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樣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樣 

日前,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上,華中師範大學心理系主任劉華山教授講了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一個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因一點小事與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頭上敲。當老人因傷致死後,該生若無其事地繼續複習,又連著三天參加期末考試並發揮正常。一星期後,外出的父母返家才發現此事。當他被抓起來後,對犯罪情節毫不隱瞞,公安人員問什麼答什麼。最後,他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劉華山教授說,儘管許多學校都建立了心理諮詢室、測量室,但這個不久前發生的例子,仍在告誡我們,心理健康是需要更深入研究與認識的。

那么,究竟什麼才是心理健康呢?如果有興趣,請你不妨用專家的話來對照一下自己。

心理健康的六條標準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劉教授說,現在大家都比較認可的有六條:1.對現實的正確認識。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能現實地評價自己,不過分地顯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悅別人。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又怎么談得上喜歡別人。3.自我調控的能力。能調節自己的行為,既能克制自己的衝動,又能調動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更高級目標。4.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關心他人,善於合作,不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於人。這種人有知心的朋友,有親密的家人。而不健康的人,人際關係緊張,處處利用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5.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這種穩定與協調包括理想與現實差距的調適,包括認知與情感的協調。6.生活熱情與工作效率。人人都會有苦惱,但心理健康的人能從生活與工作中尋得快樂。

心理健康要兼顧內外

除了以上六條標準,劉教授還提出,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顧。

所謂兼顧內外是指,對外,要人際關係良好,行為符合規範。對內,基本需要獲得滿足,心理機能正常。與此相反的是兩種人,一是只顧自己需要的滿足,不顧社會規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什麼都可以乾。這種人一般具有反社會的人格,如許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的人千方百計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要求,但又感到苦惱,因為自身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比如過去有很多勞模很努力地工作,從來沒休息過星期天。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按照外界的觀念,一休息就不像勞模了。久而久之,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心理狀態也自然不會好。只有行為符合外界的規範,又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徵。

心理平衡不是心理健康

劉教授還提出,心理健康並不是平衡與適應狀態,而是兩極中的中間位置。通常人們把適應理解成對周圍環境的順從,把平衡理解為內心無衝突,但這並不是心理健康。他說,如果說“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部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衝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么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左右逢源,上下討好,這種人算不算健康?其實,這種人只能叫做沒有靈魂的軀殼,有教養的市儈。和社會邪惡勢力有共鳴的人,應該說是最大的不健康。

心理健康也有層次高低

劉教授認為,如果把清除過度的緊張不安而達到內部平衡狀態稱作“消極的”或“低層次”的心理健康,應該提倡的是“積極的”或“高層次”的心理健康。這種狀態意味著總有高尚的目標追求,能發展建設性的人際關係,從事具有社會價值的創造,追求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尋求生活的充實。它的實質就是老有追求,始終是一個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過程

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過程。我們說心理健康,不是說沒有失敗,沒有衝突,沒有痛苦,而是能夠有效地進行調整,並在這種狀態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心理健康是一種人生態度

劉華山教授最後說,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事物。這種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嘗試付出、伸展自己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這種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標,但他能放棄作“完人 ”、“超人”的念頭。比如目標非常崇高,可是我又達不到,就會有失敗感。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標,但目標不要太完美,既要積極進取,又要正視客觀現實,有一定程度彈性的道德準則。而缺乏道德觀念與堅持“超道德”觀念正是人格異常者與神經症患者常見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