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訓練七:關係型話題作文的應對策略

高三作文訓練七:關係型話題作文的應對策略 

知識例話 

考察歷年來話題作文的變遷,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覺出在命題方式上話題作文已由簡單的概念型、判斷型話題向複雜的關係型話題轉變。再看2004年高考,全國15份試卷,除4份試卷外其餘所有試卷均延續關係型話題作文模式。這種轉變對話題作文在寫作範圍、對象上加強了制約。不少考生對此缺乏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不會審題或審題不嚴,作文答卷偏題離題者非常普遍。 

( m.diyifanwen.com整理)

針對關係型話題作文特點,我們認為應將審題的重點放在審讀話題這一環,在把握話題內部辯證關係上做文章。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哲學思辨眼光,有一定的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應初步學會聯繫地看問題、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等等,並最終能理論聯繫實際,在具體的話題作文審題中加以靈活運用。 

以2003年全國高考卷 “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關係型話題作文為例,首先,考生在審題時應從兩者的因果關係入手,多角度、多層面地深入思考;其次,考生要運用辯證法思想,在把握兩者之間因果關係的是否必然性上做文章。即思考是否感情親就一定對認知事物產生正面的影響;最後,在種種不同的思考中把握住根本性、結論性的東西,將其作為文章的主題思想。 

在考生的實際寫作終,審讀關係型話題作文的話題,容易陷入兩種誤區: 

誤區一:抓住一點,不及其餘。考生在審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恰恰是割裂了兩者的聯繫,在行文時大談一點,卻對另外一點置之不理。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作文題所給話題為“人文素養與發展”,許多考生未能從兩者關係入手,而是或空談人文素養,或大侃發展。 

誤區二:泛論關係,不見重點。關係型話題作文要突出關係不假,但文章還應該有側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要善於敏銳地捕捉重點,敢於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2004年高考全國卷話題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考生在審題時能以“遭遇挫折”為側重點,能夠從如何對待挫折這個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於表面的於兩者關係間泛泛而談,那么文章將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面對關係型話題作文的逐步顯山露水,審題問題更應引起每位同學的足夠重視。否則,考場上費盡了心思,卻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擺忙活一場,豈不可惜? 

話題演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紐約市窮人居住區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因偷竊麵包而被告上法庭,她偷竊的目的是為了餵養她那三個失去父母的孫子,因為他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 

按照法律她應該被判10美圓的罰金或10天的拘役。這時候一位中年男人向老太太鞠了一躬,並掏出10美圓放進帽子裡,同時向眾人說道:“請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來餵養孫子的城市。” 時任任紐約市市長的拉瓜地亞。片刻,所有的旁聽者都默默地起立,每個人都認真地拿出50美分放到帽子裡,連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這個場面,痛苦流涕。 

法律是嚴肅的,執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職責;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又是人性的本質。請以“法理和人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題目自擬 ④800字左右 

( m.diyifanwen.com整理)

寫作提示

關鍵是抓住“情與法”對立而統一的辨證關係,法雖不可為情左右,但法的本質是以規範來約束行為,維護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而這種和諧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證,現實中法律也在不斷完善更新,人道主義的關懷越來越得到充分體現;情不可以駕馭在法律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只有認真執法並且結合實情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