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知足常樂600字

【篇一】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為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裡丟了只馬,家裡其他人很著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隻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裡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為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後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徵兵,他兒子因為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那些與人民為敵,貪婪欲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為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欲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為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並沒有得逞!他也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並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知足的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痛苦在掙扎著!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麼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著身體的痛,心裡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注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為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並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為知足者常樂!

【篇二】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所謂人比人氣死人,涉及到名譽、地位、錢財┄┄人與人之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可比性。這倒不是說自己一定比別人差多少,而是機會這東西總是偏心眼。有的人官運亨通、財源滾滾、美人擁簇、寶馬香車,諸多好事得來全不費工夫;輪到自己就不同了,千辛萬苦,百般努力,可“好事”總和你“捉迷藏”,可望而不可及。每當此時怎么辦?怨天尤人?沒用;抱怨命運不公,也無濟於事,於事無補;撒潑罵街?也只能是丟人現眼。的辦法,還是有一點“阿Q精神”,權且把沒有吃到的葡萄理解成是酸的,不吃也罷。

所謂知足者常樂。滿足於現狀,對於個人來說,並不一定就是不思進取。“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事業我們應該孜孜以求,而對於那些名利之事,我們大可不必計較,還是隨遇害而安的好。有的人錢多了不知該怎么花,而對於相當多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怎么辦?“紅眼病”是萬萬犯不得的。錢多了還容易遇賊惦記――你要這樣想,心態不就平穩了?你開著私家車是神奇,可過不了十年充其量也不過廢鐵一堆;我騎腳踏車上下班,累是累了,可我一來安全,二來還符合環保要求,更重要的是還鍛鍊了身體。千金難買好身體,何樂而不為呀?

既然葡萄吃不著,著急上火也無濟於事,故且把它想像成是酸的,沒吃著也免去牙酸之苦,損失不了什麼。人生就是煉獄,磨難不濟其數,要想活得瀟灑些,就必須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凡事只要想開了,就不會有什麼大不了事的來折磨你。要想心情有好,就得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然而,生活質量的好壞,並不全在於物質方面,更多的還在於自己的心情好壞。一個人成天的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苦惱,即便擁有金山銀山,生活質量也好不到哪裡去。做人更多的應該是關注自己的內在素質,不要跟人家比肚子裡的油水,而是要比肚子裡的墨水。知識才是無價的。任何功名利祿都不能與知識同日而語。我不是說世人不應該去追求物質生活,而是不要被經濟利益所困,讓“孔方兄”擋住了自己的視野。

葡萄是酸的,這這只是對於大多數沒能吃到葡萄的人而言,至於那些吃著葡萄的人,也犯不著太得意,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之類的話來挖苦人。所謂風水輪流轉,得逞於一時並不一定能得意於一世。大家都把功名利祿看得淡一點,知足者常樂,做一個樂觀向上之人,於已、於人、於社會都有益處。

【篇三】

正所謂“知足者常樂。”青蛙雖然居於井底,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可它知中,知足者常樂,它每天高高興興,無憂無慮,悠閒自在,快哉!大雁展翅高飛,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之中,可它不知足,非要追求鴻鵠的志向,每天拚命地往高飛,累得要命,一點兒也不快樂,整天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

其實,人又何嘗不這樣呢?有的人雖然身居陋室,吃著精茶淡飯,可很滿足,天天都很快樂;相反的,有些貪官污吏住著別墅高層,吃著山珍海味,可這還不知足,繼續貪髒枉法整晚夜不能補寐,一聽到警笛聲就不寒而慄,好不累也!劉禹錫住著陋室,可他“無絲竹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淡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因此而感滿足。

陶潛隱居山中,條件簡陋,可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他有“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坦蕩,他是滿足的。

海倫·凱勒,失明失聰,生活在混濁之中,可她卻是滿足的,“我把別人看到的當做我眼中的色彩,把別人聽到的當做我的音符。”

他們都是幸福的快樂的,因為他們滿足。所謂知足者常樂,如果我只要求能有幾口飯吃,有人窩兒住那么我現在就能滿足了,我現在就快樂了;可如果你要求住別墅,開賓士,吃龍蝦,那么可能你忙碌了輩子,也達不到,那么你可能就一輩子都不快樂了,多可悲呀!

知足吧!知足都常樂!為了讓自已的生活不籠罩在悲哀的陰影里,請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