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你是小狗”與金黃的酸棗糕

“騙你是小狗”與金黃的酸棗糕

——談人物的概括與具體

江西省樟樹市洋湖鄉晏梁國小楊耀兵

昨天,碰上我那四歲的小侄女,她略帶緊張而又神秘地告訴我,她剛才看見了一個好兇的人。我問她:“那人怎么凶啊?”她翻了半天白眼,迸出一句,“反正很兇,不騙你,真的很兇,騙你是小狗。”說完氣鼓鼓地走了。

看著它遠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前不久我兒子寫的一篇作文來,題目是《永遠的酸棗糕》,文章是這樣寫的:

前幾天,我感冒咳嗽不止,奶奶買來一袋酸棗,給我做糕吃。這種食品很難做,奶奶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做好。做好了又曬了好幾天,累得奶奶腰酸背痛。酸棗糕很美、味道又好,我很喜歡吃。吃完後,我的病居然好了,飯量也加大了。奶奶真好。

小侄女和兒子犯了同樣的錯誤:聽了半天,不知那人怎么凶;看了半天,不知奶奶怎么做酸棗糕,酸棗糕怎么美。這不純粹是吊別人的胃口嗎。我告訴兒子,他和堂妹都犯了不具體、只概括的毛病。

概括是指簡明扼要地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納在一起,而具體是指展開來、多方面描寫事物。比如“那人好兇”、“奶奶真好”就是概括,文章有了概括會顯得很有條理,所以是必不可少的。但光有概括是萬萬不行的,因為不能打動人。要想感動別人就要藉助“具體”了。那怎樣才能使你筆下的人物讓別人讀了感覺如見其人呢?

第一:寫出人物的外貌特點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不必眉毛鬍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地像寫尋人啟事那樣,將其性別、年齡、身高、穿五官、口音一一寫出,只需抓住人物最具特徵的、對表現人物起作用的外貌特地用一兩句話寫出。讓我們看一下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三言兩語,一個健康、勤勞的舊社會江浙兒童形象便躍然紙上。因為生活在海邊,所以習慣戴帽子抵禦海風;由於長年在戶外幫父親幹活,所以臉色是紫的。

另外,外貌描寫切忌“臉譜化”,要防止千人一面。比如:寫老師總是“花白的頭髮、慈祥的笑臉”,寫同學就是“大大的眼睛、紅紅的臉蛋、黑黑的頭髮”,寫農民就是“紫銅色的臉、沾滿泥巴的雙腿”。

第二:寫清楚人物的語言、動作

在這一點上要特別注意結合人物的年齡、性別、職業、身份來寫。老爺爺一蹦三尺高會閃著腰,小孩子終日不苟言笑是假深沉,中年婦女愛傳家長里短,威嚴的父親總是“言語不多道理深”,將軍下命令,戰士猛衝鋒。只要結合上述情況,就能把人物寫活。讓我們來看兩段話:

他看見神父鍍金的十字架,不由得兩眼放光,令人吃驚地伸出手去,緊緊抓住十字架,這個動作要了他的命。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店裡歇,莫不是要謀我財、害我命,卻把大蟲嚇唬我?”

前一段是一位吝嗇鬼臨終時的動作描寫,他要錢不要命的舉動呼之欲出。後一段是打虎英雄武松呵斥店小二的話,活脫脫一條倔強、自信的好漢。

第三:人不離事,寫事時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怎么樣”

我們回到那篇《永遠的酸棗糕》,我向兒子提了這幾個問題:

1.奶奶為什麼要做酸棗糕?

2.酸棗糕怎么難做?奶奶是怎么做的?

3.酸棗糕怎么美?

兒子看了這幾個問題沉思良久,回去寫出了這樣一篇作文:(節選)

金秋時節,我感冒咳嗽不止,扎了好幾天的針也不見好,飯量也減少了。平時最疼愛我的奶奶看在眼裡,急在心頭。那天,她拄著拐杖去五公里外的鎮上買回了一袋酸棗,說要做酸棗糕給我吃,讓我止咳、化痰、開胃。

買回酸棗後,奶奶將酸棗倒入洗菜盆中,一個一個仔細地清洗,直到把每一個酸棗都洗得晶光透亮,乾乾淨淨。他顧不得捶一捶勞累的腰,就開始在案板上切了起來,把一個個核取出,又用小刀把核上的棗肉刮乾淨,再把棗肉倒入臉盆中,用擀麵杖一下一下捶。奶奶年紀大了,捶不了幾下就要歇一歇,喘上半天氣。我心疼了,說:“奶奶,我不吃了,您別捶了。”奶奶含著笑看了我一眼,用手臂將汗水浸透的頭髮往腦後壓了壓說:“好孩子,別說傻話,一會就好。”

————

酸棗糕糖多,切得又薄,在陽光的照耀下呈金黃色,亮晶晶的,美極了,橘紅色的桂花星星點點地嵌在酸棗糕中,真像一件精緻的工藝品。

瞧,這才是一個疼愛孫子的奶奶,她不顧年老體弱精心製作的酸棗糕將永遠留在孫兒的腦海中。那工藝品一樣的酸棗糕也會打動所有的讀者,這便是具體的魅力。

同學們,希望大家不要學我那小侄女,說不出個子午寅卯就賭咒發誓,強迫別人相信自己。有一句話叫做“用事實說話”這個事實就可以理解為具體。

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