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真題猜想:“與××對話”

閱讀下面材料,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文學作品,你常常會被其中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所打動,愛他,恨他,又愛又恨他……你會忍不住與他展開對話,一起探討某個話題,也許你有許多話要跟他說。請以“與××對話”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所選人物必須是中學語文教科書或其他經典名著中的人物。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題目自擬。⑤不得抄襲。

立意與選題

《與華老栓對話》:緊扣著他的善良、愚昧、麻木。

《與夏四奶奶對話》:緊扣著她在上墳時,遇上了死於癆病的華小栓的媽華大媽時,竟然感到會感到“慚愧”,連她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兒子。

《與別里科夫對話》:緊扣著對他套子式的思想方式的鄙夷與蔑視展開對話,效果一定不錯。

《與佚之狐對話》:緊緊扣合著他在向鄭國的國君舉薦燭之武時的狡猾用心來與“他”對話,層層揭開,剝繭抽絲,會給人耳目一新的讀趣與教益的。

《與馬謖對話》:緊緊扣合著他的紙上談兵、好大喜功來談,一定也會引起讀者的興味。

[例文①]

與孔明對話

高三學生 李季

夢回大漢末年,朝政日非,烽煙四起。

問天下誰為智者?星辰不及你智慧的雙眸。問天下誰是英雄?噴薄的日光不及你四射的光輝。

你,諸葛孔明,一柄羽扇,一頂綸巾,道出攘除奸凶、興復漢室的鴻志與傲骨,忠心赤膽,氣沖霄漢。

你可知道,站在歷史的這岸,我多想對你說,對你說說我對您的崇敬與難以釋懷的遺憾。

一襲布衣的你,輟耕於隴畝之上,一曲《梁父吟》:“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斗。紛紛鱗甲飛,傾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聽上去是那么的澹泊與寧靜,可是我知道你決不會安於在隆中,無遍數地吟唱“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感慨,果真,你闊步走出了隆中,抖擻你的豪情,揮灑你的才智!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空城之計,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盡顯你一世英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你的宏志;心繫天下,指點興亡成敗,是你的韜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取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我愛你,崇敬你,孑立思索時輕揮羽扇時的風度翩翩;愛你,崇敬你,有情而不枉法、執法而不忘情的情深義重;愛你,崇敬你,作戰時審時度勢的謹慎,小心翼翼。

但你可知道,我更想對說你,一生謹慎的你,為何卻於街亭錯用大將,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你一定不會不知道,老子曾經的名言佳句:“有才不難,能善用其才則難。”諸葛先生,你愛才之意不勝量,而用才之際何以如此之欠考慮,惜哉哀哉!縱有斬馬謖聲淚俱下,痛哉悔哉!誠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但歷史是決不能饒恕你的輕率,你的輕信,和你因輕率與輕信鑄成的大錯的!你,肩負興漢大業、託孤、輔政之重任,忠心耿耿,足智多謀,理當知人善任;卻為何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的歷史悲劇?臥龍啊臥龍,你北伐五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壯志未酬,卻星隕五丈原……我恨你,恨你精明一世,卻糊塗一時,恨你識人欠周,用人不當;恨你英年早逝,“遺憾失吞吳”;恨你巨星隕落,僅五十四載的諸葛,便沉睡了,背著沉重的包袱齎志而歿。

你,一代諸葛武侯,爾智爾慧,千古傳頌;爾情爾義,天地可鑑;爾忠爾誠,堪為萬世師表!但爾成於謹慎,敗於謹慎,一線清魂天上逝,留得遺憾在人間。

敢問天下誰為情義忠誠之士,八陣圖中,南陽臥龍。敢問天下誰最惹人淚下“青衫濕”,三分國中,南洋諸葛!

[例文②]

與項羽對話

高三學生 卞夢瑤

沒有戈盾撞擊的鏗鏘聲,沒有馳騁沙場的怒號聲,沒有士兵肉搏的廝殺聲,一代英豪西楚霸王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淒涼楚歌聲中含恨自刎於烏江江畔,那一刻,歷史仿佛沉寂了下來,只有那烏江水在嗚咽吧。

面對這無情而又多情的歷史長河,我心中感慨萬千,我很想對你說,西楚霸王。

你的一生是那樣輝煌!少年時你力能槓鼎,氣壓萬夫,一句“彼可取而代之”盡顯你的狂傲不羈,你的霸氣沖天。你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雲。起義初期親率八千子弟兵那樣意氣風發,想當年破釜沉舟大戰巨鹿震懾天下,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城,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幾無失利,人稱有“百戰百勝之才”。

但你在軍事以及政治上的一系列重大失誤,卻使成了你一生的悲劇的拙劣的導演。僅僅是因為當初鴻門宴上的放虎歸山嗎,僅僅是楚河漢界的輕信劉邦嗎,僅僅是在新安城下坑殺20萬秦兵嗎?我要大聲地對你說“不”。是你的嫉賢妒能,使你屢次置韓信之計不用,迫使一代名將亡楚歸漢;是你的背信棄義,導致眾叛親離,軍心渙散;是你的剛愎自用,使你聽信謠言,氣死范增;是你違背人民統一的願望,不但燒殺擄掠,又只憑個人好惡分封諸侯……這一切的一切都為你的悲劇埋下了沉重的伏筆。是勝利沖昏了你的頭腦嗎,使你忘記“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這古老的名言佳句嗎?你可知,劉邦之所以最終奪得天下,恰恰是你給他“寫”就的“教材”,使得他能廣施仁政招攬賢才,以天下之所順的條件攻親戚之所叛的你,終在垓下取你霸王之位而代之嗎?

所以縱然有人贊你“不肯過江東”,可如果漢軍再度殺來,你還能過江東嗎?縱然“江東子弟多才俊”而你棄韓信而不用,用范增而不信,又怎能捲土重來;縱然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而你比之於暴秦有過之而無不及,天又怎能不亡你;縱然你“力拔山兮氣蓋世”,而你卻絲毫不像和你一樣同為重瞳的舜帝那樣仁慈待民,又豈能逃脫“時不利兮騅不逝”的厄運呢!

最後我要對你說施仁政才是順應民心和歷史潮流的做法,相比於暴政,它的力量更猛烈,這是從無數鮮血中提煉出亘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