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滿:小得盈滿為小滿

每年5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交小滿節氣。“小滿”同前述的“驚蟄”、“清明”一樣,是反映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出現生長發育現象的節令。其意思是自然界植物比較茂盛、豐滿了,以麥類為主的夏收作物的子粒逐漸飽滿,但尚未到最飽滿的時候。

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日:“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陳希齡在《悟遵憲度抄本》中也雲:

“麥粒將已充足,亦為小滿。”按現代的說法,就是夏熟作物尤指小麥的子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此時節,除東北和青藏高原未進人夏季以外,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都在22C以上,為“浦夏荷香滿,田秋麥氣清”的真正物候意義上的夏季。而在長江以南地區,那滿山的映山紅紅遍山野,潔白的桅子花、黃色的棣棠花、紫色的丁香花都在爭紅斗綠。

民以食為天、以地為業,農事以物候節時而生、而存。所以,農人們在“小滿”節後是十分繁忙的。長江及以南地區的諺語“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就說得十分明白。.這裡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裡的莊稼需要充足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子也等待著農人們去春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子油;田裡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裡的蠶寶寶也得細心照料呀—“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縹絲。如《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縹絲,晝夜操作”。

與此同時,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也正如宋人陳造在《早夏》詩中所說:“鰣魚入市河豚罷,已是江南打麥天。”夏收作物已經成熟收穫。你說忙不忙!

不過,長江中下游地區還流行這樣的農諺:“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說的是如果“小滿”期間雨水偏少,就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乾旱。因此,南方地區的農諺又賦予“小滿”新的寓意:“小滿不滿,乾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用“滿”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陽寸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這方面的諺語還有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就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說法;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說。這裡的“滿”字,均超越了作物顆粒飽滿之意,而是指雨水多的意思了。

“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沿長江江南早稻已進人分孽後期或拔節始期,應及時烤田控制無效分孽,保穗增粒促高產。中稻此時要爭取早栽,以利增加養分的積累繼而提高有效穗數。此時也正是苗期棉花的快速生長期,要及時定苗、移苗、補苗,以利早發健長。

另外,沿江棉區,此時雨水較多,加之土壤戮重、通透性差,應勤中耕鬆土,以促根壯苗。

此時,淮河以北的黃淮、華北冬麥區,小麥已接近成熟、的麥收季節。同時,也是春播作物旺盛生長、夏播作物準備播種之時,自然也忙得不亦樂乎。不過,“小滿”節後,上述地區的小麥就進人乳熟後期,最忌高溫乾旱天氣。若在此時出現30℃以上的日平均氣溫和低於30%的空氣相對濕度,並伴有每秒3米以上風速的“乾熱風”天氣,就會給小麥造成嚴重影響。

所以,就有了“麥怕四月(指農曆)風,風后一場空”,“小滿不滿,麥有一險”等地方農諺。這也意味著對麥田管理應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乾熱風”災害的預測防禦,減輕“乾熱風”對小麥的危害。

對北方的果樹而言,此時正進人第一次果實膨大期,“小滿”節令期間,氣溫高、蒸發蒸騰量大,易出現初夏旱導致落果或致使花芽分化受阻。因此,要適時辛卜水防旱。

另外,小滿此時也是西北高原收穫被譽為“軟黃金”的羊絨的時期。在抓緊采絨的同時,還要注意天氣變化,謹防早采使山羊受到強低溫天氣的影響,如流行於西北的農諺“小滿溫和春意濃……抓絨剪毛防冷風”,就說明采絨時要兼顧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