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訓練四:作文中的立意

高三作文訓練四:作文中的立意 

知識例話 

學生在寫作文時,對於文章的立意,往往一帶而過,不作深入思考,或者是思考難於深入。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文疏意淺,對於文章立意所要求的“正確、鮮明、新穎”的標準而言,“正確”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的,但是,“鮮明”和“新穎”就很難達到了,這使許多學生的作文流於表面、簡單和平庸,很難在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此外,由於立意不夠深入豐富,文思不暢,文章的整體表達也會受到影響。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感覺到“沒話說”,需要“湊字數”,這固然和平時的積累有關,但是文章的思路打不開,言大意小、言多意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 m.diyifanwen.com整理)

其實,大多數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個初步的立意,比如,看到“滴水穿石”的題目,就會想到“持之以恆”的道理;看到“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題目,就會想到“幹大事要從小事做起”的道理。但是,這樣的立意必須得到有效的拓展,文章的內容才能顯得豐富而深刻。那么,應該怎樣對初步的立意進行拓展呢? 

首先,要對文章的立意進行概念的清理。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學生在作文時,要對自己所論述的內容的主要性質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並且在文章中能作出清晰的表達。 

其次,文意的拓展可以在理清概念的基礎上分兩個方面進行。 

第一,是分析的方向,這是一條縱向的思路。它是對概念的內涵作縱深向的分析,引導文意由表面走向本質。比如:《滴水穿石》這個題目中,我們就不能滿足於論述“堅持”的重要性,反覆宣講只要鍥而不捨就能成功的道理。這時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題目的內容本質,要抓住“滴水”與“穿石”之間的關係,分析一下“穿石”必須具備的條件:第一要“穿石”水就要“滴”,也就是要有行動,有動作,有活力;第二滴水的方向一定要集中於一點,才會“穿石”,不能東滴一點,西滴一點;第三滴水在時間上要有連續性,不能隔很長時長才滴一下,要連續不斷才會有效果。中心論點從這三方面展開來論述,文章也就有了廣度和深度了。 

第二,是聯繫的方向,這是一條橫向的思路。它是對概念的外延作輻射式的或瓜蔓式的聯繫,使得文意由特殊向一般擴展。比如:如果以《種瓜得瓜》為題,那么除了要分析“種瓜得瓜”所包含的耕耘和收穫的因果關係之外,還要能引申到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層層推進、井然有序地展開論述。這樣,文章就會顯得內容豐富、眼界開闊了。 

當然,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綜合地交錯地運用這些方法。 

再有,有時適當地進行一些反向思維,也是文章立意的一種方法。 

最後,如果題目蘊涵著比喻和象徵意義,那么文章立意也要從它的比喻和象徵意義中引發。 

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立意,在分析了材料或選擇了話題後,基本上還是可以作類似的拓展。 

話題演練

一天,上帝帶一個教士來到地獄,教士發現地獄中的人們圍著一口盛滿粥的大鍋端坐著,雖然他們每人都有把勺子,但由於勺柄太長,他們誰也無法將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裡去,只能挨餓。上帝又帶著教士來到天堂,這裡的人們看上去既快樂又滿足,雖然他們也是圍著一口大鍋,每人手裡也拿一把長柄勺子。上帝見教士迷惑不解,便對他說:“難道你沒看出來這裡的人都學會餵對方了嗎?” 

請以“合作”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立意自定,題目自擬,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 m.diyifanwen.com整理)

寫作提示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篇話題作文的選材範圍: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協同合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科技越發達,分支科學越繁多,社會分工就越精細,而個人的智力、知識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強合作,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已越來越成為時代的要求。合作的領域很多,包括方方面面,合作首先必須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務,其次合作夥伴之間必須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準確地講,“合作”也是一種“交際”。 

立意的角度可以是 “合作是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個人離不開集體”、“團結互助才能由弱變強”、“協作就是力量”、“團隊精神”、“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