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穎的民居

在繁榮昌盛的中華大地上,盛開著五彩繽紛的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熱鬧節日、不一樣的穿著打扮、不一樣的美味食物、不一樣的新穎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例如土家族的民居——吊腳樓。

吊腳樓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場所,多數吊腳樓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吊腳樓就是在平地上,用高大的木頭撐起,用木板將房子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一般人家中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附近有小溪,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十分樸素。有點類似於詩中所寫的“小橋流水人家。”

大家可別小瞧了吊角樓,它可是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呢!除了土家族的民居建築注重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建;而且土家族民居的建築藝術,毫無疑惑是中國建築中的一塊文化瑰寶。建築師和環境藝術設計家們都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將傳統居民建築與現代民居住宅科學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朋友們,百聞不如一見,你還是自己去欣賞一下土家族吊腳樓,親身去體驗一下那濃厚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