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樂將悲傷同化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不難看出,玫瑰的話裡帶有一絲悲傷,而日日春道出的卻是一份難得的豁達與樂觀。花兒如此,人亦如此。人生中不可能凡事一帆風順,當遇到困難挫折、悲傷憂愁時,要學會樂觀的面對,用快樂讓悲傷同化。

一提到樂觀,便會想起大文豪蘇東坡,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人在哪裡,他卻都能在那裡的天空和大地上書寫樂觀豁達的詩行。被貶至海南,他能苦中作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客居黃州,他能夜遊赤壁,盡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好;他能穿行於竹林,發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長嘯。漂泊久了,思念親人,他書寫的卻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豪邁曠達。蘇軾將所有的悲傷化為了快樂,於是悽苦得以超越,靈魂得以提升,生命得以永存!

而項羽面對失敗時的悲觀放棄又讓世人唏噓不已。一代英雄,四面楚歌之時,選擇的不是“留取青山”,而是烏江自刎。其實,“無顏見江東父老”只是一個懦夫的藉口,絕不是一個真正樂觀豁達人的心態!項羽沒有將楚歌轉化為保存自己繼續戰鬥的號角,徒留給後人“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感慨。

在餐廳排隊打菜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前面的人,樂觀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後面的人。其實,最大的欣慰不是前面一個一個的減少,而是後面成倍成倍地增多。悲觀的人會鬱悶每天生活的無聊:早上,醒來了,晚上,睡下了。而樂觀的人會感恩每一天,天亮了睜開眼,還活著,天黑了閉上眼,睡得著,真好。

這便是樂觀與悲觀的不同吧。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就像電腦,說當機就當機,沒得商量。”既然如此,為何不放開心胸,像日日春一樣,將自己開花的每一天都當做春天,快快樂樂地生活呢?

失意與悲傷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對它們,我們要做的不是用迷霧來遮蓋心靈的光輝,不是把它們放大來羈絆短暫的人生;我們要做的,是用心靈的陽光照亮前行的路,用樂觀豁達的心情活出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風”的愜意!

用詩意將失意遮起,拿快樂將悲傷同化!

【點評】

文章觀點明確,論證充分。樂觀對待與悲觀放棄的對比,更凸顯觀點。文筆流暢,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