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作文:讀書成就夢想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中華民族五千餘年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促就了多少令人拍案叫絕的書籍,又激發了多少學子們對夢想的追求啊!

從古至今,文學泛起的點點波浪就哺育著許多勤奮好學的人,人們不因為貧困而放棄讀書,不因為科技不發達而忘記對知識的渴求。讀《水滸傳》,我仿佛結識了一位位豪爽無畏的綠林好漢;讀《唐詩三百首》,我仿佛看見無數揮毫舞墨的詩人;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我仿佛也隨著人物經歷了風風雨雨;讀《城南舊事》,我被那樸實、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好書永遠陪伴著愛學習的人,不僅使人終身受益,更鞭策和激發著人們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嚮往未來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一個人如果讀完書就忘得精光,沒有透過文字理解更深層的意思,沒有思考這本書的意義,那簡直就是白廢。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和“思”同樣重要。身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接班人,我們只有勤奮學習,才能給國家的繁榮添上更光輝的一筆,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講大道理著實太空洞,不易理解,不如講一個故事來得貼切。19xx年,12歲的周恩來讀了許多進步書籍,養成了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從書中懂得了很多道理。一天,老師問學生:“你們為什麼而讀書?”一個同學說:“為明理而讀書。”另一個同學說:“為家庭而讀書。”還有的同學說:“為賺錢讀書。”周恩來則鏗鏘有力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才12歲就已懂得這道理,更何況我們?慚愧之餘,我不免心生感慨:知識給人的力量是何等偉大!它無私地為人們奉獻著知識的甘霖,哺育著億萬或貧窮、或富有的人,為他們點亮了前進的路,照亮了夢想。

沒有讀過好書的人是貧窮的,沒有身懷夢想的人是既貧窮又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