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扶貧民情日記十篇

篇一

為進一步開展扶貧對象精確識別和動態管理工作,準確了解和掌握定點幫扶貧困村和困難民眾的基本情況,增強幫扶工作的針對性。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桂林市全州縣檢察院選派民眾工作能力強、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幹警深入到掛點幫扶的該縣鹹水鎮古流、黃沙兩村210餘戶民眾家中,開展精準扶貧調研活動。

據了解,全州縣檢察院檢察幹警深入掛點幫扶村委與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訪民情解民意。期間,該院駐村幹警通過民情日記等方式,事無巨細全方位記錄駐村情況、民眾需求,共記錄駐村日記兩萬餘字,詳細記下扶貧工作所見所聞,並根據記錄協調有關部門提供扶貧資金,切實幫助貧困民眾出點子、找路子,獲得了駐村民眾的一致好評。

精準扶貧有助於將國家各種惠民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以幫助困難民眾脫貧,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全州縣檢察院檢察長王唐飛介紹,該院今後將充分發揮駐村檢察幹警民情日記的作用,切實助推精準扶貧工作。

通過民情日記,幹警緊盯幫扶村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和民民生社會保障等工作難點,以釘釘子的勁頭一項一項抓好落實,加快了聯繫村、聯繫農戶脫貧致富步伐。

篇二

今天一大早,我院抽調到宏偉鄉金山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張小偉同志帶領我們,再次來到宏偉鄉金山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為新修建的村委會辦公場所安裝一個太陽能熱水器,以改善村上的工作、生活條件,讓駐村幹部們能夠安心、舒心的紮根精準扶貧一線。

今年精準扶貧工作會議後,我院幹警多次到聯繫點與幹部、貧困戶溝通銜接,通過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的基本情況、農業生產、家庭收入等情況,為下一步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摸清了家底,打下了基礎。在和駐村幹部座談中,當了解到新修的村部洗澡間缺少太陽能熱水器時,駐村工作隊及時向院領導匯報,院領導出面積極與縣能源站溝通協調,在項目範圍內為金山村捐贈了一台太陽能熱水器。

此舉極大地改善了村上的工作生活條件,受到村上的歡迎。正如一位駐村幹部所說,“太陽能熱水器真是暖了大家的心”!

篇三

轉眼間,開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已有多日,回顧走訪經歷,頂著風、冒著雨,還經常會看到民眾不理解的表情,有時感到很委屈。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們聽到了民眾內心真正的呼聲,也實實在在為民眾辦了些力所能及的實事,老百姓的觀念變了—由不理解到支持我們的工作,由不歡迎轉變到熱情,還盛情挽留我們在家裡吃飯,都被我們一一謝絕。我們得到大多數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我感到我們的工作沒有白乾。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還有一部分民眾的生產生活仍然很艱幸,仍存在因病因殘致家庭貧困的現象,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不安和內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們一直在路上。

篇四

租住在利民二村的這家是我的聯繫點,一對70開外的老人帶著外孫女就住在不到30平米的小屋內。小女孩靜靜地端坐在那兒,清秀的臉盤略顯蒼白,看上去十八九歲的樣子,無論如何我都無法相信她是個殘疾人,但她的確是個腦癱患者。她外公外婆告訴我,這個孩子命苦,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女兒女婿沒有穩定的工作,到處打零工,經濟條件差還要給女孩看病,家境十分困難。由於腦癱她四肢無法協調,不能獨立行走,加上發音不太清楚講不清話,生活更是無法自理。女孩漸漸長大,老兩口年歲已高,孩子母親還要撐起這個家……

每次去,我都與她聊一會兒。慢慢地,她從剛開始的靦腆變得開朗起來,話也漸漸多了些,雖然有時聽得不那么清楚,但還是能聽得出她每天都會用站立的方法來鍛鍊身體,她還會用手機打電話等等,我還知道她喜歡的明星是誰,她最近看什麼電視劇……我漸漸感覺到這個女孩不太排斥我了,相反,她把我當成了朋友。來時,面對她的家境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但此時稍稍舒緩了些。

後來,我得知她因為生活無法自理沒能上過一天學,但是她渴望能夠多學一些知識。由於她的雙手痙攣顫抖,握筆困難無法書寫,學習大都要靠指認,在社區志願者的幫助下,結合卡片和學習機,靠指認跟讀的方式,教看圖認字、兒童算術等基礎知識。隨著她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想了解外面世界的興趣也越來越大。她的家中原有一台別人淘汰的舊電腦,現在已相當陳舊,幾乎不能用了,她非常渴望能再擁有一台電腦,能夠與外界多些溝通多些交流,讓她的世界不再局限在那個幾十平米的小屋內。

我知道這是她的願望——渴望擁有一台電腦。我立即幫助協調解決,在20xx年春節前,我和本館專業人員把電腦送上門,並安裝調試到位,為她圓了這個夢,她的媽媽和外婆激動地熱淚盈眶,一再向我們表示感謝。花季女孩小孫收到了心儀已久的新年的禮物——一台電腦,她的臉上滿溢著幸福的笑容。看見姑娘的笑臉,我感到很欣慰。這些物品,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對這些困難家庭、孩子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

篇五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活動開展以來,秦州區民政局及時召開動員會議、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出實招、乾實事,確保此項活動取得實在效果。

一是在社會救助政策上給予重點傾斜。針對因病因災返貧的困難民眾,重點從農村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低保、婦女“兩癌”救助、先天性患兒救助等救助方式上給予政策性傾斜,進一步擴大救助範圍,提高救助比例。聯村聯戶活動開展以來,共救助因病因災返貧的困難民眾200餘人。

二是大力扶持幫扶村貧打開致富之路。積極組織幫扶村汪川鎮棉虎村村民已完成長1900米、寬2米的鄉村巷道硬化工程,全長1.25公里,寬4米的通村水泥路硬化工程和全長30米的棉虎村人行橋也正在開工實施;與藥材公司協調後,明年將在棉虎村種植的核桃園中套種藥材,以促進全村經濟水平再上台階,確保“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取得明顯效果。

篇六

7月6日,汪川鎮棉虎村人山人海,一條由秦州區民政局幫扶興建的鄉村巷道硬化工程的完工儀式在該村舉行。秦州區民政局黨政主要領導、汪川鎮分管領導以及棉虎村村幹部及廣大民眾參加了此次活動。

汪川鎮棉虎村是秦州區民政局聯村聯戶幫扶村。該村地處汪川鎮東部,周圍群山環繞,植被覆蓋率高。全村有933人,人均純收入2300元。“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活動開展以來,該局通過詳實調研了解,發現行路難的問題是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的一條瓶頸。為了確保雙聯活動取得實效,切實履行民政工作宗旨,實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積極幫扶村民發家致富,6月以來,該局積極組織村民認真開展道路修繕工作。通過2個月的努力,目前,一條長1900米、寬2米的鄉村硬化巷道已全面完成,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也成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路,有力開創了秦州區民政系統雙聯工作的新局面。

篇七

為了使“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確保聯繫村實現脫貧、貧困戶致富。雙聯活動開展以來,我局組織70餘名工作人員,分2次及時深入幫扶村汪川鎮棉虎村、糜川村開展調研活動,通過詳實調查,決定為聯繫村理清一個好思路、制定一個好規劃、建設一個好班子、發展一個好產業、幫扶一個好項目,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為聯繫戶找到一條致富路、提供一項好技術、解決一件困難事,從根子上徹底解決民眾的生活困難。並通過與村委會協商後,一致決定要採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共同幫助全村落實以下幾件實事:一、硬化鄉村巷道。二、新架橋樑一座。三、開發養殖種植業。這些項目的傾情實施要儘快打破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的瓶頸。

為了進一步落實工作任務,儘快幫助村民脫貧致富,6月以來,局機關全體幹部充分發揚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在做好各項民政業務工作的同時,全面深入定點幫扶村,為貧困村村民出主意、想辦法,跑項目,充分利用民政工作優勢,幫助困難民眾扶危濟困,全面開展幫扶對接活動。截至目前,該局已組織村民完成長1900米、寬2米的鄉村巷道硬化工程;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目前正在興建全長30米的棉虎村人行橋;正在開工實施全長1.25公里,寬4米的通村水泥路,在全局上下掀起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熱潮,贏得了民眾好評。

篇八

明天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了,早晨開過會後,所有職工幹部開始休假,因為各項工作都臨近半年考核,最近工作相對比較繁忙,也沒有多少時間去我的聯繫戶***家走走。今天恰逢放假,我便打算去老王家看看,了解一下他家最近的生產生活情況。

吃過午飯,我長途跋涉驅車來到***村***社,從***街道一路而上,滿眼是金黃的麥田,遠遠望去,今年的麥子的長勢確實很差。由於年初的乾旱少雨,全鄉的小麥不同程度地受災,減產已經無法避免。臨近***村塬邊,部分地塊已經有人在忙著收割了。

進了他家的大門,***看到我趕忙放下手裡的活請我進屋裡座。簡單的交談,我了解到他家的麥子也已經有部分地塊到了該收割的時間。***早已在集市上購買了包括掃帚、木杴、木鐮在內的生產工具,準備端午節過完就開始今年的夏收工作。

談到今年的小麥成熟情況,***很無奈地告訴我今年麥子減產地很厲害,他估計最多能收回種麥成本,滿足一家人的口糧。我告訴他鄉上提倡大家麥收後開展複種工作,在收割後的麥地里種植秋糧或者蔬菜,用秋糧或者蔬菜的收益來補償夏糧的損失。***很贊同我的看法,他說他一定會回響黨和政府開展複種的號召,限度挽回自家的經濟損失。

最後,我還了解了他家玉米的長勢情況和養羊情況,我感覺到雖然他家的小麥減產已成定局,但***還是很樂觀的,他的底氣來源於他家多元化的種植結構和增收渠道。

篇九

今天是11月25日, “節到小雪天下雪”,剛過小雪就有寒流來襲,不經意間落了一地的雪花。一大早,我們從縣城出發,冒著凜冽的寒風,踏著皚皚的積雪,陪同省市縣地稅系統的幹部去河屲村,這是雙聯行動以來他們第四次進村入戶了。

河屲村是新添堡回族鄉的一個漢族村,有6個村民小組,272戶,1563人;全村流域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40畝。這幾年黨的惠民政策不斷加大,河屲村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種植全膜玉米、馬鈴薯和勞務經濟,民眾的日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公路一直是制約該村發展的瓶頸。

進入新添境內,路邊大型的宣傳牌上 “深入開展聯村聯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標語十分醒目。田野里玉米收割後的草垛被漫天的雪花渲染成一座座隱隱的小山,一眼望不到邊。村子裡家家戶戶門前院內都堆滿了金燦燦的玉米棒,又是一個豐收的年景。

一路上,省電視台的王主任不時地停下來拍攝。每一個村莊,每一家院落,每一處場地,他都要不斷地變換角度拍攝,雪後農村的景色讓他流連忘返,嘆為觀止,總感覺拍不夠。

市局的李局長說他們這次來是對一年的聯扶工作進行回

頭看。他們要再走訪一些民眾,再做一些基礎性工作,為來年的工作做個謀劃;更重要的是要看看他們捐資修建的公路怎么樣,老百姓還滿意不滿意,哪些地方施工還不到位,還有哪些問題急需要來年解決。

的確,年初他們來調研,走走停停,幾乎是徒步進村的,因為河屲村只有一條三輪車才能勉強通行的小路,當地的農產品出不去,外面的東西也進不來,嚴重製約著河屲村的發展。當時,看到這個情況,作為聯繫單位,他們也很著急,馬上聯繫省廳領導說明情況,經過短時間的協調運作,決定捐資30萬元幫助當地民眾修通這條公路。

縣局的路局長說,這次雖然天氣不好,但大家的熱情卻很高漲,因為他們是坐著小車來的,總算為聯繫村的老百姓解決了多年來最迫切的困難。在上李組的李生才家,老漢拉著路局長的手一遍遍說“真的很感激政府,這是我們老百姓多少年都不敢想的事,還是黨的政策好”,高興之情,溢於言表。隨行的村幹部開玩笑說從開始修路到結束,李老漢每天都在路上視察指導施工。從老漢的眼神里我也看到了欣慰,這條13公里的路,不知承載著山里老百姓多少夢想與希望。當然,作為一名鄉鎮幹部,我想的更多的是一種擔當、一種責任。

河屲村的幹部在村委會生了火爐,準備了瓜子小吃,但是地稅系統的幹部們並沒有去圍著火爐座談逗留,大家在入戶和

察看公路的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溝通,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任務。

在實地察看了新修的公路,又入了一些農戶後,我們在上李組村莊上面一個彎道前的開闊處拍攝留念,身後是綿延的大山,腳下的公路在不遠處拐個彎伸向遠方……

省電視台的王主任說,這次走基層他收穫不小,得到了非常好的素材。他用自己的鏡頭真真切切地記錄了雙聯行動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也深刻感受到雙聯行動確實是鍛鍊幹部,改進作風的務實之舉。

篇十

一大早起來,天灰濛濛的,有些冷,好像要下雪的感覺。可是我們辦公室的一幫同事都忙的熱火朝天,因為我們今天要去所聯繫的村裡面去聯繫幫扶對象。

因為之前沒有來過,一路上我們走走停停,為了不打擾鎮政府的工作,也就沒有找鎮幹部帶路,但好在一些熱心路人的指引,我們也就順利地到達了。

之前準備的時候,已經大致地了解了一下這個村子的基本情況:距離城區26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雨430毫米,溝壑縱橫,土地瘠薄,自然條件很差,貧困面較大,交通不便等等等等……

對於26公里,起初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真實的在路上的時候卻感覺恐怕實際要比26公里多得多。在接近當地鎮政府的地方有條小路,過溝,上坡,下坡,過鐵路隧道……其實,這才是艱難道路的開始,從過了隧道不久就是六七十度的上山路,大約二十來分鐘後才上去,之後就一直在山頂上起起伏伏地向目的地進發,而上山之後鵝毛大雪同時也飄了起來,感覺那些雲彩好像就在自己的眉毛邊上一樣。

終於,在風雪中大家都趕到了一起,已經有村幹部在那裡等著我們,大家到齊之後就在村幹部熱情的指引下與自己結上的親戚相認,然後幫大家將我們自己掏錢買的化肥送到了農戶手裡。

在將化肥分發下去後,我們就按社分組自行往農戶家裡出發。 一戶、兩戶、三戶……因為工作忙而今天沒有來的同事的幫扶戶

我們也都一家家地進行了拜訪。並且逐戶將家庭詳細信息都記錄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以便日後能夠按照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幫助他們大家。凡是去到的親戚們對我們都相當熱情,雖然需要幫扶,但是熱茶、便飯都會擺上桌,言辭中不時地透露出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也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大家對我們的期盼和感謝。

一路翻山過溝,爬上爬下,雖然很累,很渴,但是看著親戚們臉上綻放的笑容和對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我們頓時也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於是又鼓足了勁向著下一家進發……

晚上快六點的時候,終於將我們組的每家每戶都拜訪到了,大家才拖著疲憊的腳步,相互攙扶著往今天的集合點出發準備返回,在路上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該怎樣怎樣幫助張家,又怎樣去幫助王家等等,不知不覺中就回到了家裡。

顧不上休息,倒杯水趕緊整理下今天記錄的信息,完了還要好好聯繫這些親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