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秀議論文:視角與位置作文5篇

1.視角與位置1205 方丹妮

君若智,視吾為風月;君若愚,鄙吾為螻蟻。吾若智,甘為螻蟻;吾若愚,只爭風月。  ——題記

有一個人,他一直努力地向上爬,想要站在最高點俯視眾人。而終於有一天,他站在了世界的最高點,俯視腳下小如螻蟻的人群,狂妄地大笑。這時,地球另一端的一個小孩看到了他,小孩奇怪地問媽媽:“媽媽,在最底下的那個人,為什麼笑得那么開心?”

在許多時候,你的視角決定了你的位置。

泱泱中華,在極盛之後自居天朝上國,他雄踞於東方,目光向下,看四周弱國如螻蟻倒伏腳下,自以為位居世界之頂端,卻不肯抬頭看一看,遙遠的西方早已攀爬其上,閃耀著工業文明的光輝。

以至近代八狼入侵,踏我河山、奪我珍寶、屠我同胞,舉國悲愴之中,巨獅漸醒,看清了自己早已位居下端。於是他開始仰頭追趕,把自己置於下面,不肯滿足,努力攀爬。

拋顱灑血,鑄我中華好男兒。從一窮二白的建國到如今內有三軍外有護航,上有神州下有蛟龍,當年超級大國眼中的盤中餐硬生生成長為一隻鋼牙大白兔。這是我傲然中華,這是我謙卑中華。縱如今,中國已成一代大國,依舊謙卑地仰頭,自認不足,頂著訝然穩健前行!

一代大國,因目光只往下看而衰落,也因仰視他國光輝奮力追趕而重新崛起。於個人而言,亦是如此。

向下看,你只能看見那些更加庸碌平常的生活,於是你自滿於自己生活的一點點光亮與溫暖,一點點尊嚴與驕傲,其實一生也與你低頭看見的並無二樣;向上看,你驚異他人的光彩,看見自己的夢想在別人的花園中綻開,你不甘,你渴望,你奮起,一點一點,離夢想中的生活近了一些,又近了一些。

視角決定位置,一直向上看,你才能知曉自己的卑微,才能改變自己的卑微。無論別人視你為高潔的風月還是卑微的螻蟻,淡然接受自己如螻蟻,卻終有一天,破繭為風月!

2.視角與位置

XX(3)班 陳君瑤

我站在田地里,一望無際的稻田掀起浪濤,遠遠的山包與這頭的樹竊竊私語。我聽見風的聲音,樹葉交錯的聲音,我看見湛藍無邊的天空扣實在地面上。心中激盪地迴響著天圓地方,震耳欲聾。

我感到天地在俯察我,我感到我的卑微與渺小。

佛家偈言曾說: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意在講一個人過分聰慧與敏銳容易自傷。其實不如說一個人知道得越多便越覺得自己的低下。

蘇格拉底常自言無知,他的學生憤憤不平地質問老師為何這么講。蘇格拉底畫了個同心圓,說:“這個小圓是你們知道的,這個大圓是我所知道的,這兩個圓的外面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因為我知道得越多,我就意識到我不知道得更多。”

是的,在長久的學習過程中,我久久地瞻仰著知識殿堂,我感到自己的無知與卑下,我看見無數的偉人來去,時間奔流而過,帶走一批,帶來一批,留下永恆不變的真理。

在這綿長的時間坐標軸中我淹沒其間感到迷失,在廣袤的天空下,寬闊的空間坐標軸上我感到渺小。我常常讀完一本書,抬起頭來感到恍如時過經年的空洞,人大抵都有這樣一個時刻,卑下的無法自處,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你的腳落不到實地上。

長長久久地踮著腳尖瞻仰神聖,重心不穩,撐不了太久的。

人的生命就是這么一個萬變不離其間的圓,我在邊境遊走,看看未知,但幸好在我累時,向下看看總有個圓心把我釘在那裡。在束縛中追求自由,又在限制下找回自我。

亞里士多德曾說:“即使我身處果核大的世界,我仍自以為王。”這就是我對迷失的答案,在被時間的洪流沖得七零八落時怎么把自己拼回來。

看看下面,那些守在圓心的人和事,在迷茫的時候給了你一個支點,然後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我在向上看時永遠也無法知道這個宇宙,這個世界有多大,或許一望無際又或許只是一個果核,無限大又無限小。我是其中一枚小小的種子,向上看也向下看,在不同的視角給自己以定位。

我低在塵埃里,但我也開出自己的花。

3.視角與位置

XX(2)班  吳圓圓

人的一生處在不停的行走當中,不停變換自己的身份,看世界的視角在變,位置也在變。

向上看,覺得自己在下面;向下看,覺得自己在上面。人們對此的感覺是相同的,但這種感覺帶來的改變卻是不同的。有的人向上看覺得自己在下面,然後奮起拼搏不斷向上,這是好的改變,但也有的人深感自卑,從此自暴自棄,這是壞的改變;同樣向下看的人也可能因為感覺自己在上面而獲得心理的滿足,也可能過度的自得變成了驕傲自滿。由此可見,找準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我們的視角總會變化,位置也隨之改變,但用不同的視角在不同的位置我們需要同樣的認識自己,找準定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末大儒顧炎武的這句話在近百年來廣為傳誦。但這並非他的原話,他在《日知錄》里談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他認為,保全一姓之國,是國君的責任,而保全禮義廉恥,則是“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正是這種認識,讓他未到中年就決意不再參加科考,退而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他是真正做到道德、學問、文章緊密一體的,而這正是出於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與正確的人生抉擇。

當然,視角與位置雖然是我們行動的基準,但卻不是我們的阻礙。曾看過一篇關於馬拉松跑者莉比的報導。這位77歲的跑者人至老年才接觸到馬拉松賽事,爾後她用自己的成績打破了周圍人對她的偏見,她幾乎拿下了她這個年齡段有關馬拉松的所有紀錄。當她開始跑步時,必然也從自己的視角看過那些比自己更大或更小的跑者,也慎重審視過自己的位置,最後,她選擇“固執己見”,用行動去創造奇蹟。

向上或向下看,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選擇不同的道路。有時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視角,選擇不同的道路,又有時我們需要堅持自己的視角,堅守自己原本的位置。不同的視角與位置,我們持有的是相同的心,去感受和認知真正的自我,然後真實的前進。

無論是大儒顧炎武還是老奶奶莉比,他們或正確認識了自己或打破了周圍對自己的認識,他們的成就都絕非幸致。他們做到了,那么接下來的我們,更該努力去前進。

4.視角與位置

XX(4)班  王書莘

我站在泰山之巔,群山匍匐在我的腳下,近處是茫茫霧海,那偉大的太陽自遠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光輝充斥天地。我按捺著心中的澎湃激情,靈魂卻已飄向那更高更遠的山峰。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上面。

視角與位置,相互影響著,互相制約著。有人說過,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地方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我深以為然,相較於所處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視角。

當我還僅僅是在泰山山腳下時,望著那聳入雲端的高峰,心頭浮起的是一陣陣的惶恐:這太高太高,我怎么爬得上去?然而內心那不可名狀的自尊促使我放棄了那隻屬於弱者的觀光纜車,選擇了徒步踏上峰頂。

要想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享受成功,首先便要摒棄所有企圖投機取巧的僥倖心理,將目光鎖定在最高處,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努力拚搏,贏得那站在最高處的資格。

當我歷盡艱辛,攀上那似乎可以將世界一覽無餘的峰頂時,內心豪情萬丈!我登頂成功了!我將心中的“不可能”打破,將之化為了觸手可及的現實。這便是勝利,而我便是那驕傲的勝利者。那一瞬間是那么地激動人心!

但前進的腳步決不能因一時的風光而停止,我們的視角,要向著更高更遠的地方,要對著自己的內心大喊:我永不滿足!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征服者必須具備的偉大品質。

泰山算得了什麼!這日出雖美,這霧海雖美,但這就是盡頭了嗎?不!不!還有更美的風景等著我去追尋,還有更高的山峰等著我去征服!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的胸中跳動著火熱的岩漿,要將這冰冷的世界融化!我欲做世界的征服者!

我所站的是什麼位置並不重要,因為我的視角指向的是無限深遠的前方,那是比大地還要廣袤,比海洋還要深邃,比天空還要寬廣的遠方!

視角決定著位置。光顧著眼下風景的人只會止步不前,而看向遠方的人不會停息前進的腳步。只要有著自信的心,懷揣著遠大的目標,奮鬥不止,就能邁向成功!

高喊著“永不滿足”的人們吶,我正懷著與你們一樣的心態注視著遠方!請讓我們一起,一起高昂地唱著奮鬥的戰歌,去征服遠方!

5.視角與位置

XX(6)班  劉爾茜

人通常會通過視角來判斷自己的位置,向上看會認為自己在下面,向下看則覺得自己在上面。在確定位置之後,人所採取的行動也會不同。

維克多?雨果在抬頭的瞬間,看到了鐘樓牆上像是懷著人生所有苦難者寫下的“命運”二字,於是《巴黎聖母院》誕生;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悲慘世界》中追捕主人公冉?阿讓,以正義為名的警察先生,無數次踏上高橋從上往下望,他在自己構築的正義之塔上無助地踱步,向下望的眼神中透出信念的動搖,最後一躍而下,回到了最初始的位置。

於是,我開始認為,“在下面”是個好位置,不讓你覺得高高在上,岌岌可危,還可以讓你發現更多的可能與挑戰。

我個子矮,所以習慣了向上看,而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不服輸的勁兒,更所幸的是多年處於“在下面”這個位置並沒有磨去我的鬥志。我總是充滿幹勁,因“上面”的風景告訴我永遠不要安於現狀,向上看的人生注定馬不停蹄。

剛進高中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沒有來學校上課,於是落下了很多課業。“落後”使我不得不處於一個相對比較“下面”的位置,自然而然地仰視著周圍的人。這樣的狀態讓我吃了很多國中不曾吃過的苦,嘗盡了落後於人的滋味。於是我開始相信一句話:命運是會一直關注著你的,它發現你過於安逸,覺得這樣會毀了你,於是就幫你改變。因了命運的關照,我到現在仍舊是直直地仰著頭,不敢有半分鬆懈。

這樣向上看的視角一直提醒著我,也給我許多的動力。

你永遠以謙卑的下者姿態觀察事物,就不會被附加的東西所累,向上看的視角帶來的總是新的、充滿挑戰的。我期待新的挑戰,這樣的視角與位置讓我處在一個全新的吸收者的姿態,享受不斷前進上升的喜悅。

選擇向上看的視角和在下面的位置,給我的人生帶來了不斷攀登的快感和永遠沒有盡頭的挑戰。這樣不就永無止境了嗎?對,享受的就是沒有邊界沒有最大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