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宋代清明習俗

清明上墳

宋代江南詩派的重要人物高菊澗在《清明》一詩中就形象地描述了宋人清明上墳的情形: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由此可見,寒食、清明節既是家家上墳、人人掃墓之日,同時又是生者相聚,親友相會之時。

清明美食

在節日中,飲酒是不受限制的。此時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人們除了在“江頭吃飲,踐踏青草”外,還在“芳樹之下,園圃之內,羅列杯盤,互相酬勸”。人們在節日中歡飲美酒,吃著節日美食,悠閒而自在。

據說,大文豪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特別喜食饊子,他在《寒具詩》中寫道:

縴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由詩中足見饊子受歡迎的程度。自古文人總是借物抒懷,蘇東坡在《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其二中生動地描繪了宋代人在清明節吃五侯鯖的感受。

紫駝之峰人莫識, 雜以雞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鯖, 儘是猩唇與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槍, 何必開爐鑄予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 入手當令君喪魄。

清明節插柳

清明節插柳是自古有之的傳統習俗,到了宋代仍在沿襲。蘇東坡在《詠柳》一詩中說道:

長恨漫天柳絮輕,

只將飛舞逐清明。

宋代詩人方岳在《柳》一詩中亦有這樣的詩句:

粥香餳白清明近,

斗挽柔條插畫檐。

此外,宋代詞人晏殊、晏幾道、柳永、方千里、陳允平、周邦彥、吳文英等也有寒食節詠柳的不俗之作,如晏幾道《浣溪沙·柳》詞道:

二月風和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弄日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台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宋詞人、婉約派創始人柳永的《玉樓春·柳》詞為:

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殢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誇得意。

章街隋岸歡游地,高拂樓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學風流,餓損宮腰終不似。

清明饋宴

每年的清明節,皇宮內依然要舉行清明饋宴等娛樂活動。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有幸參加在禁苑內皇帝寒食饋宴,有感而作《三日赴宴口占》,詩寫道:

九門寒食多游騎,三月春陰正養花。

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雙鬢惜年華。

可見,當時能享受朝廷饋宴之邀,實屬幸事。而宋政府對清明節的假期也有了相關規定。如,對產鹽區的居民有特別規定。

寒食禁火

據《食貨志》記載:1008年,就是大中祥符元年,下詔瀘州南井灶戶,遇正、至、寒食,各給3天假。

南宋時期,清明實行禁火規定。詞人畫家周密在其《癸辛雜識》中,就記載了一段關於寒食節官家查處百姓對禁火執行情況的詳實故事。

《癸辛雜識》中講道:

綿上火禁,平常年月要禁火七天,喪亂之年則禁火三日。

寒食這一天,鄉里的社長一夥要挨家戶用雞毛查撥各家灶灰,一旦雞毛稍焦卷,說明這家沒禁火,就要罰香紙錢。特殊有病及年老不能吃冷食者,要么認罰,要么就到介公廟求神卜卦。卜到吉卦,就可以燃用木炭,如卜到不吉,則寧讓死也不讓用火。百姓無奈,大冷天想吃點熱東西,或者把食物放在太陽下,或者把食器埋藏在羊馬糞窖中,以求保暖。

到了宋代後期,寒食節禁火的規矩就不那么嚴格了。一些地方的民眾有在寒食節燒紙錢的,也有改在清明節取新火以後再去掃墓。

所以,過寒食節的習俗只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由於寒食及禁火禁菸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方便,一些地方過寒食節也只是清明節前的一天時間,有的地方甚至寒食節、清明節都不分了。

發展到後來,寒食節已經完全被清明節取代。清明節假日期間掃墓、踏青、盪鞦韆等,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清明飲茶

宋代,清明飲食習俗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詩人楊萬里《送新茶李聖俞郎中》詩道:

細瀉谷簾珠顆露,打成寒食杏花餳。

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茗飲》說道:

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

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由此可見,飲茶這一習俗在宋代也是長興不衰。除了清明飲茶,在宋代鞦韆已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人們盪鞦韆是為了練習輕捷和矯健的能力。

清明節盪鞦韆

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後世朝廷便把清明節定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由此可見,盪鞦韆已成為上自宮廷下至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健康娛樂活動。

清明節吃青精飯

除了上述清明娛樂習俗,清明最重要的飲食習俗就是吃青精飯。

青精飯也叫烏米飯,是江蘇省的點心,是以烏飯樹之汁煮成的飯,顏色烏青,為當地居民寒食節的重要食品之一。

主要是為滋補身體,祭祀祖先,相傳為道家所創。

青精飯原本是民間食品,早在唐代就已經產生了。唐代詩人杜甫在《贈李白》中就有“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的詩句。全詩如下: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膻腥,蔬食每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這是杜甫贈李白最早的一首詩。

天寶年間,杜甫在東都洛陽遇到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作此詩向他傾訴自己在大都市厭倦了投機鑽營,也吃不慣朱門酒肉;他想學仙求道,像道家那樣食用青精飯以延年益壽。但煉丹也得要大把銀子,學仙也學不成。哪如你李翰林是金門才彥,脫身俗務,不事權貴,整日在山林里採藥尋仙。

在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南京和皖南一帶的農村,每逢農曆的四月初八,多數人家都會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食用,清明節吃烏米飯也就逐漸形成習俗。

製作青精飯主要是用南燭木,南燭木也名“黑飯草”。青精飯的具體製作方法是採用南燭木的枝葉,搗成汁,用汁浸米,再蒸飯,曬乾。

關於“南燭木”,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有記載:

南燭草木,記傳、《本草》所說多端,多少有識者。為其作青精飯,色黑,乃誤用烏柏為之,全非也。此木類也,又似草類,故謂之南燭草木,今人謂之南天燭者是也。

南人多植於延檻之間,莖如蒴藋,有節;高三四尺,廬山有盈丈者。葉微似楝而小。至秋則實赤如丹。南方至多。

此外,古文獻中也有關於“南燭”的描述:

南燭產羅浮高處,初生三四年狀若菘,漸似梔

子,二三十年成大株,蓋木而似草者也。葉似茗而圓厚,冬夏常青,枝莖微紫。

大者高四五丈,肥脆易折。子如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昔朱靈芝真人,以其葉兼白粳米,九蒸暴之,為青精飯,常服,人稱青精先生。

今蘇羅謠人每以社日為青精飯相餉,師其法。蘇羅乃羅浮最深處。予詩:“社日家家南燭飯,青精遺法在蘇羅。”

青精飯的製作方法古今不一。有的先將米蒸熟、曬乾,再浸烏飯樹葉汁,復蒸復曬九次,所謂“九蒸九曝”,成品米粒堅硬,可久貯遠攜,用沸水泡食。

後來,在江南一帶,青精飯是清明當天做當天吃,不“九蒸九曝”。具體做法是:初夏采烏飯樹葉洗淨,舂爛加少許浸泡米,待米呈墨綠色撈出略晾;再將青汁入鍋煮沸,投米下鍋煮飯,熟後飯色青綠,氣味清香。

青精飯之所以被稱為“烏飯”,是因其用烏飯樹的汁做配料。烏飯樹屬於杜鵑花科,一種常綠灌木,在我國的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在江淮一帶每到寒食節,人們便采樹葉煮成烏飯。

青精飯在一些地區還被用作清明節的供品。這個風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為紀念介之推,晉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另一種說法認為寒食節源於周代的禁火舊制。當時有逢季改火的習慣。春末出火,在這之前告誡人們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專述了宋人山家飲饌,第一條就是“青精飯”。林洪提供了兩種說法:

青精飯首者,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汁,浸米,蒸飯暴乾,堅而碧色。久服益顏延年。

仙方又有青精石飯,世未知石為何也。按《本草》:用赤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越三日,搗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可不飢。是知石即石脂也。

二法皆有據,第以山居供客,則當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穀,當用後法。

可知前一種是南燭木汁液浸米,蒸曝而成;後一種指叫青精的石頭做成的飯。明代楊慎《升庵詩話》也有“青精飯”一條,指前者:

青精草,一名南天燭,又為“墨飯草”,以其可染黑飯也,道家謂之青精飯,故《仙經》謂此道:

服草木之正,氣與神通。食青燭之津,命不復隕。

“青精飯”本為道士所創,後被佛教居士所接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釋家多於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青精飯古今做法不一,古代需九蒸九曝,可久貯遠攜,後來南方仍有此種小吃,只需將烏飯樹汁液入鍋煮米即可,米粒青瑩,氣味清香。

除了吃青精飯習俗,人們在寒食節也食各種花粥,最典型的要數梅花粥。宋人楊萬里有《寒食梅粥》詩為證:

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

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

可見,清明節的飲食習俗是隨著年代的變遷而越發多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