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元節的作文範本素材

篇一:關於中元節的作文

閩南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我們這美麗的家鄉——閩南同樣也具有別具一格的民俗民風:有跑王的端午節、看煙花的元宵節…但我還是喜歡最有閩南特色的走火炬中元節。

盼啊,盼啊,盼……終於盼來了家鄉熱鬧的中元節了。這一天,可熱鬧了……

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他的母親被關在了地府里。地藏是個孝順兒子,不忍母親被折磨得不成樣,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徇私把母親放了出來。沒想到牢房裡的小鬼蜂擁而出,成了各個地方的“游鬼”。所以,人們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游鬼以保平安。我覺得地藏菩薩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覺得連傳說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到了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擺出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發粿、水粿、雞蛋糕,特別是我最愛吃的松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聽說做的大米要放到井裡浸泡幾天呢。蒸熟的松粿雪白雪白的,松、糯、軟、冰,夏日裡能吃出一片冰涼,比冰淇淋還好吃,且更綠色。現在因為商場多了起來,購物比做這些小吃簡單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幾天,大人們則會次數繁多地帶我們去逛商店,讓我們“大開殺戒”。但我還是很懷念松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們製作中的樂趣。

說說中元節這天晚上吧。這天晚上,不等太陽公公說再見,大家就開始準備上香了。六點多時,剛開始還只是一兩戶人家,可過了一會,就陸陸續續的愈發多了起來。香菸繚繞,燭火搖曳,煞是熱鬧。絡繹不絕的香客摩肩接踵,鄉音中熱情地相邀,於是乎甩開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開懷,圍坐一群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爾。夜色漸漸的來了,孩子們喜上眉梢,因為屬於我們時光到了,小夥伴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點燃了,呼朋喚友,蜂擁著遊走於阡陌、田間,嘻嚷著誰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條夜行的火龍映照著燦爛的童顏,徹夜不眠。於是,大人們品味著鄉俗,放鬆著盛夏下的身心,孩子們追逐著鄉俗,娛悅著66無慮的童年……

故鄉的文化底蘊深厚,“鬼節”的傳說中也洋溢著濃濃的鄉情!我希望我們的故鄉——閩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篇二:關於中元節的作文

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匯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儘管經過千餘年主動的順俗和被動的歸化,佛教的蹤影還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眾的中元節俗活動中。首先是那名目。盂蘭是梵語的音譯,是“倒懸”意思,盂蘭與盆合起來是救器,即“救倒懸器”;另外,盂蘭盆也可以解釋為“救倒懸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飯食”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