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歷史奔騰的長河中,總有那么兩類人,一種總是隨波逐流,與世推移,甚至要依靠別人的評價生存,始終活不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而另一種則不同,他們不在乎外在的那些言論,而是遵循著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 不屈的靈魂屈原,堂堂一朝的三閭大夫,卻因幾個小人在君主前的幾句讒言,而被貶官發配。倍受打擊的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卻依舊不肯低下那顆高傲的頭顱。當路過的漁夫問他何以至此時,他卻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是一隨波逐流之人,他難以理解屈原的想法。屈原告訴他,如果讓他和周圍變得一樣,那還不如以身投江,葬身江魚之腹。果不其然,屈原抱石投身汨羅江,以死恪守自己心中“做自己”的那份信念。他的靈魂是不屈的。 悲壯的英雄宋朝末年,苟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逐漸走到了盡頭,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像一道紅色的鏇風,隨意的撕扯著宋朝的一道道防線。朝廷中,一片的鴉雀無聲,只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文天祥。可他再怎么說也只是一個文官,帶兵打仗終究不是他的強項,導致自己數次被俘。但他總能找到機會逃脫,並堅定不移的回到宋營,如他詩里所寫的一樣“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可總有那么一天,他終究是逃不掉的,在元大都的牢房中,甚至當朝皇帝都來勸降,並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只是文天祥卻絲毫不為之動容,因為他堅信自己是宋朝的臣子,這份信念不允許他投降,直到他被帶上斷頭台,卻也依舊不屈的要求向南而死。文天祥用生命遵循了“做自己”的原則,他是英雄,悲壯的英雄。 超脫的勇士陶潛,做官時不過是一個芝麻粒大小的小官,卻因不願向權勢低頭而得罪了人,氣憤的他甩下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此離開官場,過起了“種豆南山下”的生活。他期望有一天,桃花源中的生活不再只是個單純的幻想。陶潛用自己的行動遵循了自己內心“做自己”的那個聲音,他是一位超脫的隱士。 古往今來,“做自己”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不論什麼時候都能“做自己”,令人敬佩。不要讓我們的生命變成一場放逐與流浪,做好自己,我們的生命會迸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