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600字

該書的主人公霍爾頓是箇中學生,出身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不喜歡讀書,整日游遊蕩盪,被學校開除過三次。又一個學期結束時他又因5門功課中有4門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他不敢回家便在外面遊蕩。後來,他為了見妹妹一面就又回家了,他對妹妹說他想當麥田裡的守望者,想去西部謀生,但後來為了阻止妹妹與他一同出走,他又留下來了並生了一場大病。

這本書出版之後,社會對待這本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讚賞,認為大人們可以通過這本書來提高對孩子們的認識,來了解孩子們的心理,而青年人通過這本書可以提醒她們社會的險惡,提醒他們要認清現實、自我保護。而另一種是批判的,認為書里充斥著髒話,主人公吸菸、喝酒、玩女人、讀書不用功還老被開除,青少年讀完這本書多多少少會受到一點影響。但經過時間的考驗,這本書成為了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之一。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時,我注意到的不是裡面充斥著多少的髒話,注意到的是作者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現實主義的筆觸,生動而細緻地描繪了一個中產階級子弟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實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文明的實質。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社會裡,人民的精神生活卻越來越空乏,許多青年選擇用頹廢消極的方式來抒發自己對現實的不滿,但霍爾頓雖然很叛逆,他用自己的方式對抗著現實,但卻有著自己的理想,他想要成為麥田裡的守望者,保護在懸崖邊上奔跑的孩子們。從表面上看,霍爾頓是個壞孩子,那是因為大人們無法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就是因為大人們往往都用這種粗暴、主觀的方法來看待孩子們,才會造成兩代之間日漸加大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