。只要應試存在,猜題就不可避免。“仿作要求學生平時注意多閱讀、多積累,從這點意義上看仿作作文並非一定是壞事。相反,如果仿作能刺激學生擴大閱讀面,那它就是好事。”吳曉茅說道。

對於江蘇聯考作文有可能出現的猜題甚至是仿作現象,江蘇聯考語文作文閱卷負責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不願發表太多的意見。但他承認看到了陝西滿分作文及《故事會》上的原文,也認為是一種仿作。他說,猜題現象增多可能與聯考由材料議論文向擴展型題目轉變有關,但聯考作文題仍將鼓勵學生的大膽創新。專家指出,聯考作文一味模仿甚至是死搬硬套必然不會有好的效果。據悉,江蘇已就聯考作文出現的一些情況上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