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扶貧工作的民情日記三篇

篇一

因為需要開展扶貧工作,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竹子最多,應當發展當地的竹子加工。所以今天來到零陵區何仙觀考察那裡的竹子製品。

前幾年,因為竹製品銷售很旺,何仙觀一帶竹製品加工廠生意都很好。現在,因金融危機後,出口減少導致一些竹製品廠倒閉。目前我們所到的一家竹製品廠,是當地村支書開的一家十多年的老廠了,廠里只有一兩個工人在做事,大量的機器都停在那裡。

相比以前每台機器前站三道四個員工,目前能夠繼續經營下去的老闆顯得非常的無奈,竹子原材料的價格和人工工資一直在上升。而竹子製品的銷量一直不是很好。因為老闆開這個廠一直開了十多年了,銷路一直還很穩定,所以能夠支撐到現在。

原材料一直在漲價一棵竹子送到廠里成本就要13元到15元。然後將其鋸斷,去頭去尾。破開,然後通過機器將其分層,竹片的厚度可以按自己的要求製作。

然後通過人工將其製成竹網。還要固定四周。這樣一平方米的價格只能賣到18元到20元左右。一根竹子也做不了幾平方米的竹網,如果竹網太薄,就起不到防護作用,太厚就划不來了。

單單將竹子劈開,做成原始的一米長的竹片,20片一捆,一捆也能賣9到12元。一捆這樣的竹片大概能夠做成一平方米的竹網。賣竹網不如直接賣竹片,可以省人工編織。

設備倒是不貴,一台這樣的切片的機子也就100多元一台左右。但是這樣的設備需要比較專業的人員操作才行,一般人根本操作不來的。必須要請專業人員才能做出這些產品。

目前賣的就是一次性的竹筷子和一次性的竹籤,這些都是用於餐飲行業的東西,一次性筷子用完就丟了,一次性竹籤用於簽烤羊肉,烤牛肉用,用完就丟,所以需求量一直存在。

篇二

4月7日,星期天,天氣晴朗,近來難得的好天氣精準扶貧幫扶民情日記百科。上午九點多,從單位出發,前往石牛去我的“二對一”幫扶對象家中走訪。

前往石牛的路並不好走,一路上顛簸晃悠著來到了石牛鄉樹山總支,得到了總支幹部的熱情歡迎

簡單的寒暄後,總支的賀主任就帶著我們來到了黃泥村鄧家組,讓我不好意思的是,我的幫扶對象鄧采生老人知道我要來,已經在路邊等候著我了。

在去鄧老家的路上,我看他右手姿勢不對,便問他,他告訴我一個多月前不小心摔了,還未完全恢復。說話間,已經來到了他的家,兩間土磚屋加一間後起的紅磚屋。鄧老招呼我坐下,我和他拉起了家常。他出生於1943年,今年正好70歲,一直沒結過婚,無兒無女,沒有自己的房子,現在住的房子是侄子的,是村裡的五保戶,除了每年五保補貼1600元,無任何收入來源。

篇三

為深入開展“萬名幹部下基層、扎紮實實幫民眾”活動,切實為廣大人民民眾排憂解難,特別是為人民民眾做實事、辦好三、解難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劉光奇局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來到了蒼龍街道辦事處,對辦事處所轄的蒼頭壩社區和下壩村進行了解。在蒼龍街道代主任的介紹下,我們對所轄的兩個區域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兩個區域。我們便直奔蒼龍社區和下壩村。

進入蒼龍社區和下壩村,接待我們的是村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由於此項活動工作開展的緊迫性、重要性,劉光奇局長便及時組織召開了村委工作會議。

會議上,劉光奇局長認真傳達了“萬名幹部下基層、扎紮實實幫民眾”活動的重要性,並號召村委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要積極行動起來,在蒼龍社區和下壩村開展好牽手**活動。劉光奇局長還指出“萬名幹部下基層、扎紮實實幫民眾”是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把黨的關懷落實到人民民眾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