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

回首過去,似乎與總有不解之緣。

兒時,便有幸告別了昏黃的油燈,迎來了對電燈的熱烈憧憬。多少次,在幫父母勞作後歇息,我便急切地翻閱起已記不清名目和來歷的書本,如饑似渴地瀏覽品味,那僅25瓦的白熾燈泡,就像一位目光呆滯的老人。現在想來,我要從內心深處好好感謝這位老人,他陪伴我度過了充實而快樂的童年……感謝燈光,你讓我的童年流光溢彩;感謝燈光,你讓我初長的羽翼充盈豐滿……

成長中,一路的明媚讓我興奮:有同伴好友那甜蜜的歌聲沁人心脾;有爸爸媽媽那無休止的嘮叨縈繞腦海;有老師們的諄諄教導讓你長夜難明……一時間,我卻忘記了燈光帶給我另類的愛。那是一個飄雪的日子,由於學校活動的延誤,我回家時已是華燈初上。初冬的乍寒撞擊著我的臉龐,十八華里的路程顯得悠悠慢慢。怎么辦?朦朧的夜色中只有枯藤老樹的影子,偶爾的鳥鳴讓人不寒而慄。通訊無法,交通不暢,唯有我形單影孤。忍著恐懼,捏緊拳頭,一路小跑,然而恐懼與秒俱爭,腦海里充斥著血腥屠殺的畫面,眼前出現那失魂落魄的場景,我快窒息,我要癱軟。突然,一抹燈光進入我的視野,這微弱的燈光漸行漸近,我的心灼熱起來。當那束光臨近我時,原來是父親的身影。我欣喜若狂,父親接過我的書包,牽著我的小手,向家裡走去。現在想來,仿佛就在昨天;我的父親,是我的脊樑;那束燈光,是我前行的燈塔。

結束了學生生涯,我站在了三尺講台。懷揣著教師夢想,我扛著行李來到一所鄉村國小:陳舊的校門,失去了光華的教學樓,偌大的操場上一副有著悠久歷史的籃球架仿佛在訴說著它的心酸,幾棵茁壯的大樹在陽光下吮吸著甘露仿佛在彰顯著生命的頑強……我報到,安置寢室,接受任務……校長安排我任一年級班主任,我高興;我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進校門,我高興;聽老教師的公開課,我高興……有時我也情緒低落:那操場上鋪曬的是農戶的糧食,那衣服髒兮兮的孩子,那成績似乎處於峽谷的留守學生,那瘋瘋癲癲的調皮頑童……站在這三尺講台,我揮舞著教鞭,沒有“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感,沒有“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形象,只有無奈和疲憊!更要命的是,還得忍受周日晚上的匆匆到校。有一日,我拖著沉重的步子徘徊在漆黑孤寂的校園,黯然神傷。突然,教師宿舍最北面的那間寢室里的燈光讓我滿腦寫上問號。我推門進去,只見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在伏案讀書。看我進來,她甜甜一笑:“老師,您還沒睡?”“你不也沒有睡嗎?”我不禁反問。我環顧四周,屋子裡除了一床、二椅、一燈外,幾乎是書的世界。“你爸爸呢?”我好奇地問。“爸爸回家看媽媽去了,可能馬上就要回來了。”她答。

走出宿舍,我頓生感慨:一個“半邊戶”教師的兩個肩膀撐起的是兩個世界。回望那微弱的燈光,我感到一股莫名的情愫油然滋長。燈光啊!你不僅給我帶來光明,也激起我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力量。

歲月流逝,人生無常,若心中常有明燈,必然也會泰然處之,波瀾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