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必吃的五款美食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

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節氣養生五款食譜推薦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年9月7日到9日將迎來寒露節氣。寒露節氣燥邪最明顯,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所以,白露節氣養生應滋陰補肺、益氣健脾。天氣網小編在此推薦白露節氣養生五款食譜,寒露節氣來臨不妨試試嘗嘗鮮。

大棗烏梅湯

原料:大棗20克,烏梅2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大棗、烏梅洗乾淨,人沙鍋加水適量,文火煎取濃汁,兌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陰、益氣、斂汗。陰津虧虛所致的煩熱口渴、氣短神疲、盜汗不止等。

鯽魚紅糖甜杏湯

原料:鯽魚1條(約500克),甜杏仁12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鯽魚去掉鱗、腮,剖除內臟洗乾淨,切成幾塊,將鯽魚與杏仁、紅糖一併熬湯,魚熟後即可飲湯食魚(可稍拌醬油)。

用法:食魚喝湯,適量。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理肺。慢性支氣管炎,症屬氣陰虧虛型,症見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咳嗽痰多、氣短聲低喘促、咳劇或痰中夾有少量血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