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的順口溜: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立春節氣

每年的公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立春表示春季開始,萬物有了勃勃生機,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中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時至立春,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趨於上升或增多。

雨水節氣

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為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不僅表征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

驚蟄節氣

太陽黃經345°至360°(0°)的一段時間 ,每年3月5日(或6日)為驚蟄。“驚蟄”,是“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古代分驚蟄為三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此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冬眠的動物開始甦醒。北京地區,北海冰 融化,雁飛,蜜蜂開始群飛,春雪終止,榆樹開花。

春分節氣

太陽在黃經上自0°至15°的一段時間。春分點系天文學名詞,全球通用,因這個時刻處於春季的中點。古代的春分分為三候:玄烏至,雷始發聲,始電。此日陽光直射赤道,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點位置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晝短而夜長。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春季開始。春分時節,在中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

清明節氣

4月初。清明源於“清明風”。春秋時《國語》中記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是冬至後吹過45天條風和45天景風以後吹來的溫暖清新的風。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正是種植莊稼的大好時節,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所喜歡的。清明時節正是冷暖空氣衝突激烈的時候,勢力減弱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濕空氣常常在長江一帶交鋒,致使江南地區常常“乍暖還寒晴復雨”。“清明雨”對植物生長尤為重要,農諺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之說。

穀雨節氣

4月20日左右為穀雨。穀雨節氣的名稱,來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表示這個時期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不過這穀雨的谷字不僅指穀子這一種莊稼,而是農作物的總稱。諺語說“穀雨無雨,交回田主”,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說明雨水的重要。

立夏節氣

5月5日是農曆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

小滿節氣

小滿,太陽黃經為60度。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芒種節氣

每年六月六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夏至節氣

夏至(summer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

小暑節氣

太陽黃經105°至120°的一段時間,傳統上為夏季第五個節氣。小暑前後,一些地方雷暴天氣增多,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短時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