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衛水文化作文

觀糧一直追求大目標、堅定大方向,矢志不渝。近幾年,使心中的大目標有了世紀之光,所以窮忙乎、有事做,總有乾不完的己之所愛且勇往直前,以苦為榮、以榮為樂、樂在其中,儘管身體硬朗,觀糧是不愛像孔夫子那樣周遊列國的。每每周末亦不曾清閒,甭說公休,公休從來與咱無關。若不是有人盛請強邀,觀糧是不會遠足的。即便遠足,也大都是與眾所周知的己之所愛相關聯的於事有補、於業有益之雅操。

前年此季即20xx年4月13日,擱不住文學小築眾友之約……寫了配圖之文《春遊潞王墳》;

去年此時20xx年3月30日,應邀赴會……寫了《奇石秀雕精氣神 —新鄉市“旅遊杯”太行精品奇石展印象記》配圖類文;

今春20xx年4月清明節期間,擱不住家人生拉硬拽……寫了圖文匹配的《人面桃花對春風——唐莊桃園覽勝記》。實際上,那天的桃園覽勝之後,余餘興尚存,還乘車兜風看了鳳凰山礦山森林公園,流連忘返、拍了一轎車的“峰光”圖片,我那個大孝之子,揶揄道:“爹呀,來時您不願,來之又忘返,叫人情何以堪?清瞧了,這一堆照片,您不是大發感慨、就是思緒萬千忙到大半夜、吸上兩盒煙;本來拉您上山、是想讓您清閒。這倒好,事與願違、陷子於不義,今後遠足還帶不帶您!?”當晚,因忙於公家現場會資料,僅僅記敘了《唐莊桃園覽勝》、僅僅吸了兩盒煙——寫出了現場會發言稿《我們是如何紮實開展民眾文化工作的》,而那一大堆“峰光”圖片也就束之高閣了。

前幾天,觀糧打電話給城南莊的城南居士——新鄉市網路文化隊伍——文學小築的頭頭兒之一,觀糧本來是邀其翌日參加“遲夫作品研討會”嘞,Sorry——在人家事兒上、不是紅事兒、是白事兒;白事兒者,不是好事兒、是天大的正經事兒……觀糧萬歲——理解之!但是,城南居士他還有話呢:觀糧呀,有個“好兒”,你得接——星期二潞王墳第28屆牡丹花會盛大迎客日,你得去、你不去等於此會白開,正要給你打電話嘞!餘思忖:這咋弄?看好兒、正好兒,兄弟單位、觀糧工作過的老根據地——北站區耿黃鄉(今為鳳泉區耿黃鎮)文化站搞嘞不錯,正說去瞧瞧嘞——巧的很、雙喜臨門——這是一個開眼界、對外交往、促進文化繁榮、交流的好時機。徵得鎮主管副鎮長劉鎧瑊同志同意,如期成行。

耿黃鄉發展了,現在是耿黃鎮,鎮治所還在老地方耿莊西頭、路南、坐南朝北。離開這裡28年了,中間蒞臨若干次,除了換了一茬茬兒人、增添新治便民之門、偶遇老同事之外一切如故,觀糧並不陌生。高大白淨的熟人耿鳳霞主任微笑著問明來意,就朝現代化辦公的、一群年輕人中喊道:小王,有人找你! 立刻有位30齣頭、麗麗亮亮的女子離位來到我倆跟前。耿主任做了彼此介紹,道明來者系“咱鄉有名的老同志”和來意,這位名叫王瀅的王站長就親切愉快地接待了觀糧。在機關大樓後面漂亮整潔的文化站門前開門時,王站長笑著說:我認識您,那天現場會上,您還給我們講解有關情況呢。喔,人太多,我記不清了。王站長實打實地就該站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站的情況、現狀,說給我、叫我看,我很滿意,看到不少精彩、有創建之處,表示向該站學習。王站長謙虛地說:哪裡哪裡……然後,我向她道明這是今天特意回北站來的第一站……時間、行程所限,於是就拿出事先準備的隨身碟,向她考取了相關圖文、視頻資料,便於進一步學習研究。王站長說,她很愛鄉鎮文化事業。觀糧也看出來了,表示讚賞,相信她一定會做得更好!

按照城南居士約定時間,觀糧抵達目的地——“中原定陵”潞王墳大門口,觀看了當地民眾文藝隊的精彩演出,見到了前來組織、出席潞王墳第28屆牡丹花會盛大迎客日的老朋友周馮建、叢山、湯笑雲等社會各界朋友。文學小築團隊與廣大民眾一起參加了牡丹花迎客開幕式。然後大家免費進園遊覽賞花。我給當地民眾文藝表演隊部分演員拍了照,問她們是哪村的,說是武陵村的;又問演出費多少,說是義務的——哇,原來這裡跟我們王村鎮一樣,也有“鄉鎮文化志願者隊伍”呀!這時扭頭一看,我已經同文學小築的朋友們走散,只好獨自信步漫遊,登上潞王墳塋最高點,又下來,找一處牡丹園觀看,而後重點詳細觀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明朝石制的文武官、控馬官和眾多神獸“儀仗隊”,沉浸於那個時代的遐想之中。一大晌,拍了不少圖片。臨近中午電話聯繫,靜待中,與城南居士、靜水流、開練和眾多文友取得匯合。

三月初六季春間,

應邀賞花又一年。

文化交流逢盛世,

帝王空餘非遺產【注】。

【注】非遺產,系指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首家鄉鎮文壇 衛水文化沙龍 領事

新鄉環宇橋·花卉城民間文化大使

牧野區地名專家

牧野大地天仙真人空名君觀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