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範文【十篇】

【篇一】生命的格調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人演繹出不同的結局。

古今中外,每個人的生命格調都有所不同。

古有慈禧太后一生經歷過輝煌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卻向外國人低頭,當起了賣國賊。在史書上就下了遺臭萬年的一筆。而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成為了人民的公僕。這是孫中山生命的格調。

周恩來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為此奮鬥,成為北京師範大學第一個免學費的學生,學會了幾乎十多種語言,成為中國的國家總理和外交官,一生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勤儉節約。這是周恩來總理生命的格調。

現在更有基層幹部段愛平為人民服務。上任後不但給村里建立了學校和養老院,而且還改造了全村的電網,栽植樹木,自己搭了十幾年帶領全村致富,20xx年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卻依然堅守崗位。這是段愛平生命的格調。

雖然他們生命的格調大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為人民服務。

我曾經問過自己,生命的格調到底是什麼?我的生命格調又是怎樣的呢? 是啊,我的生命格調又是什麼呢?

毋庸置疑,生命的格調就是生命的風格。

我生命的風格是那么的簡單,想像那么偉人一樣為國做事。

其實生命的格調就像一個人做事風格,它的好壞由你來決定,你的生命更加是由你來演繹。

生命,一個熟悉可有些人卻不了解它的名詞。它的格調卻又顯得些許的陌生。這讓我覺得正義的生命格調應由我們去演繹用自己的行為去證明一切。

我們會演繹出生命的格調好的一面。讓我們一起加油!

【篇二】夢想

樹兒有它的夢想才能長成參天大樹;花兒有它的夢想才能綻放美麗的花朵;鳥兒有它的夢想才能翱翔天空。

夢想其實是雙面的。對有的人來說,夢想是他努力成功的動力。而對另一種人來說,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蘇軾,他是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雖坎坷,但他有理想。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寫出了他願意為祖國獻身的遠大抱負。正是一生專注著他的夢想,才使他一直樂觀向上的面對人生。

杜甫,他是人稱“詩聖”的風雲人物,又有“詩史”之城。同是一界偉人,同是懷有夢想的不遇之才。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寫出了他憂國憂民的偉大抱負。正是擁有夢想,才能在他的那片天地中展翅翱翔。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樣更是一位擁有夢想的有才之人。他提出的變法雖在當時的社會沒有實現,但也風靡一時。 古代賢人志士之多,也不一一列舉。 縱觀古今中外,博覽群雄。

毛澤東,中國第一界領袖。毛澤東的“糞土當年萬戶侯”更是深得我心。他的夢想遠大,眼光更是長遠,才能帶領中國走向世界。

周恩來,與毛澤東同屆任總理。提到周恩來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更是讓人們看出了他的夢想。這個天才一樣的傳奇人物,一生會八種語言,兼任中國當時的外交部長,晚年病重依舊堅持著處理國家大事。正是他的夢想才成就了他一生的偉大。

王進喜,有“鐵人”之稱的他,更是一個勤勞肯乾的人物。研究石油的他開發了大慶油田,更是為中國的輝煌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一點也沒有幹部架子的他,以親自動手為原則。一點一點研究,最後創造了光輝的歷史。正是擁有夢想他才能成為人人效仿的勞動模範。

夢想如剛剛綻放的花朵,美麗迷人; 夢想如縷縷飄來的清風,舒適涼爽; 夢想如慢慢初升的太陽,不暖不熱。

是的,夢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有了它,未來順暢無阻。

【篇三】規則面前莫搶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今社會是法律社會,堅持依法治國,保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這些卻被所謂的“法盲”,一再觸碰底線。

“老虎傷人事件”,與其歸咎於老虎的兇猛,還不如說是不守規則,傷有於辜。延慶區八達嶺事件,因不守規則造成的死傷後果,難道還不夠讓人反思的嗎?唯今的中國,因為對交通的“藐視”,亂闖紅燈,成了一種“主潮流”,這種攢夠一堆,不顧是否紅燈的橫穿馬路現象,曾發生了多少起家破人亡的慘案?每個人總是抱著僥倖心理,可當死亡之神真正的降臨,慘案發生了,追悔莫及。

規則是維護社會秩序,是保護安全的一種保障。我們拋棄了他,又怎能在它的羽翼健康的生活!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韓非子就提了法學,看來在老祖宗時代就有了規律的概念!而現在的中國,有一小部分,他們鑽法律空子占小便宜。挪用公款,在逃不出法律的五指山,無視規則,自有該有的後果!從改革開放到“引進來,走出去。”。中國的經濟水平日益上升,普通人均水平,也緩步上升,可人們的素養卻一點點在金錢的銅臭下淡化;金錢的誘惑下,也淡化了規則的概念,讓落馬的高官也忘記了他們的本心。

慘案終有慘的結局,可我們又為什麼不去避免他的發生呢?英雄戰死沙場,那死的豪壯,而你呢?死在老虎的口中,紅燈的罪中,甚至沒有人會為你惋惜!增強法治意識吧!別死在模糊中!亂插隊,醫鬧這種事情幾乎數不勝數,在規則面前爭行,無疑是搶著見閻王的面孔。

有人說:是不是語言過於鋒利了?可規則卻從來都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他不會因為你是誰,你有多少財富而為你打開一條特殊的通道,法治社會,應該從你我做起!

飄飄的雪花,不是六月的竇娥冤,而是你學法律的季節。戰場的血腥,不是英雄犧牲,而是馬路邊,你的代價!增強法律意識,作社會的主人,規則面前莫搶行,馬路邊上莫闖燈!

【篇四】成功少不了八十一難

好酒經得起時間的侵蝕,而變得香氣淳淳。一首老歌經得起世人的評說,而變得悠長甘甜。而一部作品只有詮釋藝術創作的真諦,方可成就經典。

別讓票房和利益成為作品質量好壞的標籤,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評說一部作品的好壞竟已看票房的高低,有無自己喜愛的明星。如果這般。想罷,中國的影視界就止步於此,難以向前。《西遊記》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他的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個作品不要怕票房的高低,當作品世人皆贊時,票房自然找你而來。

耐得住寂寞,等得起成功。好作品不怕晚,就怕爛。果實只有經歷開花,授粉,結果,方可成熟。沒有人願意摘青澀的果實,只有人願意吃成熟的果實。《西遊記》一部攝像機,歷時六年,結果三十年百看不厭。《大魚海棠》歷時十二年,結果成為動畫界中的精品。人其實也是如此,成功的路或許很遠,但是總歸是要到達成功的彼岸的。

作品的大賣好像少不了人氣鮮肉的?實則不然,有的人被觀眾成為演員,而有的人則被稱為明星,二字相差,卻差則千里。一個作品不僅要有精益求精的態度,還要有演技。曾聽說,一些小鮮肉拍戲時對口詞,找替身,演技令人尷尬。卻拿著數百萬一集的片酬。不得不令人驚嘆。而一個演員的本質在於演好自己的角色,對得起觀眾。

要想取得真經,離不開八十一難。《西遊記》叫好,離不開楊潔踏平坎坷的精神,離不開眾多演員的精益求精。最近一部《人民的名義》叫好,想罷,也離不開演員們的態度。沒有一部劇的成功,是簡單便可取的。人生亦是,洶湧的江浪或許會掀翻你的小船,或許會涌著你向前。其實 ,不管如何,人生這條船正常的運行還需高質量的材質,正確的導向和不懼風浪的舵手配合。

當一部作品詮釋藝術創造的真諦時,人們便會百看不厭,成為經典。當一個人歷經八十一難,方可求取真經,到達西天的成功之巔。無論是作品,亦是人生。只有經得起時間的打磨,經得起歷練,方可成功。

【篇五】推開失敗的窗

如果驕傲不曾被狠狠地拍下,就不會收穫這顆成熟淡定的心;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就不會堅持走這條執著的路。

——泰戈爾

一生那么長,總會有遇到失敗的時候,失敗是一條荊棘叢生的小路,卻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如果人生可以像電影一樣隨便剪輯,把失敗的日子都剪掉,只留下成功的日子,那這一生將會變得枯燥無味並且毫無意義。

既然失敗這么重要,那是不是要失敗得越徹底,次數越多越好呢?非也,重要的是面對失敗的態度和方法,而不是失敗的程度和次數。《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說中的主人公——桑地亞哥,可以說是一位失敗得最徹底,次數最多的老人。一位84天沒有捕到魚的老漁夫,第85天出海,獨自一人在海上捕魚,終於費盡力氣捕到一條同小船一般大的大馬哈魚。但是卻再回家的途中被鯊魚啃了個精光,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倒霉的事。你認為他失敗了嗎?不,他說“一個人生下來就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面對失敗,他努力拚搏,奮力保護自己的勞動果實。即使最後他帶回家的是一副雪白的魚骨架,但他仍是成功的!就像初陽下沙灘上的雄獅。其實在海明威還有一部小說為來得及完成。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尼克。早年,尼克年輕氣盛違反了禁漁令,只得在原始森林裡暫避風頭。動亂不安的社會,殺手名目張膽地行兇,機智勇敢的尼克挺身而出。勇敢是海明威的寫作主題,面對失敗的勇氣是我們學習的重要方面。

勇氣十分重要,面對失敗的方法也著實重要。有一個小故事:兩隻蝸牛想爬到牆的另一面吃草。一直蝸牛拚命向上爬,一次次跌落下來,最後筋疲力盡而死。而另一隻蝸牛從牆角繞了過去,輕輕鬆鬆就獲得了成功,這似乎與我們一直以來推崇的堅持不懈相勃。席慕蓉說過:人生的路上並不是你在哪裡放一個門框哪裡就是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轉個彎,那裡一樣也是。面對失敗,不能死守著舊理不放,要懂得就事論事。

失敗是一扇緊閉著、遮住陽光的窗,鼓起勇氣推開它,你會發現塞外風光無限好。

【篇六】談寬容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了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容。——馬克吐溫

何為寬容?度量寬宏,處處能容。史搢臣說:“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豁,眉目清揚。”他的這句話一語道破機關,言出寬容之益處。繼而仰望歷史的天空,頗有收益。

清朝張英在外做官,收到家人來信希望他動用關係打贏家中爭地官司。誰料張英淺笑而回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收到信的家人便按照信中所說退避三尺,鄰居見狀,也跟著做了。這便有了“六尺巷”,方便了後人。

“六尺巷”這個故事耐人尋味,而其中張英的所作所為更值得我們學習。寬容方能成功。一個真正寬容的人不會因一點得失便怒目嗔視。這種精神在彭思永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彭思永應舉時,持金釵數隻住在旅館。同考者數人來拜訪他,請他拿出金釵來玩。其中有一個悄悄將一隻金釵塞入自己的袖中,彭思永瞧在眼裡,卻不言語,別人都不知情,驚找失物。彭卻回答:“就這么幾隻,並未丟失。”眾人離去時,偷金釵的人作揖告別,抬手不慎將金釵落在地上。眾人此刻都欽佩彭之大度,彭某不肯當眾出他人之醜,寧可自己在財利上損失,確是厚德大度之舉。當然他也絕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惡,這是不待多辯的。

尹榮方先生言道:“度量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關乎人的德行,也關乎人的見識,有德,有識者方能度量,德識則需不斷學習,修行才能獲得。”

那何為修行?曰:“修煉,行習。”

一個有度量的人,必定是一個寬容他人的人;一個能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前因後果,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必定是一個個左右逢源,行為得體的人。

負荊請罪的故事家喻戶曉。試問:若無藺相如的大度寬容,哪來的刎頸之交?哪來的趙國爭霸?藺相如對廉頗是人格上的尊重,即使廉頗有錯,藺相如仍是能讓則讓,不予與廉頗爭列和引車避匿,儘量不起紛爭。體現了真正的寬容精神。

想起那句話: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做一個偉大的人,做一個寬容的人。

【篇七】懂得分享

以前有一個盲人住在一個小巷子裡,小巷子常年失修。一到晚上,由於沒有電燈,巷子裡的人經常會跌倒和撞傷。然而這位盲人卻用自己的錢為巷子裡裝上了電燈。盲人看不見,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雖然看不見,但這樣做的同時,也使得別人不會撞到盲人,而且也時常會有好心人提醒盲人哪裡有絆腳石。所以總的來說,盲人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的同時,為自己也帶來了好處。

在美國,每年都要舉行南瓜大賽,湯姆的成績十分優異,連年獲得首獎。得獎後,湯姆毫不吝惜的將種子分享給鄰居們。湯姆花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育優良品種,又為何把種子分享出去?原來,各家瓜地相連,湯姆把自己的優良品種分享給鄰居,可以防止蜜蜂在傳授花粉的過程中,將劣質花粉傳播到自己的優良品種上,避免優良品種的退化。湯姆把種子送給大家,也是在幫助他自己!

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究竟有什麼區別,於是他找到了上帝,請求他帶自己去看看。上帝欣然答應了。他們首先來到了地獄,看到的是這樣一副景象:一群飢餓不堪的人們正拿者一根長勺拚命往自己嘴巴里送東西,但是那根長勺實在太長了,比他們自己的手臂還要長,所以他們無法彎曲自己的手臂把食物送進自己的嘴巴里去。他們又來到了天堂,那個人被自己眼前所看到的驚呆了——天堂里的人們也是拿著一根同樣長的長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每個人把獲取的食物都分享給了坐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吃,在分享的同時,也同時得到了來自對方的食物。他們對對方分享看似是付出,實際上是收穫。

因為懂得分享,所以能夠通過分享從而使自己得到的好處。很多時候,我們在分享的同時也在收穫,也在幫助自己。

【篇八】看,真美

火焰似飢餓的猛獸,無節制地吞噬著房屋,滾滾濃煙逐漸模糊了人們的視線,但那鮮亮的橘是那么耀眼。看,真美——題記

誰都沒有想到,20xx年8月12日23時30分,就在這寧靜的午夜,災難悄然而至。

沒有一絲風,也聽不到一丁點兒聲音,整個天幕都暗得嚇人,月亮和星星都不知道躲哪兒去了,仿佛要避開這將要到來的災難,雲也是黑的,偶爾吹來一絲風,卻陰冷的讓人瑟縮

隨著一聲巨響,惡魔的箭終於射了過來,劃開了這許久的寂靜,人們也許還沒有從睡夢中甦醒過來,事故就這么無徵兆地發生了,現場頓時火光沖天,在強烈爆炸聲後,高數十米的灰白色蘑菇雲瞬間騰起,現場上空被火光染紅,整個漆黑的夜幕被火紅的光包裹著,又多增加了一絲詭異。

第一次爆炸發生在20xx年8月12日23時34分6秒,近震震級約2.3級,相當於3噸TNT;第二次爆炸發生在30秒鐘後,近震震級約2.9級,相當於21噸TNT。

就在這樣惡劣、隨時還有危險的情境下,有這樣一群人,奮不顧身衝進火場滅火,竭力阻止災難的延續,在接到火警後第一時間就衝到事故現場。

這群人是誰?

這群人就是消防官兵!

他們走進火場,視死如歸,身著不火不辣的橘紅制服,耀眼卻不刺眼,雖然那制服的顏色同火焰的一樣,但卻充滿了溫暖和希望。

看,那一抹橘紅是那樣的亮麗,真美

“8.12”天津爆炸案的陰霾被深深埋在人們心裡,使人們久久不能忘懷。但天津本地的消防官兵已經在竭力遏制著火勢的蔓延,截至20xx年8月13日11時,天津消防總隊已經先後調派143輛消防車,1000餘名消防官兵到場救援。

天津港“8·12”爆炸發現遇難者總人數約有16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24人,天津港消防人員75人,如此大的傷亡,令人唏噓不已,他們難道沒有自己至親至愛的人嗎?有!但當他們穿上那一身橘紅制服的那一刻,他們就不再是誰的父親、誰的丈夫,誰的兒子,他們有一個共同響亮的名字——中國消防員!他們為了災難不再延續而跟惡魔戰鬥,甚至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中國消防官兵是我們的英雄,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寫到這裡,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橘紅色的身影,但不同的是,那原先模糊的身影現在是那樣清晰,你看見了嗎?那抹橘紅,真美!

【篇九】我了解的搖滾樂

這次,我心血來潮,將我的作業,從音樂開始入手。

音樂傳承了幾千年的歷史,在《聖經》創世紀當中這樣記載道:“雅八的兄弟名叫猶八,他是一切彈琴吹簫的祖師。”所以,器樂便因此而生,我們現在無論是彈鋼琴還是彈吉他,都是由此而流傳的。此後,我將會談論關於音樂的事,重點還是有些偏重於搖滾音樂的。

音樂,希臘文為“mousike(μουσικ?)”,直譯為“謬斯的知識”,而意思便是組織音響,形成關係與模式挑戰和刺激心靈的藝術。音樂,在藝術當中屬於表演藝術除非是音樂家為了自娛而表演,在這些聲音中可以表達出演奏著的情感。其中所表達的感情,說實話,有很多的音樂真的是很難參透,而現在卻不一樣了。現在的搖滾樂,相對於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真的很是膚淺。他們將自己亢奮的感情,用他們所創作出的那躁動不安的音律,那下流不堪的歌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當我看到一個個搖滾歌手為了他們所謂的音樂精神而自殺時,就像那個瘋子約翰·列儂(當然這個瘋子的稱號是我自己的看法)。

但在搖滾樂當中也不是完全沒有好音樂的,只不過是在歌詞上有很多不好的事物,像我喜歡的一首搖滾樂《加州旅館》,其鏇律便組成了一首好的樂曲。鏇律,在音樂中真的是至關重要的,還需要的,就是自身的情感。還記得在麥可·傑克遜的《Theydon’tcareaboutus》當中,他將自己對種族歧視的不滿,不僅僅是從歌詞中體現了出來,雖說這首歌是因著他的歌詞才被禁的。我在這裡理解了他的心情,不僅要將他的那句敏感的歌詞寫在這裡:“JewmeSuemeEverybodydomekickmekikemeDon’tblackorwhiteme!”就是在這兩句歌詞當中,當麥可·傑克遜唱到“Jewme”和“kikeme”的時候,音樂當中就會被雜音給遮住,這讓人很是失望。先不說這個,這首歌曲當中表達出憤怒的不只是歌詞的內容,還有的,就是曲調,鏇律的內容。從其中軍鼓的響聲中,其中那令人熱血沸騰的打擊樂曲,再配上鏗鏘有力的歌聲,人們就算不理解歌詞裡面的意思,也會覺得這是一首反叛的樂曲。

搖滾音樂(在本書當中被稱為搖擺音樂),音樂界當中反叛的代名詞,無論是反叛該反叛的還是不該反叛的,終究它最傑出的,便是表達反叛意味。

這次寫關於音樂的報告時,我在想,該寫哪一方面的音樂呢?我糾結了很久,最終,還是選擇了搖滾音樂,所以,在接下來,我還是會繼續說著搖滾音樂,雖說可能會接觸一些古典音樂,但我基本上都會說搖滾樂的。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貓王)、鮑勃·迪倫、披頭士樂隊、滾石樂隊等,都是搖滾樂的先鋒,搖滾樂的開拓者。而在搖滾樂當中,分類是很多的:重金屬、另類金屬、獨立搖滾、工業金屬、後車庫、前衛金屬、黑色金屬、哥特金屬、朋克、藍調搖滾、無政府主義朋克、英倫搖滾、凱爾特搖滾、華麗搖滾、復興朋克、山地搖滾、藝術搖滾、迷幻搖滾、東方搖滾、說唱金屬、硬金屬、流行金屬、武俠搖滾等。這還不止,單單一種搖滾樂,便有這么多令人看著頭大的分類,這么多的分類,在我的價值觀中,也有好壞之分。

首先,我來說一說最令我討厭的一個類別,就是金屬,其中包含了重金屬、另類金屬、說唱金屬、硬金屬、流行金屬等。我為了寫這篇報告,試著領教了一下這所謂的“死亡金屬”。我覺得那電吉他的聲音和鼓的聲音像錘子一樣,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心口,我聽著歌手那鬼魅般的聲音,令我反感,但卻又有一絲好奇,有一絲依戀,我竟然想和它一起動起來。這種接近死亡的音樂,讓人無法想像它到底是什麼來頭,但每個人都知道,這些致死的,像毒藥似的音樂,就是來自罪惡,人的罪惡,就這么恐怖。

有那么一首曲子,名叫《憂鬱星期天》,這首曲子被封為了禁曲,因為很多人聽了這首曲子以後,紛紛自殺,數以記百,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只不過是一首曲子,就使得一個又一個的人想要去死,雖說這不是搖滾樂,現在網上的也是盜版的,但這是一個天才作的曲,無論如何,還是不能隨便說這首曲子是爛曲子。還有像三大禁曲:《第十三雙眼睛》、《懺悔曲》、《黑色星期五》,這些曲子雖說已經聽不到原版了,但是有一點可以確信,這些曲子都是天才所作。

接著,我們繼續說搖滾樂,接著說說那令人瘋狂地一種音樂類型。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那充斥著“和諧”的時代,老師暴虐學生,官長壓制平民,長輩倚老賣老,人人壓抑著,痛並快樂著。這時,比爾·哈利的《晝夜搖滾》問世了,音樂在此時來了一個新的概念“ROCK”,這個新的辭彙給於人們不同的遐想。時代的潮流夾雜著搖滾樂奔涌而來,人們漸漸的喜歡上了著歡快的鏇律。因為他們可以在這些音樂當中,忘掉自己的愁煩,“一起搖擺”。

但是,好景不長,一九七零年左右,比爾·哈利得了心理疾病,我想,這可能是以反叛著稱的搖滾樂給他帶來的影響吧。

搖滾樂的歷史,搖滾樂所經過的坎坷,所發生的故事,都是搖滾樂成長的階梯,也是其墮落的滑坡。如今的音樂,雖說在鏇律上越來越精進,樂器的音色也越來越高級了。但現在的人們,將那些美妙的音符,用在了不對的地方。

當然,任何事物只要有名,都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像搖滾樂,給當時的美國、歐洲社會中帶來的影響就極為巨大

搖滾樂把非裔美國人的“種族音樂”介紹給成長中的白人青少年。這種音樂的流行,使黑人音樂家接觸到白人聽眾,也使白人音樂家接觸到黑人聽眾。交叉文化感染促進了種族間相互了解。

搖滾樂流行的時代,美國的種族衝突進入一個全新時期。奴隸製取消以後,美國一直有所謂的隔離但平等政策。從19世紀末開始,這一歧視條款逐漸激起黑人的民權運動,而同時也有一些白人種族主義者鎮壓此類反抗。白人青少年聽黑人音樂的問題,在社會上不可避免地觸發了強烈的種族主義反應,種族主義者認為,這一行為破壞了必須存在的種族隔離。也有很多觀察家認為,搖滾樂預示了種族隔離的末路。黑人和白人共同創造的新的音樂形式,使不同的種族分享同樣的感情經驗,促進了跨種族協作。最終法院在1954年取消了隔離但平等政策。

這個影響,可能也是使得搖滾樂流傳至今而不倒的原因之一吧。

【篇十】何為最美

海浪拍打礁石後一去再難回,可圓滑的石壁上顯示著它來過的足跡。史書寥寥幾筆下千載難道盡,又有幾人能在這漫漫長河中留下些許殘影?

人因有眼識得真假,人因有智懂得善惡。可若真正的去分得美醜卻也實在是難。絢爛的煙火背後是揚起的灰塵;多彩的美麗背後是傷人的劇毒;醜陋的蠶蟲背後是吐絲的奉獻;烏黑的煤炭背後是億年的積澱。我們不只是要用眼,更要用心去體會,體會何為最美。歲月如流,滄海為愛。父母子女深沉的愛,朋友知己會心的愛,戀人執手風雨的愛……。愛在何方停留,美就在哪裡駐足。不拘大小,不限形式。昭君之美,並非她在千載歷史中貌的絕世,而在於她一曲琵琶毅然出塞,保百萬將士性命不被戰場吞噬,千萬家庭免受戰亂之苦。這,是大愛,今日生活安定,百姓安康,卻並不意味著沒有了這般的愛,最美司機,最美教師,最美醫生……,他們同樣在演繹小愛的同時,詮釋了大愛。愛在每一個角落裡體現,在每一處縫隙中閃光,在每一口呼吸中,溫柔流轉。

上帝創造了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它引領著那顆跳動的心,去尋覓。高山流水遇知音,生活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的心。設計師的眼與常人無異,卻又多了些透徹,那是在尋找美,升華美。細密加工,雕琢,使得“美”剝開外殼,展露斑斕。往往此時,人們才會忽然地發現,原來,美一直都在身邊,那么普通,又那么耀眼。我們懂得了去發現美好,卻也要去創造美好。我們知道流水拂過掌心的溫柔,卻不知這般的偶然,是流水跨過多少山巒的旅途;我們知道炭火散過身旁的溫暖,卻不知這般的舒適是老木割捨多少氣息的奉獻。生命似一場輪迴,有失,有得。失去了你所奉獻的,又會得到更好的。生命就在這樣的輪迴中兜兜轉轉,當韶華逝去,當夕陽餘暉的燦爛灑向歲月的面龐時,會發現,所剩下的,也只有曾經回報的了。這是經得起歲月的美,由內而散發的,充滿涵養的美。

何為最美?最美是經歷歲月沉澱,時光磨鍊,可以在每一個角色中奉獻,在每一次奉獻中學會愛,在每一場愛中發現,發現自己的價值,撫摸自己在這寥寥幾筆下,留下的痕跡,哪怕只有一絲微不足道,但是,即使渺小如塵,也是證明了存在過的價值,證明了自己是這漫長汗青中一抹最美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