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柴靜觀後感800字

柴靜的《穹頂之下》是一個長達104分鐘的紀錄片,引起國人對中國環保話題的各種討論。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穹頂之下柴靜觀後感8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穹頂之下柴靜觀後感800字篇1

霧霾可以倒逼政府調整發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個公民反思自己的行為,而種種訴求最終都會歸結到改革這一層面。

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視前主持人柴靜又回到了公眾視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頂之下》,多個污染現場尋找霧霾根源,多國實地拍攝治污經驗。這部時長103分鐘的霧霾紀錄片,成為當天社交媒體熱議話題。

與其他霧霾報導相比,《穹頂之下》延續了柴靜作品一以貫之的審視、追問和投入: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實之外,不再有無謂的指責與旁逸斜出的纏繞,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問題上,紀錄片以翔實的數據與權威的演示,不迴避,不演繹,直指問題的癥結所在,即我國空氣污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而能源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的問題。這不僅關乎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乎國家的治理體系、能源戰略及產業結構。

從歷史、他國的治理經驗來看,英美等國“在治污前20xx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現實,不僅帶給人們希望的曙色,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治理霧霾的緊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別是面對管理與執法的困境,應該有所突破。

蔚藍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語文 課本中,生命的意義正在於一代代的血脈關聯。治理霧霾不僅是科技問題,也不僅是政府行為,還應該成為這個社會波瀾壯闊而又委婉細緻的公民行動。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組織,都有責任將緊迫感化為切實的行動力。

走過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幾十年,中國社會儘管目前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利益訴求,但在穹頂之下,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都無可逃避。因此,霧霾最嚴重的時期,固然意見有分化、表達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達成共識的時期。霧霾可以倒逼政府調整發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個公民反思自己的行為,而種種訴求最終都會歸結到改革這一層面。

公眾是空氣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義行動起來。從完善立法到調整公共政策再到調適公民個人作為,充分發揮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組織“心底有愛惜”的力量,改變我們的大氣環境,進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讓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讓全球每年35萬至50萬人早死這樣慘烈的數字消失,讓霧霾成為歷史,這是宿命,也是責任。

穹頂之下柴靜觀後感800字篇2

20xx年2月28日下午,從央視離職後一直沉寂的柴靜通過各大網路視頻網站發布了一個長達104分鐘的紀錄片: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片引起國人對中國環保話題的各種討論。

環保問題在我國已經不是第一天提出的需要重視的問題了,但一位記者關於霧霾的調查得到國人如此熱烈的反響尚屬首次。除了這場演講本身精彩絕倫之外,更能說明的問題是:在環保方面,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作為普通大眾,在我國環保改善的問題上,我認同柴靜的觀點:我們不能僅僅去等待國家建立一個強大完善的體系,我們需要依靠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意志去參與環保事業,守護我們的家園!

說起環保,很多人覺得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不知該從何做起,其實環保就在我們身邊。比如節能減排,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能做到。比如當我們離開房間10分鐘以上,當我們在白天看見公共區域的燈還亮著,那么請您隨手關燈!還有,當我們能開風扇的時候,請不要開空調;當我們離開辦公室1個小時以上時,請關電腦。在三月里你熱衷於參加各種抽獎促銷活動的時候,不妨和你的家人一起參加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時”停電活動。因為每節約1度電,就減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

說到環保,不能不說到節約。我倡議能循環利用的一定要循環利用。生活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很多,包括水、紙張、塑膠製品、電池、衣服等。至於如何循環利用各類資源不必用過多文字去贅述,方法很多,踐行才重要。值得高興的是,我在公司看到了實實在在踐行循環節約理念的行為。例如,為了提高紙張有效使用率,公司很多部門的做法是專門在列印室設定列印紙張回收處,只要是單面使用過並完好的紙張,都將回收到回收箱,科室同事自覺使用回收紙列印內部檔案。有一次財務的同事提醒我,日常費用報銷的列印單只需要用半張A4紙,剩下半張紙可以裁下來作下一次列印報銷單使用。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張紙的節約。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煤、水。生產1噸紙需要木材0.875噸、煤0.5噸、水375噸,造成35%的水污染。浪費紙就意味著資源浪費。紙張需要木材來造,就要砍伐木材,毀壞森林,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土流失。而節約紙張就可以保護森林、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境、減少支出、節約資源。

“一個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點點事情,可以讓事情本身變得更好,他心裏面就能夠變得踏實了。”確實,哪怕只是因為自己隨手把水龍頭關緊而避免多浪費了一滴水,但只要做了,心裡就會很踏實,就會很高興。因為我們在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在努力。

愛護地球,珍惜資源,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希望你與我同行。

穹頂之下柴靜觀後感800字篇3

《穹頂之下》圍繞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它讓人們了解了中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必將影響著我們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除了對現在大氣環境的擔憂之外,感觸更多的是,柴靜直面問題的態度,這個大調查是她辭職後,以一個前調查記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認真,源自內心,觸發了萬千觀眾。

細想一下,柴靜從國家、企業、個人幾個層面揭示了環境污染的原因,並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保護我們的環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藍。然而,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這是一個大層面上的調控,我們能做的很少,但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卻很多。就像紀錄片後面柴靜講的幾件事,碰到建築工地揚灰,我們可以跟老闆協商,讓他用網兜蓋起來;碰到餐館油煙太大,我們也可以建議老闆加裝吸油煙裝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時撥打12369。其實生活中我們能做的遠不止這些,譬如我們可以改變出行習慣,多坐公交少開車;節假日儘量不要燃放煙花、爆竹,選擇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儘量多種植一些樹木,增加綠化,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將為整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面對複雜多變的霧霾污染,也許柴靜一個宣傳片起不了什麼決定作用,但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還是一個母親,她的勇敢都值得我們敬佩。在以前,我們也許認為霧霾只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天氣,不清楚他的破壞性,但是當有人站出來,理性的告訴了我們它的危害,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它,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就要改變以往的陋習,多為環境保護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雖然我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為這件事我能為環境保護做了一點貢獻,那么我們心裡就會踏實很多。如果我們能夠克制自己,節制身邊人,人人參與保護環境,那么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霧霾,神州大地自會山清水秀。

在人類與霧霾的鬥爭歷程中,穹頂之下不應該是柴靜一個人在戰鬥,我們13億人同呼吸,共命運,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