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 、體會“生”

曾經在《讀書》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人類的渺小與短暫,我突然又一次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如果有人類滅絕的一天,誰還能永遠存在呢?既然這樣,人活著的意義到底何在呢?顯然不是為了死後的虛名,而只是為了去面對“生”!

然而,“生”的狀態亦是多種多樣的,何種才是有意義的呢?吃喝玩樂能給人愉悅,功名利祿也能給人愉悅,讀書聽歌也能給人愉悅。凡此種種,是否有意義呢?面對“生”,我們該怎樣把握?“生”的帷幕何時拉開?何時合起?帷幕後有什麼?........一切其實都未知!

對我們來說,唯一能知道的真相其實就是:時間是一座飛奔著的墳墓。只是,如果看透了這些都不會永遠,都是虛妄,那么,"生"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我不能再追究這個問題,我不能告訴自己"生"是無意義的,我不知道怎么辦?

就是這樣,對“生”的思考總是在某個時候悄然而生。小時候的我就極端的懼怕“死”,害怕“死”會讓我看不到所愛的人,看不到我所愛的這個世界,感受不到世界的精彩和愛人友人的關心。那時的我,總是會想:既然有一天我會消失,那么現在我所做的一切有什麼意義呢?然而,這樣的問題我永遠解答不了。

直到那天,在普陀的清晨,我一個人在林間漫步,鬱鬱蔥蔥的樹木自然地舒展著它們的枝葉;各種我很少見到的野花自由自在地綻放著,讓我倍覺歡喜;鳥兒在林間或走或棲或飛翔著;讓我忽地想到,世間萬物都自然而然的存在著,誰去追尋萬物存在的意義呢?尋求意義也許就沒有意義。就像薩特所說:存在就是意義!生”其實只是個過程,我們就是要在“生”的過程中體會種種或快樂或辛酸或欣喜或悲傷或恬靜或興奮的心情,只是這些都不會永遠!因為不永遠,所以我們才能淡然處之、才能倍覺珍貴。

生命是上蒼賜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就讓我好好的體會“生”的滋味吧。面對“生”,我願認真開心的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關愛我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