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指導4

 

走出誤區寫作訓練

(說明:針對高考作文出現的問題,

我們選取一些典型錯例,設計成題目,以供訓練之用。高考作文試題不再一一列出。對存在問題略作提示。)

題一:這篇《心靈的選擇》是2002年高考作文,被判為0分。請認真閱讀思考,說說你的看法。

心靈的選擇

(本篇內容與命題提示內容一樣,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絕對偶然)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春,來到~~(白毛女選段),俺艱難地蹣跚在一條不是路的路上,抬頭望去,在凜冽的暴風雪中,俺隱約看見棉花糖一樣的山峰就在前方,透出監考老師般的威嚴。俺心裡暗罵,丫的,最討厭的就是爬山了,何況是這個鬼天氣出來爬山,平時這樣的天氣俺都窩在被臥里聽流行歌曲的,可今。。。

哎,可憐,今天是高考的日子,為了能上個好大學,為了能建設俺們的祖國,為了報答黨的養育之恩(從小就背,都習慣了),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不再象老媽老爸那樣下崗,每天天不亮就出去賣早點維持生計,俺痛苦地被命題專家們扔在了這荒山野地里,他們還告訴俺,在這樣的鬼天氣下,俺要是不趕緊找個避風的地方,必死無疑。

俺真的怕了,風嘩啦啦吹呀,吹得我耳朵根發麻,就象剛才監考老師從身邊走過一樣難受,老師看人的眼神也亦如今天這山上的天氣,陰冷的可怕。。。沒辦法多想,再亂想時間就不夠交卷了,俺走啊走啊,忽然腳底下碰到一個僵硬的東西。神志不清的俺心裡一顫,常聽人說偏遠的地方容易發現財寶啊古董啊什麼的,如果真是的話,俺肯定挖出來就回家,不參加噁心的愚民似的考試,俺爹娘也不用起早貪黑的忙乎生計,再也不用擺個小攤還跟做賊似的成天躲市容那幫土匪了,娘也再不用苦苦哀求那幫土匪,求他們別把俺家的混沌攤就地掀翻,把爐子扔進市容卡車。爹也再不用捨不得上醫院抓感冒藥了,再也不用求醫生能不能把跟感冒不搭噶的補藥劃掉不開了。。。咱有錢了,哈。。。。

想著想著,俺不覺笑了,趕忙蹲下快僵硬的身子,扒開雪地一看,原來是一個凍僵的人。

“丫的,原來是一死鬼”俺不覺鬱悶起來,當天上掉餡餅的夢象肥皂泡一樣破滅後,俺又感覺到身上陰冷起來,這時候監考老師又繞到俺的背後,站了1分鐘零28秒。。。俺氣得忍不住站起來的時候踢了那人一腳,“恩~~~”靠,他還沒死,在俺重重一腳的刺激下,

這人本能的哼了一聲。原來是活的,我嘟囔著蹲下身子,於是俺心裡想:是救他呢還是繼續前行?如果俺救他,可能俺們都會被凍死,因為這樣的天氣俺是沒有能力帶他走出這裡,連俺自己也沒有把握,如果不趕緊找個地方避一避風,俺可能下場跟這個僵死的人一樣。。。俺沒有弄醒他,俺在他身邊堆了一個巨大的雪包,雪包上面壓了一塊俺登山時候,媳婦送俺的紅肚兜,俺一直揣懷裡。如果俺找到救援隊,俺會通知人來救他。。。

又看了那個將死的人一眼,俺站了起來。。。

就在俺準備為了活命趕路的時候,俺又看見了講台前站著的監考老師,目光犀銳,似乎在看著俺,仿佛在告訴俺,如果這樣結束文章,俺的作文肯定不會及格了。。。俺膽怯了,俺爹娘指望我將來能有份象樣的工作,俺也希望將來能有一天出入高級夜總會,開著公家的小車,摟著小蜜,白天開開會,喝喝茶,晚上吃吃飯,拿拿紅包,有空就回家睡睡。。。而這都需要有一個好的背景,俺沒有一個有錢有權的爹,俺不怪他,所以俺就必須要有文化,有文。。。那么首先要先考上大學。。。為了分數,俺。。。。

俺又蹲下來,把俺媳婦的肚兜重新揣進懷裡,然後醞釀了一下勞動人民的情感,俺雙手抓住那人的肩膀猛晃:“同志,同志,醒醒同志~~~~”那人還沒醒,俺一看這樣可不成,俺馬上脫掉手套(話外音:哪個出題的孫子這么寫俺?俺凍死了都要,還脫手套?),開始給那人按摩,其實小時侯聽爹說過,人要凍僵了以後不能馬上按摩,要先用雪水擦身子,然後放懷裡捂著,不然馬上按摩身子會爛掉的。。。可俺顧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是沒文化的出題專家給的意見,不照辦行嘛,俺對著那人按呀摸呀,他終於醒了過來,眼睛吃力的張開,俺笑了:“同志,你可醒了,你沒事吧,放心吧,俺是黨員,俺學了三個代表,俺一定會救你出去的”

那個人一聽這些話,眼睛裡泛著光,緊緊握著我的手,激動地哆嗦:“同志,我,我可找到組織了~~~”我被他這話感動了,忙說:“同志,你先休息一下,別忙謝俺,其實,我今天能這樣做完全是黨多年來對我的莘莘教育的好,是和領導的關心,組織上的信任分不開的。”那人對我這種高尚的品格顯得很是崇拜,困難地從口袋掏出一紙條,照著紙條高聲念到:“我感謝黨和人民對我的關懷,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還有人救我,說明黨沒有拋棄我,沒有忘掉我,我回去以後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以報答黨和國家比海深的恩情。。。”

夠了!”俺凍的實在受不了,還要聽著孫子的嘮叨,要不是為了拿高分,俺費那勁跟你蘑菇,看著他奇怪地望著俺的眼神,俺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緊糾正說:“同志,快別念了,俺心裡現在跟有一個小太陽似的,別提多溫暖了,可是你看,天快黑了,咱還是趕緊趕路吧,領導都等著俺們回去呢,要是趕的及時,沒準俺們上中央電視台的晚間新聞”“喔。。。喔”那人趕緊爬起來,俺跟他攙扶著向前走。。。

暴風雪忽然小了,太陽出來了,俺仿佛看見棉花糖般的大山那頭有一面旗幟,那分明是黨的光輝,在給俺們指引回家的路。。。俺們蹣跚著前進。。。。

好了,老師提醒還有三分鐘交卷子了,俺也該結尾了。。。通過這次活動俺深深體會到,只有學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並用三個代表武裝自己,俺們才能成為新時代的青年人。。

   [提示] 一篇考場作文洋洋2000多字,卻被判為0分,似乎有些不公,但正是這種破天荒的評分,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它給我們帶來哪些教訓呢?前車之鑑啊!

題二:閱讀下面這篇2001年高考作文,改正錯別字、病句和用得不妥的標點,然後指出存在的主要失誤。

誠  信

窗外的雨嘩啦啦地下著,深秋的涼風從窗縫中吹進來,使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抬頭看看四周,偌大的自習教室里燈火通明,同學們都低著頭,奮筆疾書,而我的思緒飛到了很遠、很遠……

小時候,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父母都為我感到驕傲。當時,他們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我也是那么做的。所以,我在他們的眼中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就這樣,我慢慢地長大了,考入了一所重點高中並且成績也比較靠前,父母的工作也發展的不錯,全家人都生活得很幸福。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幸福。在我高一下學期這年,媽媽突然患了癌症,需要動一次手術,且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媽媽動完手術有可能再也醒不過來,再也不睜開眼睛看看他的寶貝兒子……

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是焦急的,同時又是複雜的。挫折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更加堅強,但它也可能會徹底擊垮一個人的鬥志。我就是在這兩者中間選擇了後者。從此,我不再好好學習,開始無故遲到、曠課,並且喝酒、打架。這樣,學習成績自然一落千丈。每次考試過後,我就謊報我的分數,善良的父母相信了我。直到這次高考落榜,他們還不相信我怎么會名落孫山,他們遭到了可能是平生以來最嚴重一次打擊,這份打擊來源於我的虛假,我的不誠信。

我猛然發現,父母額頭的皺紋增多了,白髮也更密了,他們為我付出了所有的心血。

[提示] 主要失誤在於偏離話題,內容單薄。此文主要是寫自己在成長過程的遭遇和挫折,雖有兩個地方點及“誠信”,但無法改變文章的主意。敘述過程相當簡略,字數達不到試題的要求(僅600字左右)。

題三:下面是2000年高考作文,讀後請認真思考,完成文後題目。高中生活

已是第三年了,望著窗外,涼風陣陣,樹葉搖曳,回想起這三年來的學習生活,感慨萬千。如果要問我這三年的學習生活如何?我會回答說,它是多味的:酸甜苦辣樣樣都有。

昏黃的燈光下,滴滴答答的鬧鐘正講述著這夜的故事:寫字桌上堆積如山的作業和厚厚疊疊的書本正描繪這這一夜的戰況,家人熟睡的聲音和我哈欠聲是這一夜的主鏇律。濃黑的夜和燈光後那黑黑的影子早已把我融入其中。該做的作業似乎已經做完了,該背的書也背得差不多了吧?喔,我已經吃不消了,直往下沉的眼皮提醒我該睡覺了,而溫暖的被窩也一直在召喚著我,我要去睡了。

年輕人畢竟是充滿活力的。一覺醒來,想想昨天該做的該背的都已經完成了,滿是完成任務後的歡喜與愉悅,一路好心情地進了學校。歷史課上,老師要提問了,什麼是議會制呀?喔?議會制?聯邦制?早以淹沒在題海里了。於是趕緊在課桌下翻書,可是才在目錄上找到,卻以被叫了起來,站了起來支支吾吾了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來。真希望“哥們兒”能提個醒。老師一句坐下,雖如天下大赦,但緊接著一句“別以為功課忙就可以不背書”,卻使我立馬臉上感到火辣辣的。

星期天出門,碰到樓下鄰居,剛想上前打個招呼。人家卻投來好奇的眼光,哪兒來的陌生人。回家想了半天,豁然開朗。平日裡早出晚歸,總是見不著面,星期日雖然有時間,但卻如大小姐般躲在屋裡只顧看書,很少出門。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酸。真希望下次夜自習回家前還有個太陽頂在空中,至少讓鄰居們多看我幾眼,但這希望看來不免要落空。心中又是一陣酸。

如果說生活有多彩的話,占得最多的要數甜了。忘不了上午考試時看著那一個個陷阱被自己發現,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時心裡的那個興奮勁兒;也忘不了足球場上揮汗如雨,拚命拼搶時的歡樂,活動課上打排球時的盡興;更忘不了學習上有疑難請教老師,而老師則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為你講解,而後心滿意足離開時的喜悅;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相勉勵,團結向上的真情友誼,這些都是甜蜜的。

生活永遠是多彩多姿的,感受生活的多彩,體驗人生的真諦,無論會經歷多少辛酸,但其中過程永遠是美好的,不是嗎?

(1)這篇作文最大的失誤在哪裡?請作簡單扼要的分析。

(2)這篇作文的題目不夠好,請根據原文重新擬題。

[提示] 審題偏頗,行文脫軌。“生活是多味的”不等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行文圍繞“生活多味”便偏離了題意,但是如果能緊扣“答案多彩”來寫,可合題意。下面試作改動(語言及標點儘量保持原狀),以資借鑑。

酸甜苦辣皆答案

已是第三年了,望著窗外,涼風陣陣,樹葉搖曳,回想起這三年來的學習生活,感慨萬千。如果要問我這三年的高中生活如何,我的答案是苦辣酸甜,豐富多彩。

答案之一:苦

昏黃的燈光下,滴滴答答的鬧鐘正講述著這夜的故事:寫字桌上堆積如山的作業和厚厚疊疊的書本正描繪這這一夜的戰況,家人熟睡的聲音和我哈欠聲是這一夜的主鏇律。濃黑的夜和燈光後那黑黑的影子早已把我融入其中。該做的作業似乎已經做完了,該背的書也背得差不多了吧?喔,我已經吃不消了,直往下沉的眼皮提醒我該睡覺了,而溫暖的被窩也一直在召喚著我,我要去睡了。唉,難道高中學習生活只一個“苦”字?

答案之二:辣

年輕人畢竟是充滿活力的。一覺醒來,想想昨天該做的該背的都已經完成了,滿是完成任務後的歡喜與愉悅,一路好心情地進了學校。歷史課上,老師要提問了,什麼是議會制呀?喔?議會制?聯邦制?早以淹沒在題海里了。於是趕緊在課桌下翻書,可是才在目錄上找到,卻以被叫了起來,站了起來支支吾吾了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來。真希望“哥們兒”能提個醒。老師一句坐下,雖如天下大赦,但緊接著一句“別以為功課忙就可以不背書”,卻使我立馬臉上感到火辣辣的。

答案之三:酸

星期天出門,碰到樓下鄰居,剛想上前打個招呼。人家卻投來好奇的眼光,哪兒來的陌生人。回家想了半天,豁然開朗。平日裡早出晚歸,總是見不著面,星期日雖然有時間,但卻如大小姐般躲在屋裡只顧看書,很少出門。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酸。真希望下次夜自習回家前還有個太陽頂在空中,至少讓鄰居們多看我幾眼,但這希望看來不免要落空。啊,生活有時真像一瓶醋,我心中又是一陣酸。

答案之四:甜

看罷上文“苦”、“辣”、“酸”的答案,也許你會以為高中生活一片灰色,其實不然。如果說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那么最閃亮的答案要數“甜”了。忘不了上午考試時看著那一個個陷阱被自己發現,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時心裡的那個興奮勁兒;也忘不了足球場上揮汗如雨,拚命拼搶時的歡樂,活動課上打排球時的盡興;更忘不了學習上有疑難請教老師,而老師則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為你講解,而後心滿意足離開時的喜悅;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相勉勵,團結向上的真情友誼,這些都是甜蜜的。

怎樣看待生活,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也不例外。無論答案是苦,是辣,是酸,還是甜,但“解題”的過程永遠是美好的,不是嗎?

題四:閱讀下面這篇1999年高考作文,完成文後題目。

勇 攀 高 峰

假如連記憶都可以移植的話,我們還有什麼不敢想像、不能做的事情呢?

資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要想奪取科學領域的至高點,就要勇攀高峰。有人也許會不悄一顧地反駁:知不知道有句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但是,我們更明白“人定勝天”的道理。世上無難事,只要敢登攀。敢想,敢做,採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豈有做不成的事情?

就在幾天之前,電視中剛剛報導過中國兩位登山隊員不畏艱險,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五星紅旗插遍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這在外國人看來猶如神話,但是我們中國人做到了,我們是神話的創造者。勇攀高峰的中國人,不屈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當然,他們登上的是實際意義的高峰。作為即將跨入新世紀的年輕一代,我們更應該勇攀科技和做人領域的高峰。

改革的大潮一浪高過一浪,許多不合要求的泳者被推向了岸邊,於是有了下崗工人。我的鄰居張阿姨就是一位。一開始她整日悉眉不展,白髮也不知何時爬上了她的兩鬢,可是後來,她參加了美容美髮的再就業培訓班。從此,她的生命又有了鮮活的色彩,小日子也過得挺紅火。如今誰見到她,怎么也難把她和下崗職工聯繫在一起了。於社會來說,她為自己謀到了生路減輕社會的壓力;於她自己來講,是她學習了新的技術,跨越了下崗後人格上的障礙,這何嘗不是勇攀高峰的表現呢?張阿姨已過而立之年,尚這種不服輸,不怕難的精神,我們青年人就更不用說了。

據報載,國外的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成功,這就更加重了我們的憂患意識,堅定了我們勇攀高峰的決心。當然,人的記憶移植很複雜,也許還要經歷許多次的失敗,但科學家們都充滿了信心;當今科技的難題有許多一時還難以解開,但我們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每一天的太陽都是嶄新的,每一個人的思維都應該是活躍的。記憶的移植必將會獲得成功,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日後我們一定能破譯科學難題的密碼,達到新的人生境界。

  讓我們勇攀高峰。

(1)這篇作文失誤在哪裡?請加以具體分析。

(2)文中有的語句不確切,請指出二三例,並加以改正。

[提示]這篇作文寫記憶移植以外的話題而偏離題意。

題五:下面這篇1998年高考作文(已在正文的括弧中作必要的修改或說明),假如讓你評分,你會給幾分(滿分40分)?請簡要說明理由。

戰勝脆弱

小時候,我常常愛哭。媽媽說我不像一個男兒,而倒像一個女孩。我也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哭——遇到困難。(最後四個字要改為“戰勝脆弱”,這樣才扣題。)

小時候,我聽媽媽說:“我(應改為“你”)很懦弱。”我常常覺得我很懦弱。就拿我小時候的一件事來說吧(,)我小時候很害怕黑夜,(、)老鼠什麼的,一到晚上,我就依偎在媽媽的懷裡,那(哪)兒也不去,光害怕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在我的身上。

小時候,我的內心也很脆弱,常常為了電視劇里的不幸人物而掉眼淚,常常為了花殘月缺而傷心不已。

隨著時光的流動(應為“流逝”),我也開始(刪去“開始”)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也開始懂得了我要做真正的一個(“一個”要移到“真正”前面)男子漢,也開始懂得了,(“也開始”、“了”和逗號應刪)男兒有淚不輕彈(要加雙引號)的道理,也開始懂得了黑夜和老鼠是怎么一回事(“也開始”應刪),也開始明白了,(宜刪“了”和逗號)看到月落花殘(便傷感),那是古人的事了。

隨著星移斗轉,我也開始慢慢堅強了起來。遇到困難,我一聲也不吭,靠自己去拼搏,從不讓眼淚流出。記得我堅強起來過程中有一件事至今還記憶猶新。(此句雜糅,應改為:“我變得堅強的過程中,有一件事至今還記憶猶新。”)這是我上國中(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是一個冬天的晚上(“那是”宜改“在”,以免與上文“這是”撞車),我獨自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往家裡趕。那天(“天”該“時”)剛紛紛揚揚地下了一天的雪,由於路太滑,我不小心重重地滑了一跤。(,)結果腳踏車摔壞了,(。)天又這么黑,(路上)又沒有行人,我當時的心境多想哭啊(刪去“的心境”)!但是我沒有,我深深地懂得,上國中了,就不應該像國小校里的孩子了(刪去“校里”)。(,)要堅強,要堅強,離家還有幾里路,(我一定要堅持住。)那天晚上,我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家裡走去。(這裡應描寫自己終於戰勝脆弱的喜悅)

我是個男人(男子漢),就不該像個女的一樣脆弱(觀點偏頗,女的未必都脆弱)。在我成長的路途中,我這樣不停地告誡自己:我(要)做個好男兒,要戰勝脆弱。

[提示] 本文寫表現“自己”“心理承受力”的事,準確地扣住了材料、要求及文題。能圍繞中心點面結合選取事例展開述說,結構完整,條理清楚。但是,敘事重點不突出,分不清直引與轉述,語言表達毛病不少,有些地方語意不通暢,還出現一些病句,許多標點錯漏。判三類中,24分。

題六:《“樂於助人”精神不能忘》是1997年高考作文,完成文後題目。

“樂於助人”精神不能忘

某雜誌社作一項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同學最讚賞“樂於助人”的品質。“樂於助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一代一代的繼承下來。在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要更加提倡“樂於助人”。

提起“樂於助人”,人們自然會楊到雷鋒。雷鋒這位無產階級偉大的戰士,在他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沒有忘記要“助人為樂”。人們都稱讚: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雖然犧牲了,他的精神卻在發揚光大。全國各地“學雷鋒”活動蓬勃興起。在祖國大地的許多角落都出現各式各樣的“活雷鋒”。

在各個學校都競相開展了“學雷鋒”活動,組織學雷鋒小組。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樂於助人”的品質。在“雷鋒”精神的鼓舞下,學生們爭著做好事。街道上,學生們幫助清潔工人打掃街道,進行“環保”宣傳。敬老院,他們又為老整理房間,陪他們聊天。總之,倒處都有雷鋒的身影。

但是也有一起反常現象。例如,某單位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這表明“樂於助人”的這種精神並不被一部分人重視。可見在青少年中開展“樂於助人”的宣傳是很必要的。

我們都是青年一代,21世紀的主力軍,我們要更好的繼承“樂於助人”的優良品質。提高自己的素質,以便將來更好的祖國建設服務。

(1)請把文中加點的錯別字改過來。

(2)再把最後一段的標點和病句加以改正。

(3)請指出第二、三段的毛病。

 [提示]第二、三段以敘代議,不曾分析說理。

題七:以下是一篇1991年高考作文,失誤嚴重,請認真閱讀原文和段評,而後寫100字以內的總評。

題目:  近墨者未必黑

正文:

在人們看來,近墨者必黑,我不敢苟同。雖然,在人們看來近墨者必定很黑,但是你能說近白者必定白嗎?顯然,這是不合現實的。明月在人們看來是非常白的,簡直是潔白無瑕,但明亮的背面卻是漆黑一片。所以,近墨者未必黑。

[段評]開頭明確地提出了中心論點,這很不錯,但是,人們只說“近墨者黑”,而沒有說“近墨者必黑”,這就沒有準確把握對方的觀點。諺語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沒有“近白者白”的說法,若從“近朱者未必赤”來論證“近墨者未必黑”,則更為精當。而且,明明是“白中有黑”,而不是“近白者變黑”,這與“近黑者未必黑”也難以比。此外,“這是不合現實的”這句話表述不太恰當,可改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看事物往往以偏代全。譬如一個人犯過錯誤,但這不能說明他不能改正錯誤。可是,人們往往將自己的偏見強加於人。我不否認近墨者確很黑。但能說它沒有白的一面嗎?人們往往把相同的事物在一起說成物以類聚,但是,近墨者與墨雖然相似,但畢竟不同,區別不是很大,但有區別,既然不能說是相同,正如近義詞僅僅是“近義”而已。

[段評] 思路不清晰,“近墨者未必黑”喻指接近壞人不一定會使人變壞,談的是客觀環境與人的關係問題,而不是“以偏代全”的問題。段末兩句對“近墨者”與“黑”的關係的闡釋不清不楚,類比論證也很牽強,著是因為考生對“近墨者未必黑”的含義缺乏正確的理解。

列寧曾經說過,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謬誤。近墨者再黑一點就是名副其實的黑了。可是,我們因為這而說近墨者必黑。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經過了萬次的失敗與挫折,終於成功了。我們因為他失敗了萬次而說他沒有成功吧!可見,近墨者未必黑,有時往往是變白的基礎。任何偉大發現,任何驚人的創舉,往往是經過無數次失敗的“黑”才變成成功的“白”的。

[段評] 本段材料不能證明觀點,愛迪生的例證,只能闡明“有志者事竟成”或“失敗乃成功之母”,而無法證明“近墨者未必黑”。至於把“失敗”喻為“黑”,把“成功”喻為“白”,那是很不貼切的。兩個“因為”句表述不清,甚至把意思搞反了,可分別改為“我們能因為這而說近墨者必黑嗎”,“我們不能因為他失敗了數萬次而說他沒有成功吧”。

所以,近墨者未必黑。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能因為遭到許許多多挫折與失敗而認為沒有成功的希望,而要有堅強的毅力,頑強的決心,不能屢戰屢敗,而要屢敗屢戰,只有這樣“黑”才會變“白”。

[段評] 再次點題,收束全文,這也較好。但是,從失敗與成功的角度來闡述,那就離題了。再者,“近墨者未必黑”是指“近墨者”能保持高潔的品德,不受“墨”的影響而變“黑”,而不是說“黑”必定會變成“白”。

[總評]

提示:認真閱讀原文和段評並加以思考,然後從整體評說。

題八:閱讀下面的三個高考作文片段,依次指出各自的失誤。

片段一:

鸚鵡與喜鵲的對話

 一隻五彩的鸚鵡與一隻灰喜鵲在一棵大樹上相遇了。喜歡饒舌的鸚鵡對灰喜鵲說:“喜鵲呀,喜鵲,我看你整天在森林裡飛來飛去,不是替這棵樹捉蟲,就是替那棵樹捉蟲。你難道生就一副奴顏媚骨。”喜鵲沉默了一會,然後意味深長地說:“森林是我們鳥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如果樹上的蟲子不捉,就會發生蟲災。那時候森林就會覆滅,我們也無家可歸了。”鸚鵡不以為然地說:“沒有這么嚴重吧?森林裡的鳥兒多得是,別人不忙,你就忙得歡。老兄,你看我不用捉蟲多么愜意,你還是跟我學學吧!”喜鵲這回沒有理睬它,拍拍翅膀去捉蟲了。因為它知道鸚鵡不懂得奉獻的含義。

片段二:

  這是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都背著嶄新的書包上學去。那橋邊正走來一群孩子,胸前飄揚著紅領巾,後面跟著一個正背著一個女孩子的男孩,正遠遠地走來。

  他跨著輕快的步伐,正沿著那花壇走來,臉上洋溢著美美的微笑,正和背上的女孩高談闊論,兩隻手扶住那小女孩,手裡還拿著兩個拐杖,河面上的風吹過來飄起他們的紅領巾,在陽光中緩緩走來。

片段三: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人類的一些夢想就可能實現。“托物言志”是詩人與文人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魯迅曾經自喻為牛,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假如把魯迅的記憶移植到牛身上,那么豈不是讓一些後輩拜牛為師,讓一些編輯部的編輯找牛要稿子嗎,這豈不很可笑。再假如自己的母親希望變成一隻自由翱翔的鳥,那么把母親的記憶移植到鳥身上實現母親的夙願,豈不是讓自己的子女對著一隻鳥喊“媽媽”,再假如人人都有一種“托物”的思想,人人都去移植記憶去實現願望,那么這個社會豈不成了動物世界,有人會對著一隻豬叫老師好,也有人會對著牛彈琴說這是自己的愛人,這樣乾坤混淆的世界難道很好嗎?

提示:“片段一”是1995年高考小作文,題目要求考生任選兩種鳥,展開想像寫它們的對話,內容應與詩歌《鳥的對話》有關。——請注意對話的內容。

“片段二”是1997年作文選段,題目要求根據“材料1”展開想像,描寫小新背小牧上學的情景。——請注意描寫的真實性。

“片段三”節選自1999年高考作文,其想像從“托物”從“希望”展開很不合理。比如“母親希望變成一隻自由的鳥”,只是表現母親嚮往自由,因此“把母親的記憶移植到鳥身上”,讓“子女對著一隻鳥喊‘媽媽’”,豈不荒唐?況且“記憶”並不等於“身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