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孝順

早晨,我走在林蔭道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到十分舒適。走著走著,一塊長3-4米,高2-2.5米的大石頭映入我的眼帘。“孝順公園,走進去看看吧!”我自言自語道。

一走進公園,一塊用木頭做成的石碑吸引了我的視線,上面寫的是公園的二十四孝——二十四塊石像。有:丁蘭刻木事親,姜詩踴泉躍鯉,董永賣身葬父等。沿著林蔭道往前走,綠化帶里的一棵棵小樹,一株株小草,一朵朵鮮花,在工人的精心培育下,長得那么綠,那么鮮艷.下如標語上所說的:營造一片綠色,呼喚一片藍天.是呀!只要我們共同保護環境,那么,天空一定會更藍,更透.繼續往前走,到了公園的正中央,六個火炬似的花壇立在下中央.裡面有很多鮮艷的太陽花,好不美麗.花壇的四周有一條小溪,清得一眼就能見到底.小河裡還有很多小魚.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小河裡玩水.公園的最裡面,有一塊牌坊.和電視裡的一模一樣.好不壯觀!

看了二十四孝,觀賞了美景,還知道了孝順的由來.據說,三國時,孫權到金華一帶微服私訪.一天到一農戶家借宿,這戶人家有個孝子,自己腳不能動,把最後的番薯,留給了母親,自己卻餓暈過去.孫權恰好看到這裡有三條河流,便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孝川",便在界碑上刻下這一孝子的容顏.後來,當地建縣時,新任縣官看到經日曬雨淋化後的孝子遺像像個"頁"字,跟"川"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順"字.縣官順口喊出"孝順"二字,孝順鎮由此逐漸傳開.